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笔记第一章名词解释1、二希传统: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西方文化的两大渊源。
2、荷马时代(英雄时代):荷马史诗广泛地反映出希腊社会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方面的情况以及当时希腊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这一时期被称为希腊历史上的“荷马时代”。
主要文学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知识点1、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录》理念论:a在文艺和现实的关系上,认为只有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b强调文艺的社会功用,认为文艺必须对社会有益,必须服务于政治c文艺才能的来源是灵感说(迷狂说)2、亚里士多德《诗学》是欧洲第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文艺理论著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文艺观点(阿里斯托芬和柏拉图的文艺观还是不成体系的)。
《修辞学》文艺理论著作《诗学》a否定柏拉图艺术是影子的影子的说法,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摹仿,客观世界是真的,摹仿的艺术也是真实的b卡塔西斯说:悲剧引发观众的怜悯、恐惧,促进感情的进化,陶冶人的情感。
这是从审美和心理学的意义上对悲剧的研究。
c在《诗学》中第一次给悲剧下了比较完整的科学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重要作家及作品简答题一、希腊神话的特点、影响、地位1、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
2、浓郁的人本主义色彩、追求光明,酷爱现实生活,以人为本,肯定人的力量。
3、地位和影响无可比拟,思想性和艺术性相当高。
希腊神话是世界神话中保存最完整,也是内容最丰富的神话。
知识点十二主神宙斯(众神之王)丽达与天鹅达那厄、伊俄赫拉神后婚姻生育兼天空之神朱诺波塞冬涅普顿宙斯之弟,海神得墨忒耳宙斯之姐,农神赫斯提亚、维斯塔宙斯的姐妹家神阿波罗宙斯之子太阳神阿耳忒弥斯狄安娜宙斯之女月亮女神雅典娜智慧女神阿瑞斯宙斯与赫拉之子战神马尔斯阿佛洛狄忒爱与美之神维纳斯赫准斯托斯宙斯之子匠神、火神武尔坎赫尔墨斯与帕里斯宙斯之子神使、尚旅之神麦鸠利简答题1、《荷马史诗》的社会价值a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最杰出的英雄史诗,它歌颂了古代英雄的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肯定了现实生活和人的力量b荷马史诗是研究古希腊社会的重要文献2、《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a剪裁得当,布局巧妙,结构完整b人物形象个性鲜明c语言质朴、自然,善用比喻,“荷马式比喻”3、“荷马式比喻”:荷马史诗中的诗句流畅、自然、优美、比喻生动形象,常借用自然界的动植物比喻人,被后人赞誉为“荷马式的比喻”。
名词解释1、三部曲:三联剧又称三部曲,指情节连贯、内容相关的三部悲剧。
后来,三部曲泛指内容各自独立而又互相联系的文学作品。
简答题一、三大悲剧家的戏剧艺术及其命运观二、《俄狄浦斯王》1、俄狄浦斯形象和剧作的主题:a受命运惩罚和控制的受难者b苦难命运的首先反抗者和集中承受者c理解命运的智者2、形象分析a俄狄浦斯正直、诚实,为了躲避杀父娶母的厄运而四处奔走,力图自己来掌握命运,说明他具有独立意志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他为遵循高尚的道德原则,敢于反抗神谕。
b在追查杀害老王的凶手一事中,他表现出大公无私、对国家对臣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尽管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落入命运的罗网,却仍然一查到底,绝不逃避罪责。
c俄狄浦斯的独立意志和高尚品质是应该肯定的,然而命运却注定这样一个优秀人物成为罪人,那么命运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就值得怀疑,这样的思想在古代是相当可贵的。
3、艺术价值a《俄狄浦斯王》是一部高超的希腊悲剧的典范作品,具有深邃的情感力量和崇高的思想内容、丰富的想象力和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结构复杂、紧凑、完美,情节富于戏剧性b运用动机与效果相反的手法,每一种想帮助俄狄浦斯解脱的努力都为他的有罪提供了证据。
