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健康教育,防止走入糖尿病治疗误区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防止走入糖尿病治疗误区。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糖尿病患者对于本病健康教育情况,发现存在的误区,进行纠正,达到治疗和预防的目的。
结果:糖尿病患者多未接受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导致存在治疗误区。
结论:通过普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程度,使患者能正确掌握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治疗的目的和方法,防止错误观念的继续,延缓病情的发展,从而达到预防并发症和治疗的目的。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存在误区enhancement health education,prevented walks into diabetes to treat erroneous zoneyang meiabstract:objective:carries on the health education to the diabetic,prevented walks into diabetes to treat the erroneous zone.methods:uses the diabetic health education examination table which independently designs to carry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investigates the diabetic regarding this to get sick the health education situation,discovered the existence the erroneous zone,carries on the correction,achieves the treatment and the prevention goal.results:the diabetic many has not accepted systematizedthe health education,causes the existence treatment erroneous zone.conclusion:through the popularization diabetes health education,may enhance the patient to diabetes knowledge cognition degree,enables the patient to grasp the diet,the movement,the medicine,the blood sugar monitor treatment goal and the method correctly,prevented the wrong idea the continuation,delays the condition the development,thus achieves the prevention complication and the treatment goal. keywords:diabetes health education existence erroneous zone【中图分类号】r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007-02对我附属医院2009年12月~2010年6月就诊的170例门诊治疗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调查,年龄19~72岁(46±7.9),男性66例,女性104例,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通过采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调查表,以问卷的形式在就诊时发给患者填写,并对其进行谈话,平均约30min,调查收回的资料进行了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97%糖尿病患者未接受过系统化的糖尿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能正确地对待本病,进行综合治疗的不足10%。
通过谈话,发现其中还存在不少误区,导致对疾病不能很好地控制,甚至出现并发症。
因此,应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形成正确的健康模式,防止患者在误区中越走越远。
1 重视糖尿病知识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传教育,是应该放在首位的。
可是有的患者认为可有可无,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2 饮食教育让患者了解饮食疗法的作用和意义,这是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疗措施,是控制疾病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的一步,对预防并发症有着积极意义。
在这里,我发现不少患者对于饮食有着不少的误区。
2.1 误区一:不能吃糖、甜食、水果。
有不少患者严格限制糖的摄入,水果是甜的,也不敢吃,导致饮食不均衡。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07年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明确指出:糖尿病患者可以摄入少量的食糖,蔗糖提供的热量不超过总热量的10%。
所以,只要控制总的热量,还是可以少吃点的。
至于水果,我们可以吃些血糖生成指数低(gi)的水果,据研究gi低于55的为低gi的水果,对血糖的影响不大,如樱桃、杏子、柚、桃等低gi水果。
2.2 误区二:限糖不限盐。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要少食含糖高的食品,但对限制盐的摄入量则很少引起注意。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过多的盐,具有增强淀粉酶活性而促进淀粉消化,和促进小肠吸收游离葡萄糖的作用,可引起血糖浓度增高而加重病情。
因此,糖尿病病人也不宜多吃盐。
3 运动教育运动疗法能使病人异常糖代谢状态得到改善,但运动一定要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制定运动处方。
首先要全面体格检查,通过体检发现是否有禁忌症,以决定运动方法[1]。
3.1 误区一:做家务就是运动。
不少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都认为做家务就是运动了,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
家务绝对不等同于运动。
