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酸结构.

核酸结构.


tRNA 二 级 结 构 示 意 图
tRNA三级结构示意图
二、信使RNA
• 信使RNA是蛋白合成的模板。mRNA种类多, 含量少,占RNA总量的5%-10%。mRNA的 T1/2短,一般不超过数小时或几天。代谢 率高。组成单位:A、G、C、U • 它们按一定顺序通过3’,5’磷酸二酯键相 连形成一多核苷酸链。其残基数从几百到 几万不等
N CH N H H2N C N
6
C
C
N CH
HC
C
C
C2
C
C
N H
腺嘌呤A
鸟嘌呤G
HN 3
H C
NH2
4 5 CH
C
HN CH C CH O N H 胞嘧啶C O C O
HC2
O C
N
1 6 CH
HN O C
N H 胸腺嘧啶T
C CH
CH3
HN C
N H
CH CH
尿嘧啶U
二、戊糖(DNA含脱氧核糖;RNA 以核糖取代了脱氧核糖)
• tRNA的二级结构呈三叶草型,二级结构有四 个螺旋区、 三个环、 和一个附加叉 第一个环: DHU环,含二氢尿嘧啶 第二个环: 反密码环,与mRNA上的三联密 码互补配对,在蛋白质合成中解读密码子, 把正确的氨基酸引入合成位点 第三个环:Tψ环,含有稀有碱基胸腺核苷T 和假尿苷ψ • tRNA的三级结构为倒L型
第三章
核酸结构、功能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
核酸的一级结构 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R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应用 核酸酶
第一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
一、核酸
1868年,Friederich Miesescher 从脓细 胞核中分离出一碱性蛋白和含磷的有机 酸的混合物,称之为核素 1928-1952年,证实遗传的物质基础是核 酸
碱基配对示意图
二、DNA结构的多样性
A-DNA:右手螺旋 B-DNA:Watson-Crick模型,右手螺旋 生理条件下DNA最稳定的结构形式 Z-DNA:左手螺旋
三、 DNA的三级结构
DNA的三级结 构:DNA双螺 旋结构进一 步盘曲形成 的复杂结构。 以超螺旋最 为常见
正超螺旋 负超螺旋模型(多见)
种蛋白质或一条多肽链的遗传单位
基因组: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组合。对于高等
生物来说,一套染色体构成一个基因组
第三节、RNA的结构与功能
RNA的结构特征: 1. RNA分子的碱基组成主要是A、G、C、 U。此外,RNA分子中含有多种稀有碱基 2. RNA多为单股多核苷酸链,局部可 形成双链 3. RNA分子比DNA分子小。按其在基因 表达中的作用常分为三大类
病毒中,RNA也可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
二.核酸的化பைடு நூலகம்组成
DNA
腺嘌呤 (A) (Purine bases ) 鸟嘌呤 (G) 碱基Base 嘧啶碱 胞嘧啶 (C) (Pyrimidine bases) 胸腺嘧啶(T) 戊糖(Pentose) D-2-脱氧核糖 酸(Acid) 磷酸 用酸将DNA/RNA完全水解 DNA:含氮碱基、2-脱氧-D-核糖和磷酸 RNA:含氮碱基、D-核糖和磷酸 嘌呤碱
真核生物mRNA的一级结构特点
1. mRNA的3’端有一长约200个A的polyA尾 2. mRNA的5’端有一7mG.5’ppp5’NpN帽 3. 真核细胞mRNA的二级结构没有发现有规 律可循,但mRNA自身可以在局部折叠形 成局部性双螺旋或发卡结构 4. 真核细胞核内的mRNA的初级转录本含有 内含子,再变为成熟的mRNA之前尚需一 系列的剪切加工
核小体
的核心
真核生物的三级结构常是以核小体的形式存在, 核小体常由约200个碱基对的DNA和包括H1, H2A,H2B, H3,H4在内的5种组蛋白结合在一起所构成
长约140bp的DNA分子绕核心部位1¾圈
四、真核生物基因组
基因:细胞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DNA或RNA的
功能性片段。它是多核苷酸链中能够决定一
核酸(nucleic acid)是以核苷酸为基本组成 单位的生物大分子
核酸分类
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iec acid,DNA) :细胞核和 线粒体内,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决定细胞和个体的 基因型(genetype)
核酸
核糖核酸(ribonucliec acid, RNA):细胞质和细胞核内, 参与细胞内DNA遗传信息的表达
三、核苷
(嘌呤或嘧啶与糖相连后形成)
核苷结构
四、核苷酸
(核苷的磷酸酯,磷酸位于C-5’)
AMP ADP ATP
腺苷酸及其多磷酸化合物
第二节
DNA的结构与功能
一、DNA的一级结构
DNA的一级结构是指核酸分子中核苷酸排列 顺序及连接方式 * 3’,5’磷酸二酯键,前一个脱氧核苷酸的 3’-OH和后一个的5’-磷酸缩合形成磷酸二酯键 * 方向性:通常规定5’3’为正向
DNA一级结构的表示法
A
1´ 3´ 5´
5 ´ 3´
C
T
G
OH
p
p
p
p

线条式

ACTGCATAGCTCGA 字母式

结构式
二、DNA的二级结构
• 1953 年Watson 和 Crick 提出右手双螺旋 模型 • Chargaff法则: * A=T,G=C; * 不同物种的DNA碱基组成不同; * 同一个体的不同器官以及不同脏器的 DNA具有相同的碱基组成
一、转移RNA
• 转移RNA(transfer RNA,tRNA):在多 肽链的合成中起转运氨基酸的作用 • 特征: 1.分子量小,常由70-90个核糖核苷酸 残基组成,约占总RNA的10%-15% 2.稀有碱基及核苷含量丰富 3.tRNA的5端大多为pG,3端为CCA(与 氨基酸相连) 4.tRNA均可以形成二级和三级结构
RNA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胞嘧啶(C) 尿嘧啶(U) D-核糖 磷酸
核苷
碱基 (base) 戊糖 (pentose)
核酸
核酸酶
核苷酸
磷酸 (phosphate)
一、含氮碱基 (包括:嘌呤和嘧啶)
嘌呤碱基
NH2
C N1
6
5C
N
7 9 8 C
H
C 2 3 4C N
H
N H
NH2
C N
6
O
右手双螺旋模型要点
1. DNA分子由两条反向的 平行多核苷酸链围绕 3.4nm 同一中心轴构成的双 螺旋结构。双螺旋表 面形成大沟和小沟 2. 双螺旋直径2nm,碱基 平面垂直于螺旋纵轴
3.两条链都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以3’, 5’-磷酸二酯键相连而成,它们位于 螺旋的外侧。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 位于螺旋的内侧,糖基平面与碱基 平面相垂直 4.两条多核苷酸链依照碱基互补配对 的原则形成的氢键相连接;A-T间形 成两个氢键;G-C间形成三个氢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