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试题(答案)

经济学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25=25分)1、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A )A 资源配置 B资源利用C 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D 国民收入的决定2、下列因素中哪一种因素不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B )A 消费者收入变化B 商品价格下降C 其他商品价格下降D 消费者偏好变化3、需求定理表明( C )A 随着汽油价格的提高,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下降。

B 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的质量得到提高C 计算机的价格下降会引起其需求量增加D 随着乒乓球价格下降,对球拍的需求量会增加4、某厂商生产5件衣服总成本为1500元,其中厂商和机器折旧为500元,工人工资及原材料费用为1000元,那么平均可变成本为( C )A 300元B 100元C 200元D 500元5、完全竞争市场上,一个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指在停止营业点之上的( A )A 可变成本曲线B 边际成本曲线C 平均成本曲线D 总成本曲线6、总效用达到顶点时( B )A 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B 边际效用为零C 边际效用为正D 边际效用为负7、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 B )A 平均成本B 固定成本C 长期成本D 总成本8、已知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10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 C )A 停止生产且亏损B 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C 继续生产但亏损D 停止生产且不亏损9、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元,Y 商品的价格是2元。

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 D )A 60B 45C 150D 7510、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B )A 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B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C 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D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C )11、经济学上的稀缺性指的是B)欲望的无限性 B、绝对稀缺性 C、资源相对人的欲望而言是有限的D、选择的普遍性( B )12、以下商品中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A)小汽车B、食盐C、电视机 D、化妆品(C )13、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的效用B)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 B、取决于它的价格 C、可以进行比较 D、不可以进行比较( A )14、已知产量为99单位,总成本等于995元,产量增加到100单位时,平均成本等于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A.5元B.7.5元C.10元D.15元15.花10元钱理发的机会成本是( C )。

A.10元钱其他最好的用途 B.用来理发的时间的其他最好的用途C.10元钱和用来理发的时间的其他最好用途 D.给理发师10元钱的价值16.引起某种物品价格下降的条件是( D )。

A.在现行的价格下存在剩余 B.现行价格高于均衡价格C.在现行价格下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D.以上论断全对17.表示供给量减少的是( D )。

A.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B.供给曲线向左移动C.沿着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D.沿着供给曲线向左下方移动18.如果收入增加了,预算线将( D )。

A.变得更陡峭 B.变得更平坦C.向内移动,但与原来的预算线平行 D.向外移动,但与原来的预算线平行19.下列哪一种表述是不正确的( C )。

A.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B.偏好图由一系列不相交的无差异曲线组成C.无差异曲线凹向原点 D.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由边际替代率组成20.如果A物品价格上升引起B物品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那么( B )A.A与B是替代品 B.A与B是互补品C.B一定是低档品 D.B一定是正常物品21.如果实现了消费者均衡,那么( D )A.在消费者收入与物品价格为既定时实现了效用最大化B.在消费者收入与物品价格为既定时实现了边际效用最大化C.每种物品最后一单位的边际效用是相等的D.A与C都对22.愿意对某商品支付的价格总额与他实际所支付的价格总额的差额为( C )。

A.效用 B.边际效用 C.消费者剩余 D.需求规律23.如果某种物品价格下降5%引起需求量增加6%,那么,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C )A.0.30 B.0.60 C.1.2 D.3.024.一个人从物品与劳务消费中得到的好处或满足称为( B )。

A.边际效用 B.效用 C.消费需求 D.消费者均衡25.正常物品由于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C )A.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B.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C.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二、简答题(5×6=30分)1.简述影响供给的因素。

答:(1)商品本身的价格(2)生产要素的价格(3)相关商品的价格(4)生产技术水平(5)厂商对未来的预期(每点1分)2、怎样理解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答: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2分)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3分)3运用需求弹性原理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这两句话的含义?答:(1)“谷贱伤农”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呈同方向的变动。

其原因在于: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

这意味着需求量的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并不能全部抵销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

所以,降价最终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谷贱伤农”指的是在丰收的年份里。

粮食产量过多,稻谷供于求,价格下跌过大,农民的收入没有增加反而减少,影响到农民再种粮的积极性。

造成“谷贱伤农”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

以下图来具体说明。

图中的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

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1的位置向右平移至S2的位置,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P1下降为P2。

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量减少。

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中矩形O P1 E1Q1和O P2 E2Q2的面积之差。

(2)“薄利多销”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薄利多销”是指低价低利扩大销售的策略。

“薄利多销”中的“薄利”就是降价,降价就能“多销”,“多销”就能增加总收益。

在销售市场有可能扩大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单位商品的利润来降低商品的价格,虽然会使企业从单位商品中获得的利润量减少,但由于销售数量的增加,企业所获利润总额可以增加。

只有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能“薄利多销”。

实行薄利多销的商品,必须满足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此时需求富有弹性。

因为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来说,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从而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增加。

以下图来具体说明。

图中商品的需求曲线D是富有弹性的。

当价格下降由P1下降为P2时,需求量Q1增加到Q2,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小于商品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使总收益增加,总收入的增加量相当于图中矩形O P1 E1 Q1和O P2 E2Q2的面积之差。

4、如何运用边际效用理论解释钻石与水的价值之迷答案: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钻石于人的用处确实远不如水,所以,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总效用远远大于人们从钻石的使用中所得到的总效用。

但是,商品的需求价格不是由总效用而是由商品的边际效用的大小来决定。

(2分)虽然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总效用很大,但是,由于世界上水的数量很大,因此,水的边际效用很小,人们只愿付非常低的价格。

相反,钻石的用途不及水大,但世界上钻石数量很少,因此,其边际效用很高,价格非常昂贵。

(3分)5.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他们各采用何种分析方法?答:基数效用论语序数效用论都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计算并加宗求和的,所以效用的大小可以用技术(1,2,3,…)来表示(1分)。

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不可以计算并加宗求和的,所以只能用于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1分)。

基数效用论者用边际效用分析来研究消费者行为(1.5分),序数效用论者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来研究消费者行为(1.5分)。

6.什么是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是什么?答: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对某两种商品组合的偏好情况。

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一点所表示的商品组合都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因此无差异曲线也称为等效用曲线(2分)。

根据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可得出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征: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在坐标平面上存在一组无差异曲线,距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效用水平越高;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互不相交;在多数情况下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3分)三、计算题(第1题10,第2、3题5分,共20分)1、设M=100元,Px =10元,Py=20元,消费者消费X与Y的边际效用、总效用如下表所示,问:2、某种商品在价格由8元下降为6元时,需求量由20单位增加为30单位。

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并说明属于哪一种需求弹性。

解:(1)已知P 1=8,P 2=6,Q 1=20,Q 2=30。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4.17225102)(2)(2121-=-=+∆+∆=P P P Q Q QE d 。

(2)根据计算结果,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故该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1分)3、设某厂商品总产量函数为TP L =72L+15L 2- L 3求: 当L=7时,边际产量MP L 是多少?解: (1) TP L =72L+ 15L 2- L 3对TP L 求导便可得 MP L =72+30L-3L 2 , 所以当L=7时,MP L =72+30×7-3×72 =135四、论述题(第1题10,第2题15分,共25分)1.如何理解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答:(1)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4分)(2)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

技术水平不变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重大变革。

(2分)(3)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研究的是把不断增加的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不变的生产要素上时对产量所发生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