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XX正泰集团企业文化发展建设的几点思考经管022091 戴智丽[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立身于社会所必需的精神支柱,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文化建设。
XX正泰集团20年企业文化发展建设的成功实践,为国内中小企业文化发展带来了诸多有益启示。
[关键词]企业文化;正泰集团;实践;体会;启示企业文化,是企业立身于社会所必需的精神支柱,它是在管理科学发展,技术进步、经济竞争加剧、人文因素传播等原因作用下孕育的,是指企业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点的价值理念。
它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团体改善它的信息沟通、人际关系和决策的制定,可以帮助企业创造新的气势,以适应竞争日趋剧烈的企业环境,形成高度灵活的应变能力。
企业要想发展就离不开企业文化。
对此,本文就XX正泰集团近年来企业文化发展建设的成功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一、正泰集团企业文化正泰从1984年7月创办至今,已有20年历史。
有一组数据可以充分诠释这个企业的发展变化:资产,从5万元到31亿元;工业总产值产值,从1万元到103亿元;厂房面积,从50平方米到30万平方米;员工人数,从8名到14000多名;产业、产品,从单一的按钮开关发展到高低压电器、输配电设备、仪器仪表、通信电器、建筑电器、汽车电器等六大产业。
企业规模由当初的家庭作坊式小厂跃居中国低压电器行业产销量最大企业,连续五年名列全国民营企业综合实力500强前十名。
20年创业,20年巨变,正泰发展的活水之源是什么——是正泰坚持不懈的企业文化建设。
(一)正泰企业文化产生的背景企业文化的产生,与企业的地域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正泰企业文化形成有其内在背景:一是缘于源远流长的重商文化。
南宋时期以XX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抨击重农轻商的儒学传统观念,从而孕育了XX一代商业人才,“重商”成为XX的社会风尚,“善贾”成为XX人的传统。
二是缘于沿海城市的开放文化。
XX地处东海之滨,与海外有着较早的联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XX成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开放的城市,形成了开放的观念和文化,开放的文化培育了开放的XX人,他们走南闯北,海纳百川,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开放意识。
三是缘于改革前沿的创新文化。
XX地少人多,资源匮乏。
解放后,国家投入少,基础设施薄弱,XX一度面临着巨大的就业与生存压力。
在开放政策的指引下,XX人从实际出发,从创新入手,形成了家庭工业、专业市场和百万供销大军有机结合的“小商品、大市场”经济格局。
XX人敢于创新,大胆探索,创造了世人瞩目的“XX模式”。
创新文化,成为XX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
正泰扎根于XX,崛起于XX,得益于XX。
XX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创业精神,孕育了独具正泰特色的企业文化。
(二)正泰企业文化的实践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是企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源泉。
企业从它创办的第一天起潜存着文化基因,而文化基因又影响和构筑着不同的企业。
正泰集团从无到有,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形成了具有正泰企业特色的经营文化、制度文化、形象文化、教育文化、管理文化和理念文化。
1、从初始创业起步,形成质量第一的经营文化 20世纪80年代初期,柳市低压电器假冒伪劣成风,柳市电器一度成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
正泰创办伊始,就采取了与众不同的产品定位,将自己的企业命名为“求精开关厂”。
取名“求精”,意味精益求精,坚持质量第一,重塑XX电器新形象。
通过企业初始创业起步,我们形成了质量第一的经营文化,经过十几年矢志不移的努力,1994年底,终于在XX 省首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1999年12月,“正泰”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从原始积累中健全,形成共同遵循的制度文化正泰在初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后,1991年9月引进外资,成立了中美合资XX正泰电器XX,迅速走上一个以科学管理和现代经营为目标的发展轨道。
使公司各部门、科室、车间、班组、人员都有章可循,职责分明。
贯彻后又结合ISO9000系列标准,大胆吸收和借鉴西方企业制度精华,对原有制度进行必要修改,把两种标准有机结合起来,打好基础。
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形成了企业全体员工共同遵循的制度文化。
3、从工作载体上运作,形成了正气泰然的形象文化正泰很早就开始注重利用各种工作载体宣传正泰企业形象。
从1993年开始,先后创办了《正泰报》、《正泰经理》、《正泰信息》、《内外情》周刊等企业内部刊物,成为企业领导和员工之间沟通感情、传递信息、交流经验的重要桥梁,发挥了正泰“形象窗口”的重要作用。
1994年以后,还全面导入CI 形象设计系统,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并在国际互联网上注册自己的网页。
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大型展示会、经贸交流会、新产品推广会等工作载体,不断规X、提升、宣传企业形象,“泰然正气,来自正直品格”成为众所周知的一句广告语。
4、从自身素质上培植,形成永无止境的知识文化知识是文化的基础。
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在正泰,提出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口号,并规定现有的经理人员在三年内未拿到大专文凭即撤职换岗。
1997年,与XX正泰理工大学合作,创办了正泰学院,并先后成立了正泰教育培训中心、青年培训基地等。
同时,并结合企业实际,充分发挥企业党群组织的作用,围绕“三个代表”的要求,进行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素质。
还建立了经理年终述职考评制度,不断完善监事会职能,在企业培育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教育文化。
5、从健全机制上入手,形成务实创新的管理文化务实创新是正泰企业文化的最鲜明的特征。
20年来,正泰结合企业发展实际,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脚踏实地的作风,不断对企业产权制度、管理制度和经营制度进行改革、重组和创新,形成有正泰特色的管理文化。
