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膳食营养补充剂保健品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

2016年膳食营养补充剂保健品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4月目录一、膳食营养补充剂概述 51、膳食营养补充剂,属于保健食品52、膳食营养补充剂为保健食品发展主要方向6二、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61、美国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发展轨迹62、冉冉升起的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7(1)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大起大落中成长7(2)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逐渐起步83、多方发力推动行业强劲增长9(1)核心力量:需求拉动9①成熟市场:行业发展基本不受宏观经济影响11(2)政策推动带来爆发式增长:上市前审批环境逐渐放宽,上市后监管趋严12①上市后产品质量和安全是引发行业波动的主要原因12②我国政策环境逐渐规范,利于行业发展13(3)内在需求:人口老龄化,发病率提升14(4)保健意识的提升助推行业发展154、中美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销售渠道差异15三、他山之石:美国膳食营养补充剂企业发展经验171、GNC:零售专卖店渠道的龙头,呈阶梯形增长17(1)1950s-1970s:起步阶段,高速发展18(2)1980-1985:竞争加剧,收入下滑18(3)1985-1998:走回正轨后的侵略性扩张19(4)1999-2005年:成熟期后同店增速下滑21(5)2005年以后重新起步222、NBTY:较强的并购及资源整合能力25(1)收入快速增长,利润率较为稳定26(2)非专卖店的批发零售业务增长最快26(3)NBTY上市20年市值增长524倍,收入占行业规模比重从2%提升到10% 26(4)壮大收入规模和市值的主要力量来自并购26四、汤臣倍健:国内膳食营养补充剂龙头企业271、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的管理层272、取自全球的原料,储备丰富的批文273、产品竞争力27(1)全球化采购策略保证原料质量28(2)储备丰富的“蓝帽子”批文为销售保驾护航294、健康阳光的广告营销,提升品牌知名度295、优质渠道资源,渠道黏性逐渐增强296、收入高速增长,费用率稳定307、优质的并购平台308、未来市场空间及盈利预测30(1)短期看,未来两年汤臣倍健有望实现高速增长30 (2)从长期看,对比国外龙头占行业的比重,未来汤臣倍健仍有较大空间30五、主要风险311、产品质量、原材料采购和食品安全风险312、政策风险313、行业竞争加剧风险314、内生性增长放缓风险31一、膳食营养补充剂概述1、膳食营养补充剂,属于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是介于食品和药品之间的一种特殊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但能调节人体的某种功能。

膳食营养补充剂属于保健食品,按照保健协会的定义,是以维生素、矿物质及及动植物提取物为主要原料,通过口服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和生物活性物质,达到提高机体健康水平和降低疾病风险的目的,一般以片剂或胶囊剂等浓缩形态存在。

与传统的保健品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不同,膳食营养补充剂以营养学和预防医学为理论基础。

2、膳食营养补充剂为保健食品发展主要方向纵观全球保健食品行业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代保健食品包括各类强化食品,这类产品未经任何实验检验,是根据各类营养素或强化的营养素的功能推断该食品的营养功能;第二代必须经过动物和人体实验,证明具有某项生理机能;第三代除了要用动物和人体实验来证明某项功能,还需要知道具有该功效的有效成分的结构及含量。

欧美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已经进入以膳食营养补充剂为代表的第三代保健食品消费阶段,而我国进入第三代保健食品以纽崔莱1998年进入中国为标志,仍处于起步阶段,为保健食品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通过分析美国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发展轨迹,我们发现中国目前正处于行业的起步阶段,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1、美国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发展轨迹美国膳食营养补充剂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左右,彼时主要为酵母乳、蜂蜜等健康食品,膳食营养补充剂被严格监管,只限于维他命、矿物质和蛋白质。

20世纪中期,更多维生素被陆续发现,其功能被逐渐挖掘,而此时民众的营养保健意识也有了较大提升,70年代早期,率先意识到维生素价值的健康食品商店开始添加维生素等补充剂才真正推动了膳食营养补充剂发展。

70年代末,营养品公司拔地而起,VSI、NBTY、康宝莱等全球著名营养品公司均成立于这个时期,到80年代膳食营养品公司已经超过800家。

从美国历年市场规模增速看,从1970年开始,大致经历了高速起步、快速增长、爆发式增长、平稳增长四个时期:1970-1990年,随着第一代婴儿潮成年,营养保健意识有了较大提升,经济水平快速发展促进了保健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

按照1970年市场规模17亿美元计算,1970-1990年20年间复合增速达到16%左右,而同时期GDP复合增速仅为9%,1990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3亿美元,为1970年的19倍;1990-1995年,美国人均GDP达到23万美元,膳食营养补充剂仍快速发展,5年复合增速达到12%,在此期间,美国GDP复合增速为50%左右。

1994年,美国颁布了《膳食补充剂健康与教育法案》,在膳食营养补充剂目录中添加了更多物质,并将其纳入食品,只需向FDA备案即可上市,促进了行业的爆发式增长,1996-2001年复合增速高达25%。

21世纪后行业成熟,进入平稳发展时期。

2000-2012年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复合增速为6%,但仍高于GDP4%的复合增速。

2、冉冉升起的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1)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大起大落中成长从产业市值看,保健品行业可谓大起大落。

