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合绝缘子的应用及存在问题分析

复合绝缘子的应用及存在问题分析

复合绝缘子的应用及存在问题分析复合绝缘子与电瓷绝缘子相比,除了耐污闪性能好之外,还有如下优点:(1)用于相同电压等级的复合绝缘子长度比电瓷绝缘子短。

这可以减少相间和对地的绝缘距离,从而减小线路走廊宽度,降低铁塔和高度和塔头尺寸,便于架设紧凑型线路(2)重量轻,金属部件少,强度高,不容易破裂,便于安装,不用清扫,不需要检测零值,便于检修、维护。

(3)原材料稳定,制造程序简便,比较容易实现自动化和大规模生产。

尽管复合绝缘子有上述优点,但是在电力生产实际中发现复合绝缘子还是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

在送电线路上运行的绝缘子会受到雷击、污秽、鸟害、冰雪、高湿、温差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电气上要承受电场、雷电冲击电流、工频电弧电流的作用,在机械上压迫承受长期工作载荷、综合载荷、导线舞动等机械力的作用,综合分析三种类型绝缘子的运行性能及特点,研讨绝缘子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对于提高线路的运行可靠性,是很有必要的。

华北等地已发现硅橡胶绝缘表面憎水性下降的现象,根据分析有可能直接导致污闪的发生,运行经验表明,复合绝缘子在经过长时间受潮后,硅橡胶表面憎水性会有程度不同的下降,有些复合绝缘子在一段时间内几乎不呈现憎水性。

而在受潮条件小时后,不同伞裙配方的复合绝缘子其憎水性恢复速率不同,性能良好的硅橡胶,表面憎水性恢复速率快;而性能比较差的硅橡胶,表面憎水性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

因此,不难解释华东地区在晴好天气下的复合绝缘子闪络故障的原因。

运行若干年的复合绝缘子取下后进行机械强度试验时发现,芯棒在额定或低于机械破坏负荷下出现较大滑移,甚至在显著低于机械破坏符合下芯棒从端部金具中脱出;此外,还有库存产品也存在机械强度显著下降的事例。

目前,尽管复合绝缘子在使用中尚未造成导线掉线的恶性事故,但复合绝缘子机械强度下降的现象仍然是潜在威胁,机械强度下降对各种机械端头的连接方法都有,甚至国外采用压接式接头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也未达到额定机械破坏符合即拉脱。

因此各生产厂家在金属头与芯棒的连接工艺上应该严格把关,尤其是外楔式端部连接工艺,更应该采取严密的见空措施,以防止运行中出现恶性事故。

4.1 击穿和脆断界面击穿主要发生在雷击情况下,特别是早期采用灌胶、挤包工艺的产品。

很多制造质量的问题实际均是内绝缘击穿,这明显是在制造过程中诶绝缘存有气隙,在运行的高场强下,局部放电逐步发展导致界面击穿。

广东等地发生的芯绑"脆断"事故,实际上是在潮湿环境下,由于复合绝缘子的密封出现了"缝隙",放电产生的酸侵入芯棒,而导致玻璃纤维被酸侵蚀后发生的"脆断"。

华东500kV线路符合绝缘子发生的断裂事故也可能属于脆断性质。

芯棒断裂事故是危害最大的故障,随着符合绝缘子运行时间的增长,此类事故有可能增加,因此要严加防范。

外力破坏包括伞裙破坏、芯棒折断在内的施工损坏以及运行中伞裙被鸟啄、库存中被老鼠咬都有所闻。

特别是施工中的损坏更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防止护套受损,一是此类隐患难于发现,并可能危及芯棒;二是后果严重,将可能导致芯棒断裂发生掉线事故。

总之,有机外绝缘的许多电瓷外绝缘无可比拟的优点已逐步为电力系统所认识和接受,并正利用这些优点、特点去制造绝缘子各种已有甚至没有的产品,百年来绝缘子在高压外绝缘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将不复存在,电力系统外绝缘正走向传统电瓷外绝缘与新型有机外绝缘优势互补的局面。

4.2 绝缘子的储存、运输和安装绝缘子的储存、运输和安装应符合JB/T 8738。

例如,储存时应防止鼠害、防止变形;运输和搬运应在包装完好情况下进行,绝缘子运输和安装中应轻拿轻放,不应投掷。

并避免与各类杂件(导线、铁板、工具等)及尖硬物碰撞和摩擦;绝缘子起吊时,绳结应打在端部附件上,严禁打在伞裙或护套上,如绳子必须碰及伞裙与护套部分时,应在接触部分用软布包裹;不得将绝缘子当作放(收)线的辅助工具,以免受到冲击力或弯矩而损伤绝缘子;严禁脚踩伞裙等。

一、绝缘子的搬运正确地搬运绝缘子以避免损伤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在实际情况下很多绝缘子会由于不正确的搬运而收到损伤。

