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视美学》PPT课件

《影视美学》PPT课件

6.大众文化—主要是指一个地区、社团或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一般人 所信奉和接受的文化。
7. 严肃艺术和通俗艺术的矛盾。
8. 严肃艺术的种类:实验电影、现代派电影、传统艺术电影 。
商业电影:为盈利而制作的电影,相对于艺术电影。
9. 艺术电影追求的是影片的艺术内涵,以行业认可为目标 ;艺术电影 的主题都是探求哲理、挖掘人性之类的深奥题材,拍摄手法不拘一 格。
(三)国际传播与民族文化
• 国感情,提供互相学习的机
会,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 (2)取得巨大的经济收入 • (3)世界范围内的共享
第四章 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
第一节 综合性与技术性
(一)综合性
1. 影视艺术的综合性美学特征:首先,表现在它们综合了戏 剧、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摄影等各 门艺术中的多种元素,并对其进行质变意义的化合改造; 其次,体现在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视觉艺术和 听觉艺术的综合,体现为再现性和表现性的统一、纪实 性和哲理性的统一、叙事因素和隐喻因素的统一。最后, 体现在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
影视美学
主讲:杨丹
第三章 影视艺术的文化特性
• 第一节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
1.传播学: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 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 符号进行社会信息进行交流的学科。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
2.传播过程的六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传播的开端,也被称为形体和信号时代。第二个阶段 是语言的产生,也被称为说话和语言时代。第三个阶段被称为文字时 代。第四个阶段被称为印刷时代。第五个阶段是大众传播时代,也被 称为传播史上的电子时代。第六个阶段是电子媒介的出现和普及,标 志着大众共享信息时代的开始。
商业电影追求的是票房及其衍生物的市场价值,以消费者认可为目 标;商业电影往往为了迎合广大观众的欣赏口味,拍摄手法以视听感 官的刺激为方向。
10.影视艺术的作用:审美教育与认知作用、审美娱乐与宣泄作用、以 及不容忽视的负面作用等几个方面。
第二节 社会语境中的影视文化
(一)影视艺术与“深层集体心理学” 1.社会心理的定义:一种不规范的、处于模糊状态的社会意
3.传播类型划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4.5W模式: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5.大众传播的四项主要功能是:(1)传递信息。向受众连续不断地传
• 3.印度电影:印度电影最鲜明的内容就是载歌载舞,几乎达 到了无片不歌,无片不舞的奇特风格.
• 4.日本电影: 传统的特色(文学、诗歌、音乐、美术)
(二)中国影视艺术的民族风格
• 1.中国电影艺术的民族风格的表现? • (书p214) • 2.中国电影的美学探求史 • 30年代~40年代 借鉴中国古曲戏曲、章回小说、诗歌等 • 五六十年代 中国精湛的美学思想和宝贵的美学遗产 • 80年代以后 从审美意识上来把握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
(三)影视艺术多样性的时代风格
1.为什么会有影视作品的时代风格的多样性产生? (P202) 2.政治电影的分类:真人真事的政治电影、揭示社会黑暗面的
政治电影、观察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电影 3.道德题材电影类型:纪实性道德电影、悲喜剧风格的道德电
影、抒情诗风格的道德电影、青少年道德电影、心理探索 道德题材电影、暴露性道德题材电影。 4.产生影视艺术时代风格多样性的原因? 首先是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其次是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 性,最后是影视观众审美需求的多样性
2.影视与戏剧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戏剧艺术在编剧、导演、 表演等方面所形成的艺术规律,为影视艺术提供可贵的经 验。
(二)百年沧桑的中国社会与中国 电影
1.1930~1940年 外患内忧、危机重重 《一江春水向东流》 1949~1956年 鲜明的现实性和强烈的时代感 《红色娘 子军》 1976~1989年 新时期电影 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 《巴 山夜雨》《芙蓉镇》 1990~至今 大众文化时代 《霸王别姬》
2.新时期电影的文化内容有哪些? 文革十年浩劫的反思、对中国农民的文化反思、对中国 妇女的文化儒家文化和宗法制度的反思、对中国知识分子 的文化反思、对中国青年一代的文化反思。
识,它包括社会政治心理、社会审美心理、民族文化心理 等方面,其基本特点就是自我朴素性、日常经验性和群众 普遍性。 2.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自原 始社会以来世世代代的普遍性的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 “它既不产生于个人的经验,也不是个人后天获得的,而 是生来就有的。”这是一个保存在人类经验之中并不断重 复的非个人意象的领域。
2.新德国电影运动:即重新确认电影的叙事功能,并将其纳 入宏观的历史视野,将历史创伤和战后德国重建的阴暗画 面交织展开,赋予历史思辨色彩和哲学深度。他们重视电 影的大众性文化特征,从而克服了现代主义曲高和寡的艺 术封闭性,在较高层次上达到了理性思辨与现实形象、电 影审美与大众观赏性的生动融合与有机统一。
第三节 影视艺术的民族性与国际传 播
(一)影视艺术的民族性 1.影视艺术的民族性,主要是指各民族的影视作品都以反映
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与民族精神,尤其是反映本民族的文化 心理模式为主,并且注重创造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影视文化最大的特点,在于影视的表意符号具有世界通用 性,比起文字符号来更加容易跨文化交流。
播大量的信息是大众传播的第一功能;(2)引导舆论。舆论是社会 公众共同的强烈而持久的意见、态度与信念的总汇,代表着一种强烈 的倾向、愿望和要求。引导舆论是大众媒介的重要功能和社会责任之 一。通过客观公正的报道,大众媒介可以把舆论引导到有利于社会和 人民的轨道上来;(3)教育和文化传承。大众传播媒介通过传播历 史文化和科学知识,丰富了大众教育的途径,使社会文化得以传承下 来;(4)提供娱乐。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娱乐内容,使人们可以放 松身心,起到了文化普及和社会解压阀门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