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发展战略重点工作要点
2
南拓永济路,设置文化景观,修建绿色长廊、堤下公园和文化休闲娱乐购物一体式亲水公共场所,高标准建设公园、广场、剧院、网络信息等基础设施,10大城市公园和10大住宅新区初具规模。
1、打造城市景观带,对重点街路两侧及城区繁华地段中低档旧楼进行立面粉刷、亮化装饰;2、打造浑河南路景观带,高标准美化、净化和亮化东西一路、四路、七路、永宁街等景观街路;3、打造海新河生态休闲景观带,在水体两侧建设滨水休闲景观;4、打造东露天矿北沿生态恢复景观带,全力推进东环大道建设项目。
“七大发展战略”重点工作要点
项序
工作目标
工作思路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
主 要措 施
实施产业提升战略
,
实现现代服务业大提档
1
实施区域化产业集群建设,以中部带东西两端,切实发挥各自区域特色优势,充分挖掘和提升地域文化。
确立中心区主体地位,规范引领商贸业发展走向。以“3211”发展战略核心内容为指导,结合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不断加快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步伐,全面树立现代商贸中心区的新形象;继续推进市场资源整合,在巩固和拓展现有成长性好、拉动力强的专业市场的基础上,在榆林地区、永济路地区规划建设各类满足城市发展需要以及区域产业配套的综合市场,激发产业活力;以服务配套为重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大手笔发展壮大房地产开发和商贸物流、娱乐餐饮等优势传统服务业,使新抚商业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凸显,发展更加稳健。
刘培宏
外经局、服务业局、各街道
1、对行业龙头和前景看好的企业实施重点跟踪、服务和扶持,引导和帮助企业扩大产能、开拓市场、上市融资,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2、着眼于现有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共同发展,引进一批政策扶持性高、业态新、、站前地下广场、友谊嘉园、抚顺大酒店等地块的拆迁改造步伐,为项目正式落地提供保证。
崔晓丽、王淑贤
宣传部、机关工委、文体局、各街道
1、做好“高效团队,新抚群英”评比表彰活动,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2、开展“构筑书香新抚”、“市民读书月”活动,掀起全民读书热潮;3、从“新抚精神”中挖掘人文内涵,夯实人文基础,推动可持续发展;4、以“新抚讲坛”为载体,在各社区开设“百姓大讲堂”;5、扎实开展“社区艺术节”活动,丰富广大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郝传纲
城建局、园林处、环卫处、各街道
1、突出精品意识,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体系,不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条件,全面提升城区价值。2、以完善和丰富城市功能为重点,不断强化交通中心功能,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
3、以大连万达广场建设项目为契机,加快推进道路、管网、电力以及相关基础配套建设;4、围绕轻轨沿线、浑河景观带等进行区域合理规划,实现生产要素和产业的合理布局。
3
引进国际着名企业和一流品牌入驻,进一步强化商业中心区的功能定位和高档精品形象,产业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刘培宏
外经局、招商组
1、将扩大开放、引进外资作为工作核心,把招商重点锁定在港澳台、新加坡、日韩、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和境外资金的到位率;2、注重发挥我区商贸资源优势,在引进品牌商贸企业、经营大户上狠下功夫;3、加快推进浙商商贸城、世城财富广场、舜泰三悦城、东方新天地、天朗现代城等重点项目建设,尽快形成上规模、上档次的现代商业中心。
3
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层次、规模和能级,建成一批大体量单体购物中心、高档商住楼宇。
发改局、外经局、服务业局
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存量优势和极差地租优势,主动引导商业区内的商厦、商场、专营店更新理念,搞活经营;积极引进一批国际知名品牌连锁、专卖经营的现代大型商贸企业,推动商住一体的地产业发展。
刘培宏
发改局、外经局
根据地域广阔,交通便利等优势,坚持因地制宜,抓紧做好该地区的开发立项、规划蓝图等工作,带动、引导、发展商住区、商场、餐饮娱乐等相关产业;最大限度争取农用地转用指标,以点促面,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
2
按照“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原则,合理确定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和发展规模。
2
依托大产业、大基地、大项目,搭建融资平台,提供优质服务。
刘培宏、徐 隽
纪委、财政局、服务业局、公共行政服务中心
1、做好如何利用民间资金的研究工作,使民间资金合理地转化为资本,积极参与到我区经济建设中来;2、充分利用民间资本通过利用优惠利率贷款、投资参股、BT合作等方式引入更多的市场化机制对项目进行运作;3、加大全程“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的工作力度,不断营造“爱商、亲商、护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把握沈抚同城化机遇,深入实施“3211”工程,按照团地式整体招商的总体要求,大打主题概念招商牌,制定科学合理的招商方案,紧紧围绕站前中心区、琥珀泉周边、滨河路沿线、永济路地区和榆林生态区的开发改造,对有较强吸引力的一批项目进行精心策划、包装和推介;结合老城区改造,按照规划布局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的功能配套,尽快与有投资意向的开发商进行沟通和衔接,做到规划定位与招商引资同步实施。
