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服装材料
a 网络丝 b 圈圈线 c 竹节纱 d 包芯纱 e 混纤丝 f 雪尼尔线
2. 纱线
加捻是使纱线具有一定强度、弹性、手感 和光泽的重要加工措施。
捻度:纱线沿轴向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 捻向:加捻纱中纤维或加捻股线中单纱的倾斜、
旋转方向。有“Z向”和“S向”。
3. 织物
织物的概念、分类 织物的形态表示方法 织物的组织结构 服装常用织物的用途和风格特征
耐热性:纤维及其制品能抵抗因热引起的性能变 化与破坏的性能。纤维在热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破 坏,表现出颜色变化、弹性变差、手感变硬、强 度下降等。
(9)静电:干燥时的纺织纤维是绝缘体,其制品在 穿用过程中会因与人体、及各种物体摩擦产生静 电现象,使服装易吸灰尘沾污,衣裤之间互相纠 缠使人体行动不便或粘于皮肤,严重时可能引起 火灾。
棉纤维:11~17μm,亚麻:15~25μm,苎麻: 20~45μm,羊毛:18~27μm,蚕丝:10~30μm,化 学纤维:任意
纤维和纱线粗细程度的指标有两种:
定长制 定重制
定长制:
号数(特克斯tex)Ntex:1000m长度的纱线在公定回潮 率时的重量克数。
旦数(旦尼尔den) Nden:9000m长度的纱线在公定回 潮率时的重量克数。
3.1 织物的概念与分类
织物:以纺织纤维、纱线为材料,运用各种方法 制成的柔软片状物。
根据构造形式的不同,可分为:
机织物woven fabric:由纵横排列的两组纱线按一定的 规律上下交织而成。纵向线为经线,横向线为纬线。
针织物knitted fabric:由一组纱线相互缠结而成的织物, 有经编与纬编两种。
羊毛纤维wool
具有天然卷曲,表面有鳞片,纤维的抱合性好。 吸湿性强,公定回潮率15%~17%。其织物染色性能优良,但色泽以深色
居多。 导热系数很小,且纤维间蓬松而有空隙,含有大量静止空气,保暖性好。 弹性回复力高,抗皱折能力强,挺括平整。具有可塑性,便于造型和定
型。 耐酸不耐碱,洗涤其织物须使用中性洗涤剂,以保持其耐久性。 耐热性一般,不耐暴晒,且织物熨烫时需用衬垫湿布。 由于纤维的蛋白质成分和良好的吸湿性,羊毛纤维易受虫蛀和霉变。 具有缩绒性,缩绒处理后,织物厚度和紧度增加,表面露出一层绒毛,
非织造布nonwoven fabric:用粘合法或针刺法将纤维 结为一体的织物。
3.2 织物形态表示方法
长度:一般用米或码表示,工厂及外贸部门常用 匹来表示,一匹为几十米。
宽度:织物的幅宽或门幅,常以厘米或寸来表示。 常用的幅宽为90cm、114cm、144cm。
体积重量:织物单位体积内的重量,以g/m3表示。
(10)耐日光性:服装在日光照射下,会使强度下 降、颜色和光泽发生变化,纺织纤维及服装抵抗 这种破坏的性能。
(11)耐酸碱性:纤维及其制品抵抗酸碱性等化学 品的破坏的性能。
1.3 主要纺织纤维的性能
棉纤维cotton : 具有天然卷曲,易于抱合,可纺性好。 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公定回潮率7%~8%;但缩水率大,
手感丰厚柔软,保暖性增加。
丝纤维silk
桑蚕丝 质轻、细软、光滑、有弹
性。 强度较好,湿态时强度有
所下降。 吸湿性好,公定回潮率
8%~9%。 染色性好,色泽鲜艳。 耐日光性较差。 导热性小,保温性好。 不耐酸碱。
柞蚕丝 强度较高,湿态时强度增
大。 吸湿性好。 耐日光性比桑蚕丝好。 耐酸碱性比桑蚕丝好。 呈黄褐色,色素不易去除,
涤纶纤维polyester
强度大,比粘纤高20倍,且湿强和干强相差不多。 弹性、抗皱性好,形态稳定,不易变形,保形性好。 耐磨性好,但易起毛起球。 耐热、耐晒性好,具有相当的耐久性。 耐腐蚀性好,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易发霉和虫
蛀。 吸湿透气性差,易起静电,易吸附灰尘。 染色性差,须用高温高压染色。 抗熔性差。
丝 柞蚕
丝 涤纶 影响
纵向形态特征
横向断面形态特征
扁平带状,有天 然卷曲
腰圆形,有中腔
硬挺、有横节、 腰圆形,有中腔及裂缝
竖纹
多角形,中腔较小
表面有鳞片
接近圆形
不规则的三角形或半椭圆
表面如树干状,
形
粗细不匀
扁平的三角形或半椭圆形
平滑、硬挺
圆形
蓬松性、弹性,抗起球性、光泽等
(2)纺织纤维的粗细程度
较细的纤维可纺成较细的纱线,织成轻薄的织物, 光泽好、手感手软;较粗的纤维纺成的纱线适于织 粗犷、厚重的冬季服装面料。
缎纹组织在丝织物中应用最多。
平纹组织 斜纹组织 缎纹组织
三原组织对比
组织 外观
特性
典型品种
平纹 plain
斜纹 twill
缎纹 satin
表面平坦、 正反面相同
表面呈清晰 斜向纹路, 正反面可不 同
表面平整、 光滑、亮丽
平布、府绸、泡泡
2. 纱线
纱线:是纱和线的总称。
纱:由短纤维沿轴向排列并经加捻纺制而成或由长丝形 成的连续纤维束,也称单纱。
