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
摘要:中国高校的esp教育是通过培养复合型人才来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需求。
在早期esp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中国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构建,应用语言的经济属性理论,实现商务英语教学与经济效益直接接轨,能够大大提高商务英语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商务英语;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253-0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将在更为广泛的领域,更深入地融入国际经济态势。
中国在经贸、文体、教育等领域的对外合作日益深入。
当代主流的商务英语已不再局限于早期的对外贸易英语。
它涉及到众多领域、众多层面的交流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日益活跃,这为中国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更具体、更高的要求,我国高等院校亟须建立完善的、切实可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
一、理论基础
语言经济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国外只有十年的研究历史,国内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如许期潮,1999;林勇、宋金芳,2004;汪丁丁,2001;韦森,2005;张卫国、刘国辉等,2007。
语言经济学是阐述语言经济学的经济学观点及方法论。
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语言、语言行为的产生、发展及变迁,并研究
语言及言语行为对经济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影响和反作用。
20世纪初期,经济学家开始关注起语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经济学家william w. carlile认为,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理论、经济现象的过程中应该使用真实的生活中的语言。
1952年,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上发表论文,他从语言学角度提出数学语言与文学语言的相关性,阐述并归纳演绎了数学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关系,对经济学理论与数学语言的纽带进行评判。
经济学对其学科语言探究的尝试为语言经济学理论提供了研究基础。
二、从语言经济学视角探究中国商务英语教育的现状
按照语言经济学的观点分析得出,商务英语学习是一种以获得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前期投资活动。
商务英语学科本身具有经济价值,然而商务英语的经济效益要靠在人们使用商务英语从事对外商务经济相关工作中实现的。
从事商务英语专业的受聘者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越深,越熟练,所受聘职务越高,其经济效益越好。
随着社会对高端英语人才的需求,“商务英语热”必将促进中国高等院校商务英语教学的长足发展。
当前,中国开设商务英语教学的高等院校包括普通本科院校,也包括高职院校。
中国商务英语教学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误区,一是“本科压缩型”培养模式。
该培养模式强调理论知识,使专业口径过于宽泛,虽然表面看是突出了专业素质教育,但是实质上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是“岗位专业型”培养模式。
该模式以市
场需求实际为目标,以岗位技能所用的专业基本知识为中心,突出实践操作及技能培养。
这种培养模式严重忽视了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课程大纲设置中,多数仅强调学科本身的理论系统性,而对学生专业能力结构体系的构建并不成熟。
当前,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专业知识单一,对工作中应具备的“辅专业”知识如管理、法律、经济、贸易等方面知识的缺乏会直接影响从业者专业知识及业务水平的发挥。
另外,初级从业者普遍感觉他们所具备的听、说、读、写能力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三、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构建
早期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过程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及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教育。
这种以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育越深,学生的思维就越受到局限,使得潜在的求知欲、创造欲受到限制。
中国现代的教学模式提倡强调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商务英语教学更应突出强调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应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在授课过程中要灵活使用问答式教学法、交际式教学法、任务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等多种或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树立自信心,从容面对自己与就业市场的双向选择。
(一)问答式教学法
在教师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去阅读、去思考、去解决。
问答式教学法具有双重效应,即通过听力与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真正达到以听说为主,听力带动读写的培养目标。
通过教师对于问题答案的多维度讲解使学生感到学到的知识体系是融会贯通的。
在很大程度上,创设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空间,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交际式教学法
交际式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d.hymes意识到传统的语法直译式教学方法的缺欠,认为语言教学应突出语言的功效和交际作用,提出语言教学中应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
交际教学法强调运用各种交际活动进行教学,交际法强调语义而不注重具体的词语。
语言技能可以通过交际过程中得以巩固。
因此,交际本身既是语言教学的目标又是语言教学的手段。
商务英语教学中,交际式教学法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在使用交际法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定的语境下使用英语进行模拟实践。
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实践性强、培养目标明确的双重特点,它包括商务专业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使得交际式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任务式教学法
20世纪70年代,在印度邦加多尔,n.s.prabbu做了关于“强交际法”观点的教学实验,称之为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approach)
又称活动教学法(activities based approach)或小组学习法。
n.s.prabbu把课程内容设计成不同的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交际任务进行自主学习。
任务式教学法的特点是教学目的明确并以目标为教学活动的导向。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可以定义为“任务式学习”。
学生通过与其他学习者的交流,分析自己的已知信息并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学习法可以通过三个步骤来实现[1]:准备需要完成的任务:这一阶段由教师安排任务,对学生将要完成的任务提出要求;任务过程:学生应用英语进行小组活动并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任务后汇总:教师在这个阶段汇总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并给与指导性的修正意见。
(四)情景式教学法
情景式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新兴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需建立在真实问题或有实效性的真实事件的基础上。
中国高等院校商务英语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严重缺乏真实的社会环境。
通过模拟不同商务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实践环节、案例讨论、熟练操作等环节使以英语交际为主导的商务流程贯穿商务英语教学的全过程。
因此,模拟的情景式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通常,模拟场景主要包括一般公司、工厂场景,仓库、码头场景,海关场景,银行、金融机构场景,货运、物流场景等。
需要教师具备精通的商务、贸易、金融等多方面专业知识,能在模拟的具体场景中熟练调动软件、硬件及相关设备,运用英语语言工具实现商务活动。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具有知识性、实用性、实践性强等优势,强
调学生的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这与中国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完全一致,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教学模式的创新。
四、跨文化导入式教学法探索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人们对于异国文化如果没有足够的了解,在跨国交际中就会产生冲突。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确保跨文化商务交际顺利进行的前提。
不同的时间、地点、气氛要求采用语言表达上的技巧及策略使得商务交际成功进行。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对目的语国家甚至多国家的文化导入十分重要。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及背景,每个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内涵。
语言的学习不能只学习文字、语法,更重要的是掌握其文化。
参考文献:
[1]束定芳.论外语交际能力及其培养[j]. 黑龙江大学学报,1993, (3).
[2]王国平.建构主义理论与外语交际能力培养[j]. 湖北省社
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 (12).
[3]钟志贤.论建构主义教学设计范型[j].外国教育研究,2005,(1).
[4]何克抗.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 电化教育研究,1997,(3).
[5]晨梅梅. 探索与变革:转型期的英语教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束定芳,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