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ANSYS Workbench结构工程实例专题培训
ANSYS Workbench结构工程实例专题培训
图 9 0.072542s 时刻的温度云图
图 10 制动滑块某一点上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
6.弹簧片夹具接触有限元分析
6.1.问题的描述 如图所示弹簧片夹具结构由滑块,弹簧片和 C 型夹具组成。
图 1 弹簧片夹具结构模型
6.2.模型的材料 滑块,弹簧片和 C 型夹具的材料都有结构钢,各个接触对的摩擦系数为 0.2.
2.2.模型的材料
图 1 圆盘和轴的过盈配合模型
轴和圆盘的材料都为结构钢,二者之间的摩擦系数为 0.25.
2.3.边界条件(工况)
轴和圆盘的之间的过盈量为 0.00001m,该模型为平衡结构,因此打开弱弹簧 进行计算。
2.4.计算结果
图 2 过盈配合结构的变形云图
图 3 过盈配合结构的等效应力云图
3.滑道接触有限元计算
图 8 摩擦系数为 0.9 时 1 阶模态振型云图
图 9 摩擦系数为 0.4 时 1 阶模态振型云图
9.基于内聚力模型的界面裂纹扩展有限元计算
9.1.问题的描述 如图 1 所示给出了界面裂纹扩展模型,该模型有上下两块板组成,并且存在
初始裂纹。
图 1 界面裂纹扩展模型
9.2.模型的材料 两块板的材料都为结构钢,界面的材料模型采用内聚力模型,计算参数: 最大拉伸应力=2E6Pa,界面开裂的临界能量释放率=0.28E3。 9.3.边界条件(工作工况) 在板的末端完全固定,在两块板的预制裂纹的上下线处施加 Y 方向位移为 0.01m。 9.4.计算结果
在较大的钢板底面施加固定约束,在较小的钢板顶面施加 0.2MPa 压力。 8.4.计算结果
图2 绑
定接触固有频率 图 3 摩擦系数为 0.1 的固有频率 图 4 摩擦系数为 0.3 的固有频率
图 5 摩擦系数为 0.4 的固有频率 图 6 摩擦系数为 0.6 的固有频率 图 7 摩擦系数为 0.9 的固有频率
图 2 施加位移处反力与加载的曲线
图 3 加载过程的结构的最大等效应力与加载的关系
图 4 加载 10%时的结构的等效应力应力 图 5 加载 20%时的结构的等效应力应力
图 6 加载 50%时的结构的等效应力应力
图 7 加载 90%时的结构的等效应力应力
10.压力机冲压回弹过程的有限元计算
10.1 问题的描述
3.1.问题的描述 如图1 所示给出了滑道的三维模型,该模型有滑块和基座组成。
图 1 滑道的三维模型
3.2.模型的材料 滑块和基座的材料都为结构钢,二者之间采用摩擦接触来传递力的相互作
用,摩擦系数取 0.2。 3.3.边界条件(工作工况)
完全固定约束基座的底面,在滑块上施加一个平动副,平动移动距离为 0.012m。 3.4.计算结果
轴的转动位移。在主动轮上施加转速,在被动齿轮上施加阻力矩,这二者随时
间变化的规律如下:
时间(s)
0
10
20
转速(RPM) 0
1500
1500
阻力矩(N.m) 200
200
200
1.4.计算结果
图 2 0.01s 时刻的等效应力云图
图 3 0.3s 时刻的等效应力云图
图 4 齿轮动态接触过程中的最大等效应力与时间的关系
1.齿轮动态接触有限元分析
1.1 问题的描述 如图 1 给出了齿轮装配体的三维模型,该模型有左侧主动齿轮和右侧的被动
齿轮组成。
图 1 齿轮装配体的三维模型
1.2.模型的材料
两个齿轮的材料都为结构钢,摩擦系数取 0.2。
1.3.边界条件(工况)
约束两个齿轮内孔的三个平动位移和两个方向的转动位移,只释放齿轮绕 z
图 6 最大等效应力与施加位移的关系曲线
图 7 最大接触压力与施加位移的关系曲线
7.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计算
7.1.问题的描述 如图 1 所示给出了转子系统的模型,该转子系统由三个转盘,一个柔性转轴
和三个支撑轴承组成。
轴承 1
轴承 2
轴承 3
图 1 转子系统模型
7.2.模型的材料
转盘和轴承的材料都为结构钢。三个轴承特性参数如下表所示 表 1 轴承的参数列表
在滚子的内孔中通过运动副考虑其位移约束,通过平动副控制压头的运动, 如图 2 给出了压头的运动关系。
10.4.计算结果
图 2 压力运动规律曲线
图 3 最大等效应力与加载的关系
图 5 0.01s 时刻的等效应力云图
图 6 1s 时刻的等效应力云图
图 7 0.01s 时刻的等效应力云图
图 8 1s 时刻的等效应力云图
非线性屈曲载荷=111725*0.12356=13804N
5.汽车盘式制动器制动过程热-结构耦合计算
5.1.问题的描述 如图 1 所示给出了盘式制动器简化工作,该模型有制动滑块和刹车盘组成。