2
致力培育出若干个龙头型项目、过亿级大企业大集团。
刘培宏
发改局、经信局、外经局、科技局、华山园区
切实采取民企增资和国有存量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民营经济自身机制灵活的优势,积极参与企业改革,盘活存量资产,实现民营企业低成本快速扩张;鼓励企业开发市场潜力大、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支持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协助企业做好政策研究、品牌申报等工作,不断提升品牌层次和水平。
刘培宏
发改局、外经局、服务业局
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和发展优势,坚持注重实效和多种方式并举,在盯紧南方产业向外扩张和转移的同时,盯紧中省直大企业和省内外先进城市,形成所有领域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的全覆盖;着力引进现代服务业的重点企业、新兴行业,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国内大企业入驻,促进城市发展理念、模式、功能、形象、机制等内涵的全面提升。
4
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30%。
刘培宏
发改局、外经局
把招商引资作为吸引资金和项目的重要渠道,精心策划,完善机制,力促新空间对接大项目,掀起新一轮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热潮。
“七大发展战略”重点工作要点
项 序
工 作目 标
工 作 思 路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
主 要措 施
实施开发开放战略
,
实现招商引资大提质
1
坚持从招商龙头加速产业升级,加快地面地下商贸设施扩容和高端品牌集聚。
项 序
工 作目 标
工 作 思 路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
主 要措 施
实施项目拉动战略
,
实现项目建设大提速
1
立足规模大、集聚度高、推进快,积极向上争取,打造更多规模经济与新兴产业发展新亮点。
继续做好包保项目、落地项目的服务和跟踪,做好未落地项目的包装和推介,努力形成开工建设一批、洽谈签约一批、包装储备一批的项目梯次推进,实现项目建设良性循环;不断完善项目生成机制,强化发改局、服务业局等部门在项目建设和经济运行中的工作职责,及时跟踪落实项目的开工、在建、完工进度,强力推动项目建设进程,进一步提升我区第三产业的档次和规模。
刘培宏
发改局、外经局、服务业局、各街道
着眼全面提升,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差异,明确不同地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模式,并尽快形成商业业态分析报告。1、瞄准商业和地产业,筑牢中心商贸区基点;2、以塑料加工为龙头,打造西部规模工业集成基地;3、瞄准榆林生态恢复,实施片区综合开发,主动承接城市扩张。
实施产业集聚战略
,
实现东部经济大提高
1
注重榆林地区内涵外延式发展,明确产业定位,选好特色主导产业,编制详细规划,做好规划衔接。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发挥区位优势,支持、带动、引导发展相关产业,特别是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等特色旅游业,规划建设专业市场集群,突出生态恢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共事业,打造青山碧水的新型农村生态经济区,努力开创一条以环境改善促进商住开发、以商住开发带动市场建设、以市场建设吸引人流涌入的发展道路,最终达到榆林农村城市化、改善城区形象的目标。
4
力争域外招商引资额年增长30%。
刘培宏
外经局
紧紧抓住旧城区改造、危旧房拆迁、企业转制、城际铁路通车、浑河通航等有利契机,实行专业招商、专题招商、对口招商,重点把握好时间进度,确保已签约项目早落地、早实施、早完工、早见效。
“七大发展战略”重点工作要点
项 序
工 作目 标
工 作 思 路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
主 要措 施
“七大发展战略”重点工作要点
项 序
工 作目 标
工 作 思 路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
主 要措 施
实施文教优先战略
,
实现文化教育大提位
1
培育体现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休闲文化和各具特色的校园、企业、社区和机关文化,提升城区文化内涵,塑造特色文化品牌,增强文化产业活力。
以“创建学习型城区,构筑书香新抚”为主题,不断深化“1020”工程内涵,不断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文化和业务建设;扎实推进“四德”教育和“六进社区”活动,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4
培育一批总部企业、特色专业市场和精品商业街区,使新抚的核心商业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发改局、经信局、外经局、各街道
改造盘活企业,腾出净地,孕育大规模商贸群体集聚效应,建成汇聚家具、小商品批发零售、服装、建材、汽车4S店等各类专业市场的商品消费购物中心;大力发展购物中心、星级酒店、餐饮休闲、文化娱乐、商品经营等现代流通体系及区域性中心市场。
5
地区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力争年增长15%和30%以上,突破155亿元和亿元。
发改局、财政局、国税分局、地税分局
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时机,把握好政策扶持的方向和重点,力争在政策和资金争取上有所突破;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的有效监控,实行严格的征收管理,保证税收应缴尽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