1979年以前,我国保健食品主要以传统补药为主,80年代开始出现蜂皇浆、维生素及营养口服液等第二代保健食品,1984年市场规模达到16亿元,此后进入第一次发展阶段,主要产品为营养口服液,行业成长主要靠广告宣传及市场营销,以单一功能居多,且大部分营养口服液没有临床依据,一旦出现负面事件对产品往往是致命性打击。

较多厂家在两三年后逐渐消亡,三株口服液被报道喝死人的事件成为压垮营养口服液的最后稻草,此后太太及静心口服液尽管仍存在于市场,但其销售额逐渐萎缩。

1998年安利纽崔莱进入中国,行业再次发展,开启了膳食营养补充剂时代。

(2)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逐渐起步1998年安利纽崔莱进入中国,开启了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时代,初期民众对膳食营养补充剂接受程度不高,直销渠道以其最快深入民众的特点获得较大发展,代表公司如安利、完美、无限极等。

我们预计2013年行业规模为150亿美元左右,保守预计未来增速为20%左右。

3、多方发力推动行业强劲增长保健食品属于可选消费品,从美国行业发展的历程看,促进行业增长的核心因素是需求快速提升,尽管在此期间由于行业规范缺失导致对产品信任度下降,监管趋严造成很多企业退出市场,但强劲的需求令保健品行业在短期内迅速调整后崛起。

(1)核心力量:需求拉动生活水平提高,解决温饱后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消费趋势转向具有合理的营养和保健功能的健康食品。

1970年,美国人均GDP水平达到4998美元,1973年达到6462美元,201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6086美元,相当于美国上世纪70年代早期水平,从经济水平上看正处于行业发展的起步阶段。

而分城市看,我国目前超过10000美元城市为6个(对应美国上世纪80年代人均GDP水平),对应人口22亿,超过8000美元的城市10个,对应人口为5亿,而美国80年代年人口仅为2亿左右,因此,从对应消费人群容量看,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从人均消费水平看,2012年美国膳食营养补充剂人均消费为101美元,而我国仅为9美元左右,所以无论从人均GDP水平以及人均消费膳食营养补充剂看,未来30年将是我国高速发展时期。

①成熟市场:行业发展基本不受宏观经济影响美国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已经处于稳定增长的成熟期,从膳食营养补充剂占GDP比重及行业整体增速看,即使在2008年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行业规模占GDP的比重仍在提升,行业本身增速也达到64%。

经济危机下,民众对医保的购买力下降,对防未病的健康需求增加,迫使民众选择比医疗费用低得多的保健食品,促使保健食品行业进一步发展。

由此可见,保健食品是一个独立于宏观经济的行业。

(2)政策推动带来爆发式增长:上市前审批环境逐渐放宽,上市后监管趋严从行业长期发展看,美国政府监管重心逐渐转为上市后产品质量和生产的监管。

1994年以前,美国膳食营养上市前均需要严格审批,补充剂的成分也受到严格限制,1994年以后审批制转为备案制,但FDA对原料审批、实验数据、生产GMP审查、产品质量和安全等方面更为严格。

①上市后产品质量和安全是引发行业波动的主要原因近十年,美国膳食营养补充剂市场规模基本稳定在5-7%左右,期间有两年增速下滑,2000- 2003年,美国膳食营养补充剂年复合增速在47%左右,2004年,由于FDA发文禁止麻黄属用于减肥产品,导致减肥产品市场下滑,行业同比增长仅为3%。

2009年,减肥产品燃脂丸导致肾功能衰竭而死亡,FDA发布紧急通告,随后召回,减肥产品增速急剧下降。

2010年,FDA发文警告劣质药物产品可能用于膳食补充剂,导致公众对草本提取物是否掺假产生怀疑导致草本提取物销售下滑。

由此看出,目前美国政府对膳食营养补充剂的监管及公众对产品质量信任感下降是引起行业波动的主要原因,产品安全转为影响保健食品行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②我国政策环境逐渐规范,利于行业发展20世纪80-90年代,保健品市场迅速发展,但鱼龙混杂,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信任危机和法规的不健全令企业生产经营极不规范导致保健食品市场大幅滑坡,1995年,《食品卫生法》首次确定了保健食品的法律地位,政策环境逐渐明朗,1996年,“卫食健字”开始使用,确认了保健食品产业的合法地位,2004年,结束了市场上保健药品和保健食品共存的局面,区分了保健食品和药品、普通食品,在注册审批、原料、功能等进行严格限制,行业政策逐渐明朗,是保健食品行业发展的基础。

从我国目前密集出台的保健品法规看,国家对保健食品监管的核心为产品的安全和功能。

与美国相比,我国目前仍处于行业起步阶段,保健品审批仍为审批制,从2012及2013年的征求意见稿看,随着保健食品未来不纳入食品许可范围,未来保健食品的批文将成为主要的行政壁垒,而委托生产管理规定一个批号只能对应一个产品,有一批产品将会因为没有批文而不能上市。

未来政策环境将进一步规范,有利于行业成长。

(3)内在需求:人口老龄化,发病率提升面对老龄化加剧,发病率的提升,慢性病增加,亚健康人群增多,民众对保健需求在逐渐提升;而随着医疗改革进一步深化,医疗保健需求迅速增加,庞大的医疗支出成为大多数国家沉重的负担,为节省医疗开支,政府对医疗健康的政策逐渐由治疗转向预防,倡导“治未病”为保健食品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