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漳州市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30)》主

《漳州市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30)》主

《漳州市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主要内容一、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与《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漳州市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相一致,包括芗城区、龙文区、圆山新城、台商投资区四个片区,规划范围约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年。

其中,近期:~年;远期:~年。

三、规划对象及主要思路规划以《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按照《福建省关于加强城镇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规划意见》文件精神及国家相关规范,通过对漳州中心城区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根据漳州总规相关要求,规划按“分类、分级、分区”的内容与思路进行编制。

“分类”是将公共服务设施按教育、医疗、体育、文化及社会福利设施分为五大类别;“分级”是根据《导则》要求,以居住人口为导向,将按市(区)-街道—社区三级配置;“分区”是以总规为依据,将中心城区划分为芗城区、龙文区、圆山新城及台商投资区四大片区进行分类控制引导。

四、总体目标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建设高效能的城市管理与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形成与漳州市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中心明确、层次清晰、超前均衡的公共设施体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五、规划原则、合理布局原则:合理规划配置五类公共服务设施,使之与居住区人口规模相适应,通过空间布局满足人们对各类设施的使用需求。

、适度超前原则:科学预测城市和各类设施未来发展趋势,在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执行的同时,又要考虑实际需求与可能,适度超前。

、区别规划原则:规划坚持新区带动策略,区别看待老城区与新区设施建设。

老城区以设施整合、置换为主,满足居民基本需求。

新区坚持高标准建设,以公共设施建设引导新区发展。

、整体规划原则:各类设施布局规划以服务漳州市中心城区为主,兼顾周边城乡结合地区,部分地段打破行政区界线,整体规划。

同时各类设施之间强调共建共享。

、分期实施原则:本次规划按照片区开发时序,分近、远期分期实施。

六、分项规划(一)教育设施一、规划目标近期重点解决人口急剧增长带来的学位紧张、超负荷招生问题,以及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建设中的新增学位需求,结合中职园区的建设,通过合理置换教育资源,缓解漳州老城区学位问题。

远期合理分配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统筹中心城区教育设施布局,为教育资源预留一定的空间用地,建立从学前教育至初高等教育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

二、规划指标、千人指标通过对漳州中心城区就学情况及相关政策的综合分析,本次规划将以《福建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为依据,针对漳州中心城区实际情况确定千人指标为:初等教育(小学):座千人;中等教育(初中):座千人;中等教育(高中、中职):座千人。

、生均用地指标针对城市开发时序的不同,划分为老城区及城市新区,规划以《福建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为依据,合理确定不同区域的生均用地指标。

中小学生均用地指标如下:小学生均用地为-平方米人,其中老城区学校生均用地不低于平方米人,新区学校生均用地不低于平方米人。

初中生均用地为-平方米人,其中老城区学校中学生均用地不低于平方米人,新区学校中学生均用地不低于平方米人。

高中生均用地为-平方米人,其中老城区学校中学生均用地不低于平方米人;新区学校中学生均用地不低于平方米人。

三、规划布局至规划期末(年),漳州市中心城区规划小学校总数为所。

其中扩(迁)建所,新建所;规划中学总数为所,其中扩建所,新建所。

、芗城区:规划小学校总数为所,其中新建新华北小学、元光小学、康渡小学、金峰实验小学等所小学;规划中学总数为所,其中新建金峰中学、惠民中学、群裕中学、元光中学等所中学。

芗城区将利用中职园区规划建设的契机,积极推进教育资源的整合置换,进一步缓解老城区学位紧张的问题。

、龙文区:规划小学校总数为所,其中新建漳州市二实小龙江校区、霞桥小学、新湘桥小学、龙师附小龙文分校等所小学;规划中学总数为所,其中新建迎宾中学、龙江中学、湘桥中学等所中学。

推进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升级本科院校的建设工作,适时推荐学校的扩建工作,以满足国家普通本科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要求。

、圆山新城规划小学校总数为所,其中新建九湖小学、圆山实验小学、圆山小学等所小学;规划中学总数为所,其中新建九湖中学、圆山一中、圆山实验中学等所中学。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相关会议精神以及漳州中职院校发展的实际需要,规划建设职业教育园区,选址在圆山新区部前大道旁地块,用地面积约亩。

园区集中建设三所符合国家标准的中职院校,包括漳州第二职业中专学校、漳州工贸学校、漳州技师学院。

并推动漳州农校的扩建工作。

、台商投资区规划小学校总数为所,其中新建台商区实验学校、第三实验小学、文圃小学、龙池小学等所小学;规划中学总数为所,其中新建角美实验中学、凤山中学、文圃中学等所中学。

规划保留漳州市交通职业技术学校,完善学校教学设施,提升教育质量,同时开设初中部,作为交通中学。

远期考虑在龙池片区新建福建省漳州市第三职业技术中专学校,建议选址于原灿坤职业技术学院,以推动龙池灿坤学院的改造,同时可根据学校发展及招生情况适时提升为大专院校。

(二)公共文化设施、分项目标根据漳州市发展要求,建设分级合理、功能丰富的公共文化体系,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

