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带酱加工工艺研究

海带酱加工工艺研究

海带酱加工工艺研究
A study on techniques of processing sea-tent jam 罗莉萍 1 王刘刘 2 LUO Li-ping1 WANG Liu-liu2 (1.宜春学院药品食品研究所,江西 宜春 336000;2.黄山学院 ,安徽 黄山 245021) ( 1.Institrte of Drug and Food ,Yichun University, Yichun,Jiangxi 336000,China; 2.Huangshan University, Huangshan, Anhui 245021) 摘要:探讨了以海带为原料加工海带酱的生产工艺。并从原材料处理方法、原料配比、调 味料配比等方面对成品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海带酱;生产工艺;配方 Abstract: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techniques of processing sea-tent into sea-tent Jam. Based on analyzing the process of sea-tent, the proportion of ingredient and the use of other seasoning, we will find the effects on the products’ qualities. Keywords:Sea-tent Jam;Techniques of processing; Formula 海带为大叶藻科植物大叶藻的全草,中药名称“昆布”。我国的海带资源十分丰富, 北部和东南沿海均有大量养殖⑶。海带中含有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用的物质,每 100 g 可食 部分约含蛋白质 8.2 g,碳水化合物 56.2 g,粗纤维 9.8 g,钙 1177 mg,磷 216 mg,铁 150 mg,尼克酸 1.6 mg[1],还含有甘露醇、海带聚糖,藻胶素、维生素 A、VB2 及微量元素。 海带性味咸寒,具有软坚散结、利水泄热等功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 现海带在医疗保健方面有更多的功能,如调节血脂、降血糖、降血压、抗凝血、抗肿瘤、 抗突变和防辐射、抗病毒、增强免疫功能等[2]。海带对儿童、妇女、老年人的保健均有重 要作用。因此,充分发挥海带在膳食结构中的作用,丰富含碘食品的种类,开发大众化海 带食品尤其重要。 本试验主要探讨将干海带配以紫菜、香菇等其他辅料,制成海带酱的加工工艺,以利 于提高海带加工的附加值,满足市场对即食海带制品的需求。
1 2 3 材料处理方法对成品风味的影响 稀醋酸液浸泡海带和热烫海带均可达到一定的去腥目的⑷, 且随着醋酸液浓度的增加, 去腥效果也在提高,其中以 2.0%的醋酸液在 25 ℃下浸泡海带 1 min,效果最佳,而采取 热烫方法去腥,则 92 ℃下烫 90 min 效果最好,结果见表 1。本实验采用醋酸液浸泡和热 烫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脱腥处理,以求最佳效果。 表 1 原材料处理方法对成品风味的影响 处理方法 条 件 效果 温度/℃ 浓度/% 时间/s 醋酸 1.0 1.5 2.0 120 90 60 120 90 60 60 18 17 16 95 92 90 25 差、腥味浓 一般、腥味较浓 好、轻微腥味 一般、腥味浓 好、略有腥味 差、腥味浓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设备 干海带、干紫菜、干香菇、色拉油、酱油、白糖、味精、白米醋、米酒、姜:市售; 柠檬酸、琼脂、海藻酸钠:市售; 打浆机、夹层锅、粘度计、封罐机、杀菌锅 1.2 工艺流程 干海带 清洗 脱腥处理 切丝 干紫菜 清洗 热烫 切丝 打浆 煮制 调味 装罐 干香菇 清洗 浸泡 切丝 排气 密封 杀菌 冷却 成品 ———————————— 作者简介:罗莉萍(1961-),女,宜春学院药品食品研究所副教授。 E-mail: ycxyjwc@ 收稿日期:2005-11-24 1.3 操作要点 1.3.1 原料预处理
海带 /g 紫菜 /g 香菇/g琼脂/g 粘度/Pa.s 风味 酱体形态 海带腥味浓、香气 200 70 40 2 0.21 过浓、粘稠、不流散 不足 有海带原味、香气成粘稠状、 组织细腻、 200 80 60 1.5 0.20 适宜、无异味 长期静置无分层 略有海带味、香气 200 100 80 1.0 0.195 较稀、微分层、流散 浓厚
4
3
结论
(1) 海带具有特殊的藻腥味,加工时要做脱腥处理。本试验采用醋酸液浸泡和热烫 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脱腥,效果较好。 (2) 加入少量的海藻酸钠和琼脂对防止酱体分层有明显的效果。 (3) 海带酱生产的最佳配方为:海带 37%,紫菜 14.5%,香菇 11%,色拉油 10%,酱 油 10%, 白糖 8%, 海藻酸钠 1.5%, 味精 1.5%, 米酒 2%, 柠檬酸 2.5%, 姜片 1%, 琼脂 1.5%。 参考文献 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编著.食物成分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袁惠新, 陆振曦, 吕季章.食品加工与保藏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353~ 356. 刘建福.即含调味海带结生产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5(4):108~110. 何晋浙,等.海带的除腥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1):65~66. 黄来发.食品增稠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2000.