图 1 盘式制动器简化模型
5.2.模型的材料 盘式制动器的材料为结构钢,摩擦系数为 0.15,热接触导热系数为 2e5。 5.3.边界条件(工作工况) 约束制动滑动的 X 和 Y 方向位移,并且施加制动压力 P=10MPa,并且假设制 动假设规律符合 V=20-t^2-t,如图 2 给出了制动减速规律。在刹车盘的底部施加 对流换热系数 50。
ANSYS Workbench 结构工程实例专题培训
该 课 程 通 过 25 个 结 构 有 限 元 计 算 实 例 , 系 统 讲 解 了 ANSYS Workbench 结构有限元计算的原理,方法和技巧,这 25 个实例覆盖 了结构静力学,结构动力学,接触非线性,材料非线性,疲劳和一些 高级功能,通过课程学习能够让学习者快速掌握 ANSYS Workbench 结构有限元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对常见结构有限元计算疑难问题的解决 方法。加入培训 QQ 群可以参加一次免费课程试听。 培训 QQ 群:385378581 培训平台:基于 QQ 群视频进行网络培训
8.考虑摩擦的非线性模态计算
8.1.问题的描述 如图 1 所示给出了非线性模态的计算模型,该模型由两块钢板和两个橡胶支
撑组成。
钢板
橡胶支撑
橡胶支撑 钢板
图 1 非线性模态计算模型
8.2.模型的材料 钢板的材料采用结构钢,橡胶支撑的材料模型采用 2 参数 Mooney-Rivlin 参数
模型,C10=10E6Pa,C01=5E6Pa,不可压缩参数 D1=1E-6,密度为 1150。钢板 和橡胶支撑之间的摩擦系数为 0.2。 8.3.边界条件(工作工况)
图 1 轮-轨模型
12.2.模型的材料
模型中各部件的材料都为结构钢,摩擦系数为 0.25.
12.3.边界条件(工作工况)
(1)在轮子的内孔面上施加向下位移 1.6E-4m,来考虑轮子承受的重力产生 的变形。 (2)在轮子的内孔面上施加驱动转速
12.4.计算结果
图 2 施加的轮子转速与时间的关系
图 3 最大等效应力与时间的关系
6.3.边界条件(工作工况) 固定约束 C 型夹具的底面,在滑块的右侧面施加 Z 方向位移 0.012m。该模型
存在三个接触对,这三个接触对都采用摩擦接触。 6.4.计算结果
图 2 0.005s 时刻模型的等效应力
图 3 1s 时刻模型的等效应力
图 4 0.11s 时刻模型的接触压力云图
图 5 1s 时刻模型的接触压力云图
参数
K11(N/m) K22(N/m) K12(N/m) K21(N/m) C11(N.s/m) C22(N.s/m) C12(N.s/m)
轴承 1
3E8
2E8
0
0
400
350
0
轴承 2
2E8
1E8
0
0
300
300
0
轴承 3
1E8
1E8
0
0
350
400
0
C21(N.s/m) 0 0 0
7.3.边界条件(工作工况)
模型中各部件的材料都为结构钢,摩擦系数为 0.2.
13.3.边界条件(工作工况)
(1)在图 1A 位置施加固定约束; (2)图 1B 位置施加拉力 1000N (3)在图 1C 位置螺栓处施加 1000N 预紧力;在 D 位置螺栓处施加 3000N 预 紧力。
13.4.计算结果
图 2 施加螺栓预紧力后的等效应力云图
图 3 螺栓预紧力+拉力的等效应力云图
图 4 施加螺栓预紧力后的位移云图
图 5 螺栓预紧力+拉力的位移云图
14.实体模型与壳体模型连接有限元计算
14.1.问题的描述 如图 1 所示给出了实体与壳体连接模型,该模型由一个实体厚板和薄体壳体
组成。
图 1 实体与壳体连接模型
14.2.模型的材料 模型中各部件的材料都为结构钢
图 2 制动器减速规律
5.4.计算结果
图 3 0.0005s 时刻的制动器等效应力云图 图 4 0.02798s 时刻的制动器等效应力云图
图 5 制动过程中最大等效应力与时间的关系
图 6 0.001s 时刻的温度云图
图 7 0.004s 时刻的温度云图
图 8 0.0279836s 时刻的温度云图
图 2 模型的位移云图
图 2 模型的等效应力云图
图 3 滑块移动距离与施加力的关系
4.薄壁结构的非线性屈曲分析
4.1.问题的描述 如图 1 所示给出了薄壁结构的模型,其壁厚为 0.003m。
图 1 薄壁结构的模型
4.2.模型的材料 薄壁结构的材料为非线性结构钢材料,材料参数:弹性模量为 2E11Pa,泊
图 5 提取等效应力位置的示意图
图 6 提取点的等效应力与时间的关系
图 7 0.1s 时刻的接触压力云图
图 8 0.4s 时刻的接触压力云图
2 过盈装配结构有限元分析
2.1.问题的描述 如图 1 给出了圆盘和轴的过盈配合模型,其中左侧为完整的模型,由于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