线: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合并加捻而成,也称股线。
按纱线的外形结构分类:
普通纱:单纱和股线 花式线:通过花式捻线机加工而成。 包芯纱:由芯纱和外包纱组成。 变形丝:将合纤原丝加工使之具有卷曲、螺旋等特征。
平纹组织是织物组织中交织次数最多的组织,纱 线屈曲最多,使织物坚牢、耐磨、硬挺、平整, 但弹性较小。
平纹组织在织制时,配以不同的原料、纱线密度、 经纬密度、捻度、捻向、经纬色纱和不同的外界 条件,可形成多种风格的织物。
平纹组织 斜纹组织 缎纹组织
斜纹组织
斜纹组织:相邻经(纬)组织点构成斜线,使织 物表面呈现出经(纬)浮长线形成的连续斜向纹 路。最少由三根经纱和三根纬纱才能构成一个完 全组织。
经纬纱交错次数较平纹组织少,使经纬纱间的空 隙小,纱线可排列较紧密,织物厚实而硬挺,但 浮线较长,耐磨性、坚牢度不及相同密度的平纹 组织。
平纹组织 斜纹组织 缎纹组织
缎纹组织
缎纹组织:表面呈现经或纬浮长线,正面经纱浮 线较长,则称经面缎纹,也称直贡,反之,则为 纬面缎纹或横贡。
织物表面浮线较长,光泽较好,手感柔软,富有 光泽,但坚牢度较差,容易勾丝。
耐日光性、耐气候性好,在常见纤维中居首位。 吸湿性较差,染色较难,织物穿着有闷热感。 耐热性好,具有独特的热收缩性。 尺寸稳定性不好,耐磨性在合成纤维中最差。 不霉不蛀。
氨纶纤维polyurethane
具有高弹性、高伸长、高回复性的特点。 耐酸碱性、耐磨性较好。 耐热性较差。 吸湿性差,公定回潮率1%左右。
(1) 纺织纤维的形态结构
形态结构:用肉眼或借助光学显微镜可以直接观 察到的纤维横截面特征、纵向结构特征和形态尺 寸等。
例:棉纤维具有天然卷曲,纵向呈扁平卷曲的带 状,中部较粗,两端较细;横截面呈不规则腰圆 形,中间有空腔。羊毛纤维横截面近似圆形,纵 面呈鳞片状覆盖的圆柱体。
纤维 棉
苎麻 亚麻 羊毛 桑蚕
化学纤维:用天然的或合成的聚合物的原料,经过人 工加工制造的纤维,包括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
纺 织 纤 维 的 分 类 及 命 名
1.2 纺织纤维的性能指标
(1) 纺织纤维的形态结构 (2)纺织纤维的粗细程度 (3)纺织纤维的长度 (4)体积质量与表面性能 (5)吸湿性 (6)机械性能 (7)弹性 (8)热学性能 (9)静电 (10)耐日光性 (11)耐酸碱性
麻纤维flax
表面有竖纹横节,故麻织物风格粗犷。 强度在天然纤维中居首位,湿强高于干强。 吸湿、放湿、透气性都很好,公定回潮率12%~13%。其织
物染色性好,不易褪色。 耐热性和耐晒性较好,耐碱不耐酸,也可进行丝光处理。 手感粗糙、刚性大、弹性差、不耐磨、易产生皱褶、且不
易回复。 纤维抱合性差,不易捻合。
(7)弹性
弹性:外力作用于纤维或纱线,会产生相应的伸 长变形,外力去除,其变形会部分恢复的性能。
弹性回复率高的纤维或纱线制作的服装耐磨、美 观耐用。
Hale Waihona Puke 8)热学性能导热性:纤维及其制品在有温差的情况下,热量 总是从高温向低温传递。纺织材料的导热性越低, 保暖性越好;但服装润湿时,保暖性就下降。
3.3 织物的组织结构
机织物的组织结构表示方法
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经纱和纬纱 组织循环: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的排列规律每重复一
次所需的纱线数。 组织图 浮长:连续浮在另一系统纱线上的纱线长度。浮长越
长,织物结构越不紧密,但光泽越好,手感越柔软。
平纹组织 斜纹组织 缎纹组织
3.3 织物的组织结构
机织物的组织结构类型 简单组织:
原组织: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 变化组织:平纹变化组织、斜纹变化组织、缎纹变化组
织 联合组织:条格组织、绉组织、透孔组织、蜂巢组织、
网目组织、凸条组织
复杂组织:
重纬组织、重经组织、双层组织、起绒组织、毛巾组织、 纱罗组织
平纹组织
平纹组织:一个完全组织由两根经纱和两根纬纱 构成,经纱和纬纱一上一下相间交织而成。
锦纶纤维polyamide
强度高,具有优良的耐磨性。 吸湿性在合纤中较好,故舒适性和染色性比涤纶
织物好。 比重较小,质量较轻。 耐热、耐光性较差。久晒会泛黄,强度会下降。 弹性回复力差,保形性差,且织物穿久了容易起
毛球。
腈纶纤维polyacrylic
蓬松形好,保暖性好,优于羊毛,且质地轻便但 易起毛球。
吸收或放出气态水的能力。
吸湿性是影响服装舒适性的重要性能之一。 吸湿性指标:
回潮率:含水量占纤维干重的百分率。 含水率:含水量占纤维湿重的百分率。
例:天然纤维和粘纤吸湿好,散热快,主要用于 内衣和夏季服装面料。
(6)机械性能
机械性能:纤维及其制品在拉伸、弯曲、扭转、 摩擦、压缩等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