3
10
10
7
黑褐色 润滑、软 少 咸淡适宜、 香气适宜、 有 1.0 2.0 1.5 1.5 0.19 至 深 黑 糯、稍稀、 许 海带原味 褐 会流动 1. 有海带及紫菜特有的风 润滑、甜 2.5 1.5 2.0 0.20 深黑色 0 味、无焦糊味、无异味 糯、清爽
4
10
10
8
1.5
5
11
11
9
滑腻、咸、 1. 油腻、 偏甜、 无海带特有 2.0 2.5 2.5 2.0 0.18 深黑色 无海带风 0 的风味 味
3 产品的技术指标 3.1 感官指标 产品呈棕褐色,酱体粘稠,具有海带酱产品应有的滋气味,无异味,无肉眼可见的 外来杂质。 3.2 理化指标 氯化钠 2.0~6.0%; 砷≦0.5 mg/kg; 铅≦ 1 mg/kg。 3.3 微生物指标 大肠菌群≦30 个/100 g, 致病菌不得检出。 保质期 12 个月。
1
海带要求选用叶片厚,平直部分为褐色至黄褐色,无霉变、无海带
根,海带间无粘贴,无黄白梢等的一级海带,除去头、尾、泥沙等杂质,紫菜、香菇洗干 净,海带、紫菜、香菇均切成丝,待用。 1.3.2 脱腥处理 将海带放入 2%醋酸溶液中浸泡 1 min,再放入沸水中热烫 90 s。 1.3.3 打浆 将海带丝放入打浆机中打浆 2~3 min,加入一定量的紫菜和香菇,一起打 浆 3~5 min,加少量姜片和适量水。 1.3.4 煮制 先在锅中加入少量色拉油,待锅热时,再倒海带、紫菜、香菇混合浆,并 不断翻炒,以免粘锅、烧焦,并加入适量的浸涨的琼脂。 1.3.5 调味 待浆体将熟时,依次加入酱油、白糖、翻炒 1 min,关气。加入适量的味 精,此时温度控制在 100±1 ℃,再加入适量的海藻酸钠,最后加入适量米酒、白醋或柠 檬酸调味。 1.3.6 杀菌 经装罐、排气、密封的海带酱在 100 ℃下,水浴杀菌 30 min,冷却至室温。
热烫 醋酸+ 2.0
好、略有腥味 90 92 热烫 2.2 原料配比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紫菜作为同属海藻类的海生植物,有与海带相同的功效。作为辅助料加入,可以减轻 海带酱的腥味,增加海带酱的营养,改善海带酱的风味。香菇则起到增加海带酱香气的作 用,但用量不宜过多,否则会掩盖海带酱的原味。琼脂对防止海带酱分层有明显效果⑸, 结果见表 2。从表 2 可知,第 2 组的配比效果较好,即海带 200 g,紫菜 80 g,香菇 60 g。 表2 编号 1 2 3 原料配比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2
4 2.3
200
120
100
0.5
0.188
无海带原味、香气稀、静置易分层、有 浓重 少数颗粒
不同调味料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在海带酱中加入各种调味料,以使酱体润滑、清爽、可口。调味料中,酱油起到调色 调味的作用,当酱油与盐并用时,对产品的风味影响较大。酱油加少了,色泽不够深,加 多了,则偏咸,因此,我们采用增加酱油用量, 减少或不用盐,同时调整其他调味料用量。 从表 3 可知, 第 4 组配比的效果较好。 即: 色拉油 10%, 酱油 10%, 白糖 8%, 海藻酸钠 1.5%, 柠檬酸 2.5%,味精 1.5%,米酒 2.0%,姜 1.0%。 表 3 不同调味料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编 白 海藻 色拉油 酱油 盐 姜 柠 檬 味精 米酒 粘度 号 糖 酸钠 色泽 风味 口感 /g /g /g /g 酸/g /g /g /Pa.s /g /g 浅褐色 粘稠、粗 1 8 5 3 4 1.0 1.0 1.0 0.216 至 黄 褐咸、 有苦味、 无海带原味。 糙、 不润滑 色 2 9 7 1 6 0.5 黄褐色 淡、略甜、有腥味、有轻较稀、 润滑 1.5 1.5 1.0 0.21 至 黑 褐 微的酸香味 松软 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