这些损伤可以起脆性破坏或其他型式的失效。

一个知道原则是,应认真地组织尖锐边缘或磨料表面与聚合物橡胶表面相接触。

(一)包裹不允许将绝缘子直接捆扎在能切割橡胶的钢带或塑料带作成的平扳架上。

压制的板条箱可引起绝缘子损伤。

如果板条箱是压制的,彻底地检查绝缘于是否已受到损伤。

打开板条箱时,应可靠地使工具不致损伤绝缘子。

(二)装运大约2.5m或短一些的长棒形绝缘子可以由一个人在绝缘子中部握住其主体而搬运。

超过2.5m的长棒形绝缘子可由一个人从绝缘子中部但尽可能远地分开两只手,每个手都握紧主体而举起或由两个人每人抓住一个端部金属附件而握住绝缘子,将它举起。

当搬运聚合物长棒形绝缘子时任何弯曲不允许超过30o。

输电尺寸的聚合物线路柱式绝缘子通常要求两个人每人握住一个端部附件,配电线路柱式绝缘子可由一个人握住两个端部附件来搬运。

(三)卸贷和堆积不应投掷绝缘子到货运车上。

不应将非瓷绝缘子一个堆到另一个的上部,以避免在底部的绝缘子其伞裙会受到压力而弯曲。

如果一个线路柱式绝缘子的底部触及另一个线路柱式绝缘子的橡胶表面,其底部可能会切割相邻绝缘子的橡胶外套。

二、架设技术1)应用端部附件或将其置子吊篮上举起绝缘子2)不应在橡胶周围吊起。

3)应阻止起重机绳索接触绝缘子。

4)导线不应停在绝缘子表面上。

5)应避免通过拉伸、扭转或悬臂弯曲来架设。

6)不应在绝纽子上攀爬或行步。

7)应将损坏的绝缘子报废。

4.3 正确地安装应力控制环应力控制环的目的是保持绝缘子线端无电晕。

电晕可引起电晕腐蚀橡胶或损伤端部附件密封。

(1)使用正常的屏蔽环。

应使用制造者供给的屏蔽环。

有这样的情况,即线路工人或贮藏室人员偶然交换了由不同制造厂供应的屏蔽环。

使用错误的屏蔽环可引起不适当的屏蔽或不牢固的附着。

(2)应按制造者的说明书安装屏蔽环。

安装螺栓过紧时可能以后台断裂,太松的螺栓可能会随着时间或导线振动而更松。

松弛的环可能会断开或损坏,会损伤橡胶或FRP棒。

还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即电晕环被装倒了,这会产生不适当的电气屏蔽。

4.4 运行中在线巡视和测量方法出于复合绝缘子的老化或轻微的内部缺陷引起的降解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导致复合绝缘子电气或机械完整性上带有潜在危险后果或不可接受的损失。

例如,对于气候伞FRP棒界面上的起痕和蚀损,如果该起痕的距离伸展到了绝缘子部分,就可能会导致绝缘子闪络,如果该FRP棒的横截面因电气蚀损而过分减少时就可能会导致绝缘子破坏。

因此,在停电变得愈来愈困难的今天,研究在线检测绝纽子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检查人员需要对设计、材料以及每种型式复合绝纽子的性能很熟悉并且应通晓它们可能的失效模式。

由于这些缺陷尺寸通常很小,应使用一些视觉设备,如高放大倍数的双筒望远镜。

检查者应尽可能安全地接近绝缘子,因此应在杆塔上用吊车或直升飞机进行操作。

可以看到的典型特性有:1)粒状表面蚀损或伞边粗糙。

2)介质材料表面上的蚀损狗槽或起痕。

3)伞的电气击穿。

4)芯棒覆盖物的电气击穿。

5)伞和(或)护套的裂开。

6)外套的龟裂。

7)在端部附件处湿气密封的损伤。

8)由于物理上的损伤、龟裂、蚀损、电弧或伞的位移引起的芯体暴露。

9)介质材料、密封或端部附件因闪络的损伤。

10)枪击损伤。

11)端部附件生锈。

12)屏蔽环松弛或失去。

虽然仅仅检验表面损伤,但内部缺陷的痕迹也可以看到。

例如,两个伞间覆盖在芯体上材料的电气击穿表明在芯体本身可能降解和起痕。

其中绝缘子的降解已经在很慢地增长。

当它达到FRP棒表面时这种损坏就会首先被观察到,但它仅影响两个伞。

这种观测结果大约运行10年后就会产生。

通过观察发现密封胶有破坏,金属附件有破裂以及露出芯棒等严重情况时,应及时换下该绝缘子。

4.5 运行中非在先线检测方法(一)兆欧表该仪器测量布置在该试品表面上两探针间的电阻。

测量可以在0.5—5kv电压下进行。

IEEE发现,对具有缺陷绝缘子的探测可以得到很小的电阻值。

(二)热棒试验器这个仪器也可以测量施加到试品上两探测针间的电阻。

这个测量在比兆欧表高的电压下进行。

IEEE试验结果表明,这个仪器可以发现接近故障危险的绝缘子。

(三)局部放电测此测量仅可以在实验室进行。

由于对这个试验要求有电压水平,因而此试验对超高压复合绝缘子有困难。

仅仅在试验期间存在由缺陷引起的放电才是有意义的结果。

IEEE试验结果表明,这个方法可以发现接近故障危险的绝缘子。

(四)无线电干扰电压测量此方法比局部放电测量法更灵敏。

进行此试验也是不容易的。

仅仅在试验期间存在由缺陷引起的放电才是有意义的结果。

(五)发热法对绝缘子施加80%闪络持续20min。

然后用探针测量温度变化。

IEEE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很容易执行并且可以找到接近故障危险的绝缘子。

六、非瓷绝缘子的清洁不带电绝缘子的清洁可以用清洁湿润的擦拭材料或软鬃刷子来完成。

清洁后应彻底地漂洗。

对非瓷绝缘子的清洗不应采用溶剂。

非瓷绝缘子受到高压冲洗时可能会产生损伤。

损伤了的橡胶外套可能会引起脆性破坏。

使用者应确定非瓷绝缘子是否可以冲洗或提供一个不会损伤绝缘子的冲洗过程。

运行中绝缘子可能全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某些损伤,例如,在线端的芯棒暴露可能会引起脆断并使线路的可靠性处于危险状态。

像这样的绝缘子应及时拆下。

其他型式的损伤,例如,一个(电晕)切割了的伞,即使是不合乎要求的,但引起失效的可能性很小,还可以停留在运行中。

使用部门应提供—个导则,说明什么样的绝缘子需要更换,什么样的不需要更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