“突转”(剧情意外的转变)和“发现”(剧中人或一方被他方或相互发现)在剧中起的作用受到亚里士多德的称赞c全剧采取倒叙的手法,克服了直叙法平淡、无悬念、不紧凑的缺点三、阿里斯托芬的喜剧艺术a想象力丰富,戏剧情节是虚伪的,往往流于荒诞,但主题很现实。
喜欢采用夸张手法,但反映了生活的本质b有时采用象征手法,把一些抽象概念拟人化c富于机智,善于使用诙谐字,并戏拟悲剧中的诗句,产生喜剧效果d运用民间的朴素生动的语言,配合着城市里的文雅语,台词灵活生动四、维吉尔的作品《牧歌》《农事诗》《埃涅阿斯纪》古罗马时代最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大多模仿自古希腊的文学作品,却能推陈出新,反映罗马的现实《埃涅阿斯纪》维吉尔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全部罗马文学最重要的作品,追述罗马帝国的光荣历史埃涅阿斯纪集合了荷马史诗主人公(奥德修斯、阿喀琉斯、赫克托尔)的经历于一身,具有理想的道德意识,是理想统治者的表现。
《埃涅阿斯纪》并不是河马史诗的摹本,而是在罗马文学全盛时期由罗马的文学巨匠写成的第一部罗马史诗,是欧洲文人史诗的开端。
《埃涅阿斯纪》是典型的作家个人作品:前者风格宏伟、崇高、活泼明快,后者风格清丽、朦胧、严肃哀婉。
前者语言朴素大方,简约有力,后者文采华丽,工于雕琢。
五、《圣经》包括《旧约》和《新约》两部分。
前者采用希伯来文字写成,是犹太教的经典,大约成形于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
《新约》用希腊文写成,是基督教的经典,大约形成于公元3世纪。
全书包括福音书、使徒列传、书信和启示录等四部分,主要记述的是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救世言行及其门徒的事迹。
基督教诞生以后,为了宣传它的教义,把二者合并为《新旧约全书》,作为基督教的经书。
对欧洲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第二章知识点1、中世纪的思想特征和文学艺术特征a基督教思想制约着中世纪文化b在各种文化的交融中,中世纪文学突出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c中世纪作为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形态,出现了特定阶层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2、中世纪的文学样式:教会文学(僧侣文学)、史诗与谣曲、骑士文学和城市市民文学3、骑士文学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骑士文学的世俗化和典雅化骑士抒情诗的中心是法国南部普罗旺斯骑士传奇有三个系列,即古代系列、不列颠系列和拜占庭系列,其中以不列颠系列成就最高。
骑士文学最重要的主题就是爱情骑士文学的艺术贡献:骑士传奇以虚构为主,对人物形象和生活细节都有细致的描写,实际上为近代长篇小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而骑士抒情诗则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抒情诗歌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4、城市文学的特点a城市文学是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取材于日常的现实生活,内容主要是对僧侣和封建主进行讽刺和揭露,因此最富有现实性,语言也极生动,深受群众欢迎b在文学样式上,多用韵文故事和讽刺叙事诗等新式体裁5、英雄史诗前期史诗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贝欧沃尔夫》被视为英国文学史的开篇之作,盎格鲁萨克逊冰岛《埃达》神话诗《萨迦》芬兰人的《卡列瓦拉》(《英雄国》)后期史诗《罗兰之歌》法国西班牙民族的《熙德之歌》德意志民族的《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民族的《伊戈尔远征记》6、中世纪的文艺与美学思想a接受了柏拉图否定文艺的基本观点b透过物质现象窥见美的本质,形成了以重视象征、寓意为基本特征的中世纪美学思想c三种文化的合流,即:希腊崇尚美的传统和以道德高架于艺术之上的批评标准;希伯来崇尚精神生活的传统;基督教文化原罪理论7、《神曲》思想的进步性、艺术成就a是一部灵魂的旅行史。
人类必须经过迷惘和错误的考验,才能达到真理和至善至美的境界。
全部意义在于使人改过从善,出于烦恼,而登于极乐b它也是作者从政治上道德上探讨意大利民族统一的寓言性总结c从当代意识看,它的艺术境界表现出对整个人类命运的深沉忧虑名词解释1、《新生》是但丁作为温柔的新体诗人的主要创作成果,也是他抒写对贝娅特丽丝爱情的作品,体现了温柔的新体诗的最高成就,开文艺复兴抒情诗的先河,也是西欧文学史上第一部剖露心迹,公开隐秘情感的自传性诗作。
“新生“这个名词暗示了但丁随着对爱情的思考,女性形象慢慢由普通人物转化为神圣世界中的圣女。
