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王安利教授讲座的感触
——伸展练习的发展与应用
14学硕黄诚 2014010333 2014年11月12日星期三2014年11月12日星期三上午,我参加了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举办的关于“北京体育大学王安利教授的讲座”的学习,主要讲座主要内容讲的是伸展练习的发展与应用,本次讲座现场由体育学院朱院长主持,著名教授王安利教授授课,王安利教授是生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系主任,兼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理事,中国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亚洲排联医务代表,教育部教学研究会理事。
体院学院研究生院领导及师生人参与学习及互动。
讲座中王安利教授提到了“Flexibility”一词----柔韧性,柔韧性是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以及关节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和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即关节和关节系统的活动范围。
他主要从分类上阐述得,柔韧性可以分为主动柔韧性和被动柔韧性。
主动柔韧性是指利用肌肉可以使关节活动的范围,被动则单纯是关节活动的最大范围。
一般来说,女性和幼童的被动柔韧比较强,但是因为相应的肌肉发展不足。
所以通常在主动柔韧方面不及成年男性。
但是无论如何,主动柔韧不可能超出被动柔韧的活动范围。
影响柔韧性即关节活动范围的因素有:关节骨结构,关节周围组织的体积,韧带、肌腱、肌肉和皮肤的伸展性;其中,最后一项对提高柔韧性关系最大。
关于柔韧性,必然关系到伸展练习,那我们平时为什么要做伸展练习呢?说到伸展练习,就说到了拉韧带,韧带属于致密结缔组织。
主要可分为两类:弹性结缔组织和胶原纤维彼此交织成的不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
弹性组织(elastic tissue)是以弹性纤维为主的致密结缔组织。
粗大的弹性纤维或平行排列成束,如项韧带和黄韧带。
韧带白色带状的结缔组织,质坚韧,有弹性,能把骨骼连接在一起,并能固定某些脏器如肝、脾、肾等的位置。
韧带是不能拉伸,我们平时做的只是一些热身,伸展练习,伸展练习不是拉韧带,所以说拉韧带一词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误区,王安利教授纠正了我们这一错误的观点。
回到伸展练习,像我们平时做的体操练习动作,握拳、伸手等等都是伸展练习,主要还是达到热身的效果,为我们准备一定强度运动的准备练习。
其中还谈到我们平常静力拉伸至少要维持30秒,放松练习也要30秒,而发展柔韧性练习需要更长时间,这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最后对动态伸展练习进行了一个探讨,还通过游戏做了一些练习,这一环节我觉得非常好,有新意。
其中对动态伸展练习和摆动练习进行了对比,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无反弹,后者有反弹。
总之,收获很多,有机会向王安利教授学习,向教授探讨一些学术问题.其次,通过这次讲座,了解了一些体育的新近展,新方向,知识也长进了不少.自己还是学生,参加这种学术讲座,总体感觉就是像这样的学术会议对提高专业知识是一个很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