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姓名:学号:专业:电子信息日期:2014.4.13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电光系2014-4-13引言《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它融入了现代电子设计的新思想和新方法,架起一座利用单元模块实现电子系统的桥梁,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电子设计能力。
对于推动信息电子类学科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引导、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促进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都会起到了良好作用。
该课程主要内容:(1)了解和掌握一个完整的电子线路设计方法和概念;(2)通过电子线路设计、仿真、安装和调试,了解和掌握电子系统研发产品的一个基本流程。
(3)了解和掌握一些常见的单元电路设计方法和在电子系统中的应用:包括放大器、滤波器、比较器、光电耦合器、单稳、逻辑控制、计数和显示电路等。
(4)通过编写设计文档与报告,进一步提高学生撰写科技文档的能力。
(5)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课题:设计并制作一个基于模电和数电的简易数字频率计。
目录第一章设计要求...................................................................................................1.1基本要求......................................................................................1.2提高部分......................................................................................1.3设计报告......................................................................................第二章整体方案设计...........................................................................................2.1算法设计......................................................................................2.2整体方框图及原理......................................................................第三章单元电路设计...........................................................................................3.1模电部分设计..............................................................................3.1.1放大电路................................................................................3.1.2滤波电路................................................................................3.1.3比较电路................................................................................3.1.4模电总体电路........................................................................3.2数电部分设计..............................................................................3.2.1时基电路................................................................................3.2.2单稳态电路............................................................................3.2.3计数、译码、显示电路........................................................3.2.4数电总体电路........................................................................第四章测试与调整...............................................................................................4.1时基电路的调测..........................................................................4.2计数电路的调测..........................................................................4.3显示电路的调测..........................................................................第五章设计小结...................................................................................................5.1设计任务完成情况......................................................................5.2心得体会.......................................................................................第一章设计要求1.1基本要求(1)输入信号:正弦、三角和方波;频率:10Hz~2KHz;幅度:峰-峰值0.3V~3V;(2)频率计通带:10Hz~1KHz;(3)量程范围:0~99;(4)闸门时间:1s;(5)采样周期:≥2s;(6)实现自动测频、自动清零、数据显示和保持功能。
1.2提高部分(1)实现双通道自动测频、数据显示和保持功能。
(2)实现通道号显示。
(3)实现输入信号和数字频率计的隔离。
(4)其他。
1.3设计报告(1)系统方案比较与选择、方案描述。
(2)理论分析与计算(3)电路设计主电路原理图及说明。
(4)仿真结果仿真电路、方法、说明及波形图。
(5)测试结果测试结果完整性、测试结果分析。
(6)使用说明书第二章整体方案设计2.1算法设计频率是周期信号每秒钟内所含的周期数值。
可根据这一定义采用如图2-1所示的算法。
图2-2是根据算法构建的方框图。
被测信号图2-2频率测量算法对应的方框图在测试电路中设置一个闸门产生电路,用于产生脉冲宽度为1s 的闸门信号。
该闸门信号控制闸门电路的导通与开断。
让被测信号送入闸门电路,当1s 闸门脉冲到来时闸门导通,被测信号通过闸门并到达后面的计数电路(计数电路用以计算被测输入信号的周期数),当1s 闸门结束时,闸门再次关闭,此时计数器记录的周期个数为1s 内被测信号的周期个数,即为被测信号的频率。
测量频率的误差与闸门信号的精度直接相关,因此,为保证在1s 内被测信号的周期量误差在10³量级,则要求闸门信号的精度为10⁴量级。
输入电路闸门计数电路显示电路闸门产生2.2整体方框图及原理被测信号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整形电路计数电路译码电路显示清零电路时基电路闸门电路输入电路:由于输入的信号可以是正弦波、方波、三角波。
而后面的闸门或计数电路要求被测信号为矩形波,所以需要设计一个整形电路则在测量的时候,首先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或者三角波转化成矩形波。
在整形之前由于不清楚被测信号的强弱的情况。
所以在通过整形之前通过放大衰减处理。
当输入信号电压幅度较大时,通过输入衰减电路将电压幅度降低。
当输入信号电压幅度较小时,前级输入衰减为零时若不能驱动后面的整形电路,则调节输入放大的增益,时被测信号得以放大。
频率测量:被测信号经整形后变为脉冲信号(矩形波或者方波),送入闸门电路,等待时基信号的到来。
时基信号由555定时器构成一个较稳定的多谐振荡器,经整形分频后,产生一个标准的时基信号,作为闸门开通的基准时间。
被测信号通过闸门,作为计数器的时钟信号,计数器即开始记录时钟的个数,这样就达到了测量频率的目的。
周期测量:测量周期的原理框图2-4.测量周期的方法与测量频率的方法相反,即将被测信号经整形、二分频电路后转变为方波信号。
方波信号中的脉冲宽度恰好为被测信号的1个周期。
将方波的脉宽作为闸门导通的时间,在闸门导通的时间里,计数器记录标准时基信号通过闸门的重复周期个数。
计数器累计的结果可以换算出被测信号的周期。
用时间Tx来表示:Tx=NTs 式中:Tx为被测信号的周期;N为计数器脉冲计数值;Ts为时基信号周期。
时基电路:时基信号由555定时器、RC组容件构成多谐振荡器,其两个暂态时间分别为:T1=0.7(Ra+Rb)C T2=0.7RbC重复周期为T=T1+T2。
由于被测信号范围为10Hz~2KHz,采用1s闸门脉宽。
闸门时间要求非常准确,它直接影响到测量精度,在要求高精度、高稳定度的场合,通常用晶体振荡器作为标准时基信号。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的就是前一种方案。
在电路中引进电位器来调节振荡器产生的频率。
使得能够产生1kHz的信号。
这对后面的测量精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计数显示电路:在闸门电路导通的情况下,开始计数被测信号中有多少个上升沿。
在计数的时候数码管不显示数字。
当计数完成后,此时要使数码管显示计数完成后的数字。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里面要产生计数清零信号和锁存控制信号。
如图:第三章单元电路设计3.1模电部分设计3.1.1放大电路:3.1.2滤波电路:3.1.4模电总体电路:3.2数电部分设计3.2.2单稳态电路:3.2.3计数、译码、显示电路:3.2.4数电总体电路:第四章测试与调整4.1时基电路的调测首先调测时基信号,通过555定时器、RC阻容件构成多谐振荡器的两个暂态时间公式,选择R1=10KΩ,R2=10KΩ,C=10μ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