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电大新闻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西安电大新闻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整合新闻资源强化新闻宣传工作西安广播电视大学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新闻宣传工作在中央电大领导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指导下,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以创新工作为核心,不断整合宣传资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此与兄弟电大的领导和同志们进行交流。

不足之处,恳望斧正。

一、以往新闻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西安电大现有《西安电大报》、《电大情况》、西安电大校园网校园新闻栏目三类新闻媒体,在新闻部分有重合的地方。

以往,各个媒体分属不同的部门,《西安电大报》归科研处编辑部,《电大情况》归校办,校园网校园新闻栏目归现教处,大家各自为战,互不通气。

有时还有抵触情绪,比如各自规定,不许一稿两投。

其实,基层不管那么多,往往是随意改几个字就投来了,弄得比较乱。

二、整合人力资源,设立西安电大新闻宣传办公室事实让同志们认识到,新闻工作离不开坚强的组织保障。

2009年,西安电大进行了第四轮内部管理机构改革,为了强化学校新闻宣传工作,学校在机构改革中设置了新闻宣传办公室,同时整合学校相关的新闻宣传人力资源,将校报编辑部与新闻宣传办公室合二为一。

目前,学校形成了“一体化宣传”的格局,学校新闻宣传办主管学校所有的对外宣传工作,包括《西安电大报》的编辑出版工作、《电大情况》编辑出版工作、校园网新闻栏目的信息发布工作、其他网络平台新闻栏目的信息发布工作、对外新闻媒体的发布与交流工作等等。

这样做的好处是,消除了原先新闻消息或重叠发布或互相推诿的现象,使学校的新闻宣传部门高度统一,高效运行。

学校还在每年的工作计划中,将新闻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和考核内容列入其中,对各处室、各分校规定了硬性任务。

三、发挥出各媒体新闻宣传的特点原则是,平行推进,各有侧重;大造声势,提高声誉。

其含义是,西安电大现有的电大报、电大情况、网络新闻三类新闻媒体要各有侧重:(一)纸质媒体宣传手段侧重于新闻的深度报道和经验交流,可以对电大教学的某一个层面进行深度挖掘。

电大报要体现“博”字,消息、言论、论文、调研、散文、诗歌、摄影等等一应俱全,全方位展示西安电大风貌。

(二)电大情况是内部交流的刊物,有些不便说或争议性的问题可以在这里报道。

要体现“深”字,对工作的深层次原因、不足等进行分析和总结。

如2010-9出版的217期《浅议电大在线首页的常规管理:支持与服务的视角》的文章,针对学校的网站建设提出批评意见。

(三)网络平台宣传手段侧重于新闻的实效性,在版面上可以凸现迅速快捷、信息量大、图文并茂等特点。

网络新闻要体现“快”字,让新闻“新”起来,使读者在第一时间了解西安电大发生的重大事件。

一般是当天事件当天报道,最晚不超过3天。

对“超期”新闻,要换角度。

比如,2009年底中央电大网上教学检查,2010年3月有关人员写成新闻稿给我们,这就没法登。

我们主动与作者联系改成深度报道的稿件。

三者齐头并进,并与其他新闻媒体保持良好的沟通,进而营造出宏大的声势,让酒香飘出巷外,让西安电大扬名天下。

四、努力做好三个“结合”,提升学校新闻工作水平三个“结合”的主要内容为:(一)校部新闻宣传专业人员提供信息与各处室、基层办学单位新闻相关人员提供信息相结合。

学校的各种信息主要来源于新闻专业人员采访还是来自基层相关人员的提供,这一问题长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新闻专业人员人手少,对信息的收集率不高;基层相关人员分布较广,信息收集率高,但往往是素材的简单堆砌,二次加工比较困难。

因此,我们的做法是将二者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新闻专业人员主要是在新闻价值的取舍,语言的修改等方面把关,而基层新闻宣传人员主要是信息的广为收集。

(二)纸质媒体宣传手段与网络平台宣传手段相结合。

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上网已经成为许多学生生活内容之一。

因此,在网络上发布信息,交流办学经验,就成为电大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电大应当全力去抢占这块高地。

西安电大的做法是,由现教办负责网络平台的开发与维护,由新闻宣传办统一负责学校网络信息发布工作。

为保证消息的真实性和严肃性,所有信息必须经过新闻宣传办的“过滤”之后才能发布。

(三)新闻报道的迅捷性与新闻报道的深度性相结合。

在新闻宣传上,我们的思路是:一定要让新闻“新”起来,“深”起来。

通过三个“结合”,努力提高宣传效果,提升西安电大的知名度,让社会更多的人了解电大,认可电大,支持电大。

五、凸现理念,选取好角度,扩大影响西安电大的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全面贯彻党有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基本方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西安电大正处在发展阶段,为此,我们加强对新闻热点的挖掘和整合。

选取有特点有代表性的新闻进行精加工。

在形式上予以创新。

选取不同角度、不同体裁、不同手法进行新闻素材再提炼,再加工,提高上稿率。

应该根据媒体需要的角度投稿。

我们曾撰写两篇新闻稿给一家社会媒体,一篇是关于学校答辩工作创新的内容;一篇是学校与某公司合作办学的内容。

从我们的角度观察,前一篇分量重,这是全校的大事,又有亮点;后一篇分量稍轻,只是一件拓展办学渠道的内容。

结果是前一篇没有被采用,后一篇被刊登。

分析原因,显然媒体认为前一篇仅是学校内部的工作,后一篇涉及到办学的方向性问题,有普遍意义。

六、主动与其他新闻媒体沟通合作,加强对外宣传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是西安电大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

