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内容简介
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内容简介
二OO七年十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上报的《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 -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这标志着中国核电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拥有比较完整核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
为推进核能的和平利用, 上世纪七十年代, 国务院做出了发展核电的决定, 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 中国核电从无到有, 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自1983年确定压水堆核电技术路线以来, 当前在压水堆核电站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能力, 为实现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核能已成为人类使用的重要能源之一, 核电是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核电不造成对大气的污染排放, 在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暖的形势下, 积极推进核电建设, 是中国能源建设的一项重要政策。
这对于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保障能源供应与安全, 保护环境, 实现电力工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提升中国综合经济实力、工业技术水平, 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发展方针, 实现核电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缩小与世界核电先进水平的差距,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制了《规划》。
《规划》是指导中国核电建设的重要文件, 对于实施核电自主化发展战略、合理安排核电建设项目、做好[ur[/u发和储备、建立和完善核电安全运行和技术
服务体系、配套落实核燃料循环和核能技术开发项目的保障条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共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结了国内外核电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二部分分析研究了中国发展核电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提出了中国发展核电的指导思想、方针和目标。
第四部分详细阐述了中国核电发展技术路线、自主化发展战略、厂址开发和保护、核电建设项目布局和进度安排、核燃料循环方案以及核电投资估算等。
最后一部分详细描述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和政策安排。
《规划》提出, 中国的核电发展指导思想和方针是: 统一技术路线, 注重安全性和经济性, 坚持以我为主, 中外合作, 经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实现核电站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和工程建设与运营管理的自主化, 形成批量建设中国自主品牌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的综合能力。
发展目标是: 到2020年, 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 并有1800万千瓦在建项目结转到2020年以后续建。
核电占全部电力装机容量的比重从现在的不到2%提高到4%, 核电年发电量达到2600~2800亿千瓦时。
《规划》要求, 到2020年, 在引进、消化和吸收新一代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工程设计和设备制造技术的基础上, 进行再创新, 实现自主化, 全面掌握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 培育国产化能力, 形成较大规模批量化建设中国品牌核电站的能力。
对于核电
厂址的选择和保护, 要根据核电厂址的要求、依照核电发展规划, 严格复核审定, 按照核电发展的要求陆续开展工作。
各地区各部门应合理安排核电项目和进度, 确保中国核电工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为了确保规划内容的顺利实施, 《规划》提出了如下保障措施和政策安排: 核电企业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要求,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推进体制改革
和机制创新; 将核电设备制造和关键技术纳入国家重大装备国产化规划, 形成设备的成套能力; 依法强化政府核电安全监督工作, 加强安全执法和监管; 加强核应急系统建设, 制定事故预防和处
理措施, 建立并保持对辐射危害的有效防御体系; 建立和完善核
电专业化运行与技术服务体系, 全面提高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大力加强各类人才的培养工作, 提高待遇, 做好人才储备; 对国家确定的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和国内承担核电设备制造任
务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及投资优惠政策。
当前, 《规划》的部分内容已经启动实施, 各地区各部门正
在按计划开展工作。
能够预见, 随着《规划》的实施, 中国核电
工业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核电的自主创新能力将得到提高, 核
电装备的自主化制造将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水平, 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OO七年十月
前言
核能已成为人类使用的重要能源, 核电是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核电不造成对大气的污染排放, 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地球温室效应、气候变化的形势下, 积极推进核电建设, 是中国能源建设的一项重要政策, 对于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保障能源供应与安全, 保护环境, 实现电力工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提升中国综合经济实力、工业技术水平和国际地位,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核电发展专题规划是电力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规划在总结国内核电建设和世界核电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分析研究了中国发展核电的意义和相关条件, 提出了核电发展的指导思想、方法和目标。
在核电自主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核电建设项目布局与进度安排、厂址资源开发与储备、核电安全运行与技术服务体系、配套核燃料循环及核能技术研发项目及落实规划所需要的保障政策与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各地区各部门应按照规划合理安排核电建设, 促进核电工业有序健康地发展。
一、核电发展的现状
(一)核电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第一座商业核电站投产以来, 核电发展已历经50年。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 10月发表的数据, 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共有442台, 其中: 压水堆占60%, 沸水堆占21%, 重水堆占9%, 石墨堆等其它堆型占10%。
这些核电机组已累计运行超过1万堆?年。
全世界核电总装机容量为3.69亿千瓦, 分布在31个国家和地区; 核电年发电量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7%。
核电发电量超过20%的国家和地区共16个, 其中包括美、法、德、日等发达国家。
各国核电装机容量的多少, 很大程度
上反映了各国经济、工业和科技的综合实力和水平。
核电与水电、火电一起构成世界能源的三大支柱, 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二)中国核电发展取得的成绩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比较完整核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
为推进核能的和平利用, 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务院做出了发展核电的决定, 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 中国核电从无到有, 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自1983年确定压水堆核电技术路线以来, 当前在压
水堆核电站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能力, 为实现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1、核电建设和运营取得良好业绩。
自1991年中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一期并网发电以来, 中
国有6座核电站共11台机组906.8万千瓦先后投入商业运行, 8
台机组790万千瓦在建(岭澳二期、秦山二期扩建、红沿河一期)。
截至当前, 中国核电站的安全、运行业绩良好, 运行水平不断提高, 运行特征主要参数好于世界均值; 核电机组放射性废物产生量逐年下降, 放射性气体和液体废物排放量远低于国家标准许可限值。
秦山一期核电站已安全运行 , 最近一个燃料循环周期还创造了连续安全运行400天的新记录。
大亚湾核电站近年的运行水平与核能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当, 运行业绩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投运和在建核电项目情况见表1。
2、中国已具备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基础条件。
经过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中国已具备了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基础条件。
在工程设计方面, 中国已经具备了30、 60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自主设计的能力; 部分掌握了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的设计能力。
在设备制造方面,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即具有了一定的研制能力。
当前, 能够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成套设备, 按价格计算国产化率超过80%; 基本具备成套生产60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机组的能力, 经过努力, 自主化份额可超过70%; 基本具备国内加工、制造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的大部分核岛设备和常规岛主设备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