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茶种植技术

白茶种植技术

白茶种植技术
白茶是属于绿茶的范畴,是绿茶的变异品种,其原产于浙江安吉、福建一带。

白茶性喜温暖,一般昼夜平均温度在10 ℃以上,有效积温在3 500~4 000 ℃,年平均温度16~24 ℃,日平均温度16~30 ℃,最低可耐-15~ -12 ℃,相对湿度为80% ~90%,土壤含水量为70%~80%,年降雨量1 500~2 000 mm。

吉白茶氨基酸含量为6.4%,而普通绿茶的氨基酸含量在3.2%左右。

白茶仅在清明节前且气温低于23 ℃时,因DNA 断裂白化而成,故全年仅此1 个月可摘。

其外形完整匀齐、高香馥郁、持久,汤色明亮,滋味鲜爽回甘,叶底明亮有光泽,茎脉翠绿,芽头成朵,现将白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园地选择与准备
建设白茶园,应选择避风向阳、土层深厚的缓坡地段。

全土层深度要求达到0.8~1.0米,松土层要求在0.5米左右,并要求地下水位低、通气保肥性良好的园地。

以呈酸性的山地黄壤、沙性黄壤和红黄壤土为好。

坡地一般以朝北方向为好。

2、翻地施肥
种植白茶的土壤要求深翻0.45~0.50米,四周开好排水沟,平整好土地,然后每亩施饼肥150~20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20~25千克(茶叶专用复合肥数量加倍)作底肥,
要求移栽时根系不直接碰到肥料,以免肥料伤根,影响茶苗成活。

3、种植规格
一般采取单行条栽,行距1.33米,丛距0.33米,每丛种2~3株茶苗。

4、移栽时间
一般以3月上旬前后或10 月份为宜。

5、栽种技术
茶苗移栽定植时,要按种植规格确定的行、丛距,开好移植沟或定植穴,最好现开现栽,保持沟(穴)内土壤湿润。

白茶苗根系分布较浅,定植时适当深栽,一般埋至根颈处为宜。

栽种时,一手扶直茶苗,一手将土壤填入沟(穴)中,将土覆至不露须根时,再用手轻轻提苗,使茶苗根系既能自然舒展,又与土壤紧密相接,并随即浇足定根水,且在茶行两侧铺好稻草,再在稻草上用行间土覆盖,以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和地温。

同时,还要做好抗旱防冻和缺株补植,确保全苗、壮苗。

6、防虫害
为了提高白茶白化程度,应提倡在秋末冬初重施基肥,春茶前和夏、秋茶期间,薄施氮肥。

白茶茶园的病虫防治应采用生物、农业和综合防治的方法,一般不喷农药。

一是农业防治。

冬耕可以将在表土中越冬的病虫
深埋入土,减少病虫越冬基数,夏季伏耕,则可使土中病虫在高温曝晒下死亡。

修剪直接去除危害芽梢嫩叶的病虫,如芽饼病、白星病、芽枯病、小绿叶蝉、茶橙瘿螨等病虫。

合理施肥,茶树在肥料不足的情况下,抵抗力低,容易感染病害,如白星病、芽枯病等病害,但偏施氮肥往往会加重(芽枯病)叶部病害,因此幼龄茶园在施肥时,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增施农家肥。

二是物理防治。

利用各种物理因素和简单器械捕杀害虫,如利用害虫的群集性、假死性,使用人工捕杀或震落捕杀;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成虫;利用糖醋饵诱杀成虫等。

7、修剪采摘
幼龄茶园定型修剪以春茶茶芽未萌发之前。

修剪时,剪口必须平整光滑,离下位腋芽约5 mm,保留外侧芽。

第1 次定型修剪,用整枝剪离地面15~20 cm 剪去主枝。

第2 次定型修剪,在第1 次剪口上提高15~20 cm 以上枝条全部剪去。

第3 次定型修剪,在第2 次剪口上提高15 cm 以上枝条全部剪去。

幼龄期的采摘应该做到多留少采,以培养好丰产树冠。

白茶园的定型修剪与轻修剪的方法相同于常规茶园。

在采摘上,幼龄期要做到多留少采,培养好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