一步步发展成以母子公司为基本构架的控股集团公司制,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加大了资本运作力度,成功地从人治走向法治。
务实创新的管理文化还应用于企业日常管理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开发和质量管理上。
6、从发展壮大中提升,形成实业报国的理念文化企业理念是企业领导和员工共同认可和追求的一种价值观,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正泰集团党委制定了“主人谈心接待日”制度,每个星期六上午由集团党委、文明委、工会、团委的负责人接待员工,在各方面与员工沟通联系,处理好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劳资关系,真正体现XX管理、科学决策,使员工深切体会到“家”的温暖,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正泰员工积极主动地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共有6000多条建议被采纳,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对正泰企业文化建设的体会1、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灵魂。
企业管理不仅仅是人、财、物、产、供、销的管理,更重要的是人性化的管理。
企业文化建设要了解被管理者的需求以及实现这种需求与公司利益最大化有机结合,使被管理者个人的价值实现与公司的效益追求达成统一。
企业经营管理,从无形到有形、从虚到实、从表象到内在,企业文化居于核心的地位。
没有企业文化,企业的发展就没有了主心骨。
而有了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企业便有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就有了发展的“灵魂”。
2、企业文化是领导班子的战斗力。
一个企业,靠什么力量把领导班子成员团结起来,从而发挥应有的战斗力和号召力?正泰认为靠的是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始终注重用文化的力量来统一大家、教育大家。
正泰有健全的总裁例会制度,既务实又务虚,既谈工作又谈思想,既谈经济又谈文化,是一个学习的团体、交流的团体,也是一个共同进步的团体。
3、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的亲和力。
正泰是由7300名员工组成的企业,它的企业文化是人人参与、共同树立集体价值取向的文化。
因此,正泰企业文化建设的对象始终是全体员工,建设的重点始终着眼于建立一种合理的劳资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平等的上下级关系,形成一种亲和力。
4、企业文化是企业进步的推动力。
企业的进步,一是要靠有形的、物质的、经济的手段,二是要靠教育的无形的精神推动。
只有两个轮子同时转,两种燃料一起烧,才能使正泰乘上新世纪发展的快速列车。
在正泰每年都开展评比先进、比学赶帮活动,把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运用到民营企业的政治工作之中,形成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5、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生产力。
生产力包括生产者、生产对象和生产工具等要素。
企业文化建设的对象是人,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
企业文化着力解决的就是一个效率问题。
一大批掌握先进思想、现代科技的人和先进设备的有机结合,这就产生生产力。
这几年,在国家投资不足、需求乏力的宏观经济条件下,正泰在高基数的基础上,每年仍以50%—60%的速度发展,充分体现了企业文化转化为生产力的无穷力量。
正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建树,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奉献,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从过去走到今天,从今天走向未来。
二、对中小企业文化带来的启示(一)重视产品的质量,始终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
质量是企业的基础,现在中小企业的现状是企业质量意识淡薄,质量思想还没有转化为一种企业质量责任。
我们要做的是把企业产品质量与企业的命运结合起来,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进行质量教育,它能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企业不管质量体系如何运行要靠员工的努力才能完成,因而建立一种质量至上的文化是企业发展所必须的。
一旦小企业有了自己的质量优势,市场除了自己就没有任何人能打败你。
正泰就是靠质量创牌,形成质量第一的文化,提出了“宁可少做亿元产值,不让一件不合格产品出厂”的质量宣言,并X重承诺:“恪守质量保证,持久地为国内外用户提供质量可靠的电器产品”,使“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效益”成为员工的共识。
(二)在企业制度上创新,突破个体企业所有制的束缚。
中小企业起初都是个体经营,以后有些走向合作经营。
但由于规模太小资金不足难以发展,许多企业因此停滞不前,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借助社会的力量将产权进行分散,实现公众化、社会化,这就为以后的长足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正泰正是突破了家庭企业所有制的束缚,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对产权制度和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成功地实现了从“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
逐渐步入股份制,从而取得了规模经营,开展了多角化经营,使企业得以迅速发展。
(三)改革原始的管理方式,引入现代企业经营管理。
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大多数是从家庭企业、合伙企业发展起来的,在企业创业和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企业的规模小、人员少、产品单一、管理简单,这种企业制度不但是合理的,而且也是有效的。
但在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个人的能力和知识水平不可能达到无所不能的境地的。
这就需要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企业内部建立科学化的、规X化的、制度化的决策体系和决策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