市区级重点建设“五馆一歌”及区级文化中心,满足开展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需要。

同时推进街道、社区级文化设施,满足市民群众日常文化生活需要。

规划期末公共文化设施人均用地达到㎡人,用地面积不得低于公顷。

、规划布局、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市级公共文化设施主要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展览馆、科技馆、剧院、纪念馆、档案馆、美术馆、会展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广播电视台等。

总用地面积约公顷。

、区级公共文化设施()芗城区芗城区规划区级公共文化设施用地约公顷。

包括区科技馆、区图书馆、区图书馆分馆、区文化中心、革命历史博物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锦歌传袭所、漳州侨史馆、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等。

()龙文区龙文区规划区级公共文化设施用地公顷。

包括龙文区文化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老年人活动中心等。

()圆山新城圆山新城规划区级公共文化设施用地公顷。

包括圆山图书馆、文化馆、演艺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和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

()台商投资区台商投资区规划区级公共文化设施公顷。

包括台商投资区图书馆、文化中心、博物馆、台商会馆、展览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寒江雪文化创意园、老年人活动中心和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

、街道及社区级公共文化设施推进街道级文化设施建设,芗城、龙文、圆山新城及台商投资区按街道划分分别建设街道级文化设施,合计处。

社区级文化活动中心可结合宗祠、庙宇、特色文化街区、驿站等设置,以—个居住小区为服务单位,应配置老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等。

(三)公共体育设施、分项目标建设一批高标准、现代化、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体育场馆,使漳州市具备举办大型赛事的实力;重点加强全民健身体育项目的建设,形成层次分明、配套齐全、布局合理的全民健身体育活动设施及场地,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健身活动需求。

规划期末公共体育设施用地人均指标总量达到㎡人。

、规划布局()市级公共体育设施市级体育设施主要形成漳州体育中心、漳州奥体中心两大节点,另包括一座游泳中心、一座女排训练基地、一座射击射箭中心、一座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一处体育公园(下洲休闲运动公园),其中射击射箭中心选址于圆山南侧,其他市级体育设施均已建成。

()区级公共体育设施芗城区不单独设置区级体育中心。

龙文区、圆山新城、台商投资区各设置一处区级体育中心。

龙文区体育中心选址于龙江北路与北环城路交叉口东北侧,圆山新城体育中心选址于圆山大道与纵十一路交叉口东南侧,台商区体育中心选址于中闽大道与同城大道交叉口东北侧。

()街道及社区级公共体育设施重点推进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每个街道或分区单元至少需配置一处居民健身活动中心和一处室外运动场地。

社区级公共体育设施配建标准参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十条措施的通知》(闽政〔〕号)相关要求执行。

(四)医疗设施、分项目标规划以“省内领先”为目标,形成集医疗服务、公共卫生保健服务、医学教育和科研服务于一体,覆盖漳州市域,面向闽西南的区域医疗卫生中心。

形成健全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包括城市医疗服务、妇幼保健服务、精神卫生与康复服务、急救医疗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卫生信息服务等六项体系内容。

至年漳州中心城区医疗卫生设施规划控制床位总数为床,医疗卫生设施千人均床位数床。

、医疗体系规划通过对现有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整合和优化,漳州市医疗卫生体系主要框架包括城市医疗服务、妇幼保健服务、精神卫生与康复服务、急救医疗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卫生信息服务,基本采用两级服务网络配置。

()城市医疗服务一级服务网以漳州市医院、漳州医院、市中医院和其他市级、区级综合医院为中心,及各类市、区专科医院共同组成;二级服务网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各类门诊部、诊所为基础组成。

()妇幼保健服务一级服务网由市妇幼保健院、各区妇幼保健院共同组成,二级服务网由各级医院妇幼保健部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部、卫生所组成。

干部保健系统以市保健院为主体,各重点医院协助共同组成。

()精神卫生与康复服务一级服务网由市精神卫生院、康复医院、各类疗养院、各级医院康复科共同组成,二级服务网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成。

()急救医疗服务一级服务网由市急救中心、区急救站共同组成,二级服务网由各级医院急诊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成。

()疾病预防控制一级服务网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骨干共同组成,二级服务网由各级医院防保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部、卫生所组成。

()卫生执法监督一级网由市卫生执法监督机构组成,二级网由各区、街道卫生执法监督机构组成。

()卫生信息服务以市卫生信息中心为主体,辐射全市各级卫生机构,形成卫生管理信息、卫生监督信息、疾病控制信息、医学技术信息、医院综合信息、网上医院信息等综合的信息服务网络。

医疗机构布点规划芗城区:共设置所综合医院(所市级,所区级),所中医院(一所市级,所区级),所专科医院(所市级,所区级),所妇幼保健院(区级),所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级)。

龙文区:共设置所综合医院(区级),所中医院(区级),所专科医院(区级),所妇幼保健院(所市级,所区级),所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级)。

台投区:共设置所综合医院(所市级,所区级),所中医院(区级),所专科医院(区级),所妇幼保健院(区级),所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级)。

圆山新城:共设置所综合医院(市级),所中医院(市级),所专科医院(区级),所妇幼保健院(区级),所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