2、“温柔的新体诗派”又名“清新体诗派“,创始人是意大利诗人奎尼译利,该诗派继承了普罗旺斯诗人的传统,主题是爱情,把爱情看作是一种高尚的感情,最早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恋爱观,把女性给予高度理想化,表现出对女性的崇敬之情,实际上表达了反封建反宗教禁欲主义思想。
第三章1、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a用人性反对神权b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c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反对等级制度,要求平等d维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2、人文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a这一时期的文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色彩b这一时期的文学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更加自觉更加成熟c这一时期是欧洲主要国家的民族文学诞生的时期名词解释1、人文主义这一名称是从“人文科学“一词发展而来的。
中世纪中期以后,城市兴起,出现了一些市民举办的世俗学校。
这些学校开设了一些与神学、经院哲学相对抗的学科,以人与自然为研究对象,即所谓“人文科学”,当时那些研究古代文化遗产和世俗学科,而且具有新思想的学者,被后人称为人文主义者。
直到19世纪,西方史学家们才把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称之为人文主义,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和禁欲主义为基本内容的世界观。
2、文艺复兴14至17世纪初,首先在意大利发生,并很快波及全欧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在哲学、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广泛开展,它是人类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对欧洲和世界文学艺术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文艺复兴呼唤的是古希腊罗马的自由学术、生活精神,核心是人文精神。
3、流浪汉小说16世纪中叶,西班牙产生的一种新型小说。
它大多描写城市下层人物的生活,并从下层人物的角度观察、讽刺一些社会现象。
主人公多为失业者(流浪汉),最著名的作品是《小癞子》4、悲喜混杂局维加的剧本都是三幕剧,场次很多,场景经常变换,剧情进展很快,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交织在一起。
维加善于安排富于戏剧性的场面,情节引人入胜,结局往往出人意外,人物众多,描写真实生动。
知识点1、《十日谈》的艺术风格:幽默讽刺、描述轻快明朗、生动活泼,与时代精神相一致。
地位: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发展了中古短篇故事,开创了欧洲近代短篇小说的先河。
名词解释1、十四行诗十四行诗是欧洲的一种抒情诗体,音译为“商籁体”,它本是中世纪民间流行并用于歌唱的一种短小诗歌,文艺复兴之后,这种诗体被广泛运用,是西方最经典的格律诗。
行数固定,韵律也有一定的要求,是西方格律诗的奠基之作,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为欧洲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知识点文学三巨匠:薄伽丘、彼特拉克、但丁阿里奥斯托《疯狂的罗兰》为欧洲叙事诗的发展开拓了道路塔索的叙事长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简答题1、堂吉诃德形象分析a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具有矛盾性和复杂性的人物形象之一,他身上既有明显的喜剧性特征,又有鲜明的悲剧性色彩b生活在资本主义已经萌芽时期的堂吉诃德却要在现实生活中恢复封建社会和骑士精神,故而使他成了一个夸张的、滑稽的喜剧性的角色c他立志铲除人间罪恶,为了美好的社会理想粉身碎骨在所不辞,但他的理想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无法实现,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又使他具有了悲剧性的色彩d他性格中的矛盾是处于新旧交替时代西班牙社会矛盾的反映桑丘形象桑丘、潘沙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一个淳朴劳动农民的典型,一方面,他具有劳动人民机智、善良的品质和乐观主义精神,在当“海岛总督”期间表现出惊人的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