运动讲究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度和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要达到靶心率,运动时间以达到靶心率20~30分钟为佳,运动频度以每周运动3~4次最适宜,一旦运动间歇超过3天,则运动锻炼的效果及累积作用就会减少。
所以绝不能以家务代替运动。
3.2 误区二:盲目运动。
有不少患者认为只要运动就会降血糖,忽视了运动的方式,患者可根据自己的年龄、病情、性别、体能和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当的方式,一般以有氧运动为主。
建议选择有利于全身肌肉活动的,能独立、主动进行的,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限制的,有节奏感、能激起兴趣的竞技性不强的项目。
如:健身操、太极拳、散步、骑自行车、爬楼梯。
[2]运动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不能长期坚持的运动对其治疗是没有意义的,达不到控制和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4 药物治疗教育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都应在医生的协助和指导下用药,不可擅自改药、停药。
医生应指导患者掌握用药时间,剂量,药物的作用机理、类型、作用时间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这可以避免患者将同类口服药物同服的错误。
4.1 误区一:吃药不分时间。
口服降糖药物起效快慢不相同,所以服药的时间也不一样。
如促进胰岛素分泌剂类药物(优降糖等)应在餐前半小时服用;而拜糖平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效果最好;双胍类药物最好餐后服药,这样可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可是有的患者认为只要吃了就能稳定血糖,没有控制好就认为药物效果不好,可事实却是未按要求服药。
4.2 误区二:偏听偏信,频繁换药。
有些患者听说哪个药好就去试,正规的用药给停了,发现时耽误了病情,甚至有的出现了并发症。
糖尿病用药强调个体化,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如肝肾功能状况、年龄等)来选药,还要注意用药个体化的原则。
4.3 误区三:拒绝用药。
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拒绝使用胰岛素,认为如果用了就终生必须使用。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一旦患病就必须终身用胰岛素治疗,而2型糖尿病则不同,在我国这一类型占到95%以上,经过我们的研究,对于这一人群,早期应用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是有一定疗效的。
这样早期的强化治疗对于胰岛b细胞的功能恢复是有帮助的[3]。
5 监测教育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再住院次数,降低医疗费用,是控制糖尿病最理想的目标。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患者需掌握在家中进行自我监测的技巧,并坚持自我监测血糖。
自我监测血糖可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指导口服用药和胰岛素的用量,延缓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4]。
5.1 误区一:没有症状,不必监测。
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只要自己没有明显症状,测不测都不要紧,可是等出现症状时,血糖值就已经很高了,因此,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决定是否监测血糖。
5.2 误区二:不必复查。
控制好血糖,没有并发症的发生,就没有必要定期复查。
其实,血糖、血脂等指标超标后不会即刻感到明显不舒服,而且患者在家使用的血糖测试仪取的都是毛细血管血,这跟取静脉血还是有差别的,因此,糖尿病患者应经常定期复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纠正,治疗效果才能更好。
5.3 误区三:只重视空腹血糖。
有患者只测空腹血糖,不管餐后2小时的血糖监测。
近年的研究证实,餐后血糖的意义甚至比空腹血糖更大。
首先,在糖尿病早期,往往餐后血糖升高在先,空腹血糖升高在后,查餐后血糖有助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其次,与空腹血糖相比,餐后血糖升高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更为密切,严格控制餐后高血糖,有助于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
[5]5.4 误区四:只监测血糖。
有的患者只管血糖,其他的都不监测,其实,除了血糖监测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尿酮、尿微量蛋白、尿糖的监测也很重要,根据这些医生能判断患者的治疗方案是否有效,血糖是否控制得好,是否出现并发症,是否需要给患者调整治疗方案。
目前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原则是教育、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的“五驾马车”。
虽说教育是放在首位,可是通过调查,在实际生活中,许多患者对其并不重视,导致不少误区的出现,耽误了病情,出现糖尿病足、眼病、心脏病、脑病、肾病等严重的后果,可见对糖尿病患者要积极进行健康教育,防止和减少误区出现,正确指导综合治疗,改善不恰当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提高患者糖尿病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严格的血糖控制及系统防治,使患者能对疾病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1]赵长云,赵,令国瑞,林禄.如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黑龙江医学.2002,25(12):943[2]刘庆兰.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误区及护理干预.西南军医.2008,16(3):168[3]中国医学会糖尿病医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版).2008,88(18):1230~1231[4]殷红.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监测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包头医学.2009,33(2):115[5]马建华.纠正血糖监测的五大误区.糖尿病之友.2007,( 12)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