只有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合作,才能用足用好社会新闻资源,提升西安电大的知名度。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加强沟通合作。

学校加强与当地主流媒体的沟通合作,积极争取资源、抢占阵地,为我们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目前,西安电大与陕西省、西安市各类平面媒体、电视媒体都建立起了良好的沟通渠道,还与《中央电大时讯》、《中国电大报》、《中国远程教育》、中国网电大频道、新华社陕西分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级媒体有成功的合作。

校庆30年期间,西安电视台、西安教育电视台、《西安晚报》、《西安日报》、西安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西安晚报》、《西安日报》在2009年10月27日头版刊登了关于庆典的消息,扩大了西安电大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推介信息资源。

对重点的信息资源,要集中新闻宣传力量,突出新闻宣传重点,向有关媒介进行推介。

2009年7月西安电大新闻宣传办公室配合《中国远程教育》、中国网电大频道记者对西安电大张宁校长做了专访,有关报道分别在,中国网电大频道和《中国远程教育》上发表。

此外,新闻办还指定专人,向本地新闻媒体和《中央电大时讯》、中国网电大频道撰写和推荐新闻信息。

2010年1月,西安市委组织部合作与我校共同举办全国干部网络教育培训工作会议。

在中央电大领导和新闻办的同志大力支持下,本次会议引起了全国多家媒体的高度关注。

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中央电大时讯、中国网、《光明日报》、人民网、新华社、《陕西日报》、《西安晚报》《西安日报》、西安电视台、西安教育电视台、《当代陕西》、西安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新闻媒体给予了全方位的报道。

这一模式被亲切地誉为“西安模式”,其文字的概括就是我们宣传办先期草拟的。

七、正确应对舆论监督新闻监督是社会民主开放的一个标志,要高度重视和善于借助舆论力量推动工作。

这些活动,无论是正面报道,还是舆论监督,都有助于我们事业的发展。

因此,既要多作正面报道,又要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舆论监督,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回应监督,用积极的措施改进和推动工作。

八、今后工作的思路(一)在网络时代,为了保证网络信息安全,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做到网络信息发布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决不能出政治事故。

(二)大力加强网络信息栏目的建设,要对现有的栏目进行改造,主要是进行合理的逻辑分类,改变目前信息分类不清的现状。

(三)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要加强培训,打造一支具有一定水平的信息员队伍。

(四)深入基层,不断挖掘新闻热点问题,切实做到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扎实工作,全力拼搏,让更多的人认识西安电大,了解西安电大,热爱西安电大,帮助西安电大,努力将新闻宣传作为传递学校信息的窗口,联系师生的桥梁,提高师生素质的阵地,树立学校美誉度的旗帜!执笔:张宇2010年11月4日西安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年度信息工作实施方案》为了切实推进信息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及时反映全系统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等各方面的工作动态,介绍好的办学经验,探讨问题,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准确、高效的信息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信息刊登的媒体我校信息刊登的媒体有《西安电大报》、《电大情况》、西安电大校园网“校园新闻”栏目(,不包括《西安电大报》刊登的新闻信息。

二、信息的主要内容信息内容按性质分为以下几类:(一)纯信息类。

学校有关改革、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党团等方面工作的重要信息;中央电大和兄弟电大有借鉴价值的教学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信息;其他有价值的信息。

纯信息类文章一般不超过500字。

(二)深度报道类。

学校各部门在贯彻落实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执行学校年度工作计划过程中的深度分析,包括事件的背景、意义、缘由、成效、问题、建议等等。

深度报道类文章一般不超过1500字。

(三)经验介绍类。

学校各部门在工作中取得的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先进人物和优秀学生事迹介绍;其他有价值的经验。

经验介绍类文章一般不超过2000字。

(四)调研评论类。

学校各部门进行的工作报告、工作调研和评价报告、有关问题的分析报告、有关问题的建议或意见等等。

调研评论类文章一般不超过3000字。

三、报送信息的要求(一)上报信息要及时、真实、准确,体现时效性。

纯信息类一般要求事件发生后3天以内上报,凡时间超过7天的信息将不再登载;重大事件及突发性事件要求立即上报,并且应续报事件发展和处理情况。

(二)深度报道、经验介绍、调研评论类不受时间的限制,但一般不超过2个月。

(三)所有信息应报送给学校新闻宣传办公室进行审核。

四、信息工作的采写、管理、考核与奖惩(一)信息的采集、撰写由各处室指定1—2名信息员专门负责,并于每年3月中旬报学校新闻宣传办备案。

(二)信息的收集、编辑、刊发、考核等管理工作由学校新闻宣传办负责。

(三)《电大情况》每月1、15日出版;西安电大校园网“校园新闻”栏目可随时刊登。

(四)各类信息的分值计算如下:1、纯信息类的“简讯”,被采用l条的计1分;2、纯信息类信息,被采用1条的计2分;3、深度报道类信息,被采用1条的计3分;4、经验介绍类或调研评论类信息,被采用1条的计4分。

各单位工作任务以学校每年下达的分值标准为准(详见附件1:2010年西安电大信息工作目标分值任务表)。

《电大情况》、西安电大校园网“校园新闻”栏目刊登的同一信息不重复计算分值。

(五)各类信息的稿费标准如下:1、纯信息类“简讯”的稿费3元/条;2、纯信息类独立信息的稿费15元/条;3、深度报道类的稿费25元/条;4、经验介绍类或调研评论类的稿费30元/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