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的基本原则.x
经济法&民商法
经济发展阶段 主导意识形态 实质公平 机会公平
一、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内涵
• 法律原则:是指作为众多法律规制之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的原理和 准则。
•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亦在经济法的法律创制和法律实
施中所应遵循的基本法律原则,是经济法的灵魂和建构经 济法体系的依据,是经济法宗旨的具体体现,是经济法的 规范和法律文件所应贯彻的指导性准则。
• 2、公平竞争原则 :平等竞争 、自由竞争和 正当竞争
• 3、责权利相统一原则也是经济法的核心原则 之一。所谓责权利相统一原则,是指在经济 法律关系中各管理主体和公有制主导之经济 活动主体所附的权利(力)、利益、义务和 职责必须相一致,不应当有脱节、错位、不 平衡等现象存在。责权利相统一原则,在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或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市场经
<三原则说(二)>
• 代表人物:王保树 • 代表观点:公平公正原则、违法行为法定原则、经济管理权
限和程序原则 。 “公平和公正原则”,经济法上的公平和公正,是指经济法确
保进入市场的经营主体“商人”经济机会均等和经济平等。 “违法行为法定原则”即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有法律名师。 “经济管理权限和程序法定的原则”即经济管理权限的程序必
代表人物:王保树
• “四原则说”
代表人物:李曙光
•
代表人物:刘瑞复
• “六原则说”
代表人物:刘亨隆
• “七原则说、八原则说” 代表人物:李昌麒
Hale Waihona Puke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特点<<
• 其一,应具有高度概括性; 作为法的“灵魂”,法律的基本原则是对整个法 律制度的基本问题所作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因此,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具有 共性的一般原则。
• 其二,应具有直接统率性; 由于社会关系广泛多样、复杂多变,调整社会关 系的法律规范不仅十分庞杂而且联结不紧凑。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众多经济 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基本准绳,是众多的具体经济法律规范的统率。它使经 济法制统一、协调和相对稳定,使所有的经济法律、法规和规章构成了一个 有机统一的体系。
• 其三,应具有普遍指导性; 由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覆盖了经济法律规范的全 部,贯穿了整个经济法律活动的始终,是具有共性的一般原则,因而,它能 为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提供方向和依据,具有指导性。
<三原则说(一)>
• 代表人物:史际春、邓峰 • 代表观点:平衡协调原则、维护公平原则以及责、权、利
相统一原则 • 1、平衡协调原则,即经济法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协调
各利益主体的行为,平衡其相互利益关系,以引导、促进 或强制个体目标和行为运行在社会整体发展目标和运行秩 序的轨道之上,从而达到经济总量的平衡、经济结构的优 化和经济秩序的和谐;同时,通过对利益主体作超越形式 平等的权义分配,以达实质上的利益平衡和社会公正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引子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内涵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若干学说 结论
经济法原则从哪里来?
引子:经济法的跨学科背景
经济法上的西方经济学
5
经济法上的政治经济学
经济法上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民族主义 社群主义 现代自由主义 保守主义 新保守主义 古典自由主义
中西方的经济法发展对比
中西方的经济法发展对比
(书上观点)
➢ 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原则
<六原则说>
• 代表人物:刘亨隆 • 代表观点: ➢ 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原则
; ➢ 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 实行责权利相结合和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原则; ➢ 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 ➢ 经济民主与经济法制相结合的原则; ➢ 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原则。
二、确立经济法基本原则的依据
社会关系的特性
特定的社会关系 市场经济关系 市场监管关系 宏观调控关系
基本内容
宏观调控法 市场监管法 其他经济法律 制度
具体制度
·小 结
三、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若干学说
• “一原则说”
代表人物: 漆多俊
• “二原则说”
代表人物:邱本
• “三原则说”
代表人物:史际春 邓峰
•
<七原则说>
• 代表人物:李昌麒 • 代表观点: ➢ 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 国家适度干预原则 ➢ 社会本位原则 ➢ 经济民主原则 ➢ 经济公平原则 ➢ 经济效益原则 ➢ 可持续发展原则
<八原则说>
• 李昌麒教授首先提出经济法基本原则的“七原则 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他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学 说,将“七原则说”发展成了“八原则说”
<一原则说>
• 代表人物:漆多俊先生 • 代表观点:维护社会总体效益,兼顾各方经济利益
维护社会总体效益:经济效率亦为效益,经济法原 则应当着重于维护社会经济总体效益;
兼顾各方经济利益:这意味着要在注重维护社会经 济总体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各方效益;
<二原则说>
• 代表人物:邱本 • 代表观点:一是计划原则;二是反垄断原则 。但
• 加入了“经济安全原则”
四、民商法与经济法在原则上的联系和区别
是在后期他的观点有了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原则 与宏观调控原则 。
>>>市场竞争原则
• 市场竞争原则的内涵是市场竞争应是市场的竞争、自由的 竞争、公平的竞争与有序的竞争。竞争是产生于市场之中, 因此只有在市场之下才会有竞争。其次是自由的竞争,市 场经济是人自由经济的体现,不能够违背这一规律。第三 公平竞争。这一点包含了反垄断原则。市场竞争从来遵循 的都不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追求的是双赢的局面,因 此市场竞争应该是一种文明竞争、人道竞争、正义竞争。
>>>宏观调控原则
• 宏观调控原则是计划原则的进一步发展。 • 1、宏观调控是对市场的宏观调控。 • 2、宏观调经是宏观领域的调控。宏观调控是调控市场失
灵的领域。宏观调控调控的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 • 3、宏观调控是有限调控。 • 4、宏观调控,调控的是民生而不是其他的问题。 • 5、最后宏观调控主要是法律调控。
须由法律明文规定 。
<四原则说(一)> <四原则说(二)>
• 代表人物:刘瑞复
• 代表人物:李曙光
• 代表观点:
• 代表观点:
➢ 实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原则 ➢ 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
➢ 平衡协调原则;
➢ 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原则 ➢ 维护公平竞争原则;
;
➢ 责权利相统一原则
➢ 权责利统一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