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神捕金国民

当代神捕金国民

当代神捕金国民2011年8月,公安部邀请“全国优秀民警”、浙江省“十大警界先锋”之一的金国民为全国刑侦专家讲解他的“追逃八法”。

随着他温和而风趣的话语,听者渐渐被他的话吸引了,继而对他的追逃“绝招”叹为观止。

现在,“金氏追逃法”已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刑警的“追逃宝典”。

金氏追逃法亲友轨迹追逃法、虚错信息追逃法、照片辨认追逃法、公安网信息追逃法、互联网信息追逃法、社会信息追逃法、反常信息追逃法、秘密力量追逃法――说起金国民的“追逃八法”,这是风靡警界,令逃犯闻风丧胆的“撒手锏”。

2000年10月,已经从警近20年的金国民调到了刑侦大队。

谁都知道,办案子,一两个星期加班不回家是常事,其中,最苦的莫过于追逃犯罪嫌疑人。

一年大半时间在外地跑,苦点累点不算,碰上狡猾的在逃犯罪嫌疑人,他会跟你玩捉迷藏,可能跑了七八趟,连在逃者的影子也摸不着!可金国民就给自己挑了这么个人见人怕的活儿。

来刑侦大队任教导员后,他主动承担起了追逃工作。

从此,追逃犯罪嫌疑人便成了金国民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追逃的关键点有两个,一是排查线索,锁定目标;二是抓捕。

排查工作似在茫茫人海中捞一枚绣花针,劳神费事还经常徒劳无功。

2003年,全国公安系统的信息网络已初步建成,金国民的眼睛为之一亮。

他认为,传统的追逃技战法,过多地依赖人力,追逃民警满天飞,效率却低下,浪费警力、物力。

创新追逃技战术,必须走科技化、信息化之路。

综合利用好网络信息,去伪存真、破解密码,是提高追逃效率的捷径。

可是,那时的金国民对电脑一窍不通,怎样才能在网上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呢?他困惑了。

就是一块骨头也要把它“啃”下来!从那时起,刑侦大队民警看见金国民一有空就坐到电脑前。

已经四十多岁的人了,笨手笨脚练打字没少被同事们笑话,手指僵硬、键盘上的字母根本记不住,但这更激发了他学习电脑的热情。

每天他口袋里藏着一张字根表,连吃饭时也要拿出来看一下,就这样死记硬背。

一回家金国民就往电脑上扑,一坐便是几小时,遇到不懂的还请女儿做老师。

“每次双休日加班,总能看见他在钻研电脑,还经常拿着记下来的问题来问我们。

”年轻民警陈磊说,一开始,他还能做金国民的电脑老师,可是几个月过去后,陈磊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回答金教导的问题。

很快,金国民由电脑“菜鸟”,升级成了信息专家,在宁波市公安系统创造了一个令人赞叹的奇迹。

一天,金国民在网上搜索时,一条信息跳入了他的视线,一个在逃犯罪嫌疑人的妻子在余姚低塘街道汤家闸村暂住。

直觉告诉他,这里有戏,在逃犯罪嫌疑人很可能和家人在一起。

可查了当地的外来人口信息,却没有此人暂住的记录。

金国民判断对方可能使用了假身份,就在网上开始了照片比对,果然发现了此人就住在附近。

几天后,这个来自江西涉嫌重大抢劫罪的在逃人员就被抓获了。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金国民心中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21世纪的公安追逃战,应当是一场以信息为指导,综合情报战、电子战、网络战和心理战的战争模式。

从此,金国民像着了魔似的,一有时间就坐在电脑前,分析在逃犯罪嫌疑人的社会信息和电子信息。

工作日、休息日、节假日天天如此。

大家渐渐感受到了金国民与众不同的发现和追捕在逃人员的能力。

一次,一名下属派出所所长拿了一沓材料请金国民鉴别,看里面是不是有在逃犯罪嫌疑人。

结果,全所辛辛苦苦分析研究了一个多月,挑出来的7个对象竟全部被金国民否决。

那个所长有点不服气,回去后,他亲自带队跑了五六个省去抓在逃犯罪嫌疑人,结果,正如金国民预言的,全错了!金国民找在逃犯罪嫌疑人为什么常常十拿九稳?这可不是一日之功,说来容易,真的做起来却是一件十分费力的苦事。

同事们总是看见金国民坐在电脑前,将成千上万条信息梳理清楚,一次次耐心地复制、粘贴,然后逐一细致比对……金国民说,过程中最重要、最困难的是:判断。

它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和侦查经验,金国民完美地将他多年摸索出来的传统追逃技战法与现代信息战紧密结合起来,“金国民追逃法”由此闪亮登场。

刑侦大队的人都知道,只要有人到外地出差,金国民十有八九要给他们布置“课余作业”。

2008年,重案中队指导员陈磊去上海培训3个月。

临行时,金国民拿了一叠在逃犯罪嫌疑人信息给他,说,有空你去熟悉熟悉情况,过段时间我到上海看你。

陈磊心里明白,金国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陈磊到上海后利用休息时间,根据金国民提供的在逃犯罪嫌疑人信息进行了侦查,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金国民到上海住了一周,一共抓了6个在逃犯罪嫌疑人。

火眼金睛,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锁定嫌疑人后,最终目标是要到现场将其捉拿归案。

只要金国民在场,在逃犯罪嫌疑人就别想从他眼皮底下溜走。

2008年7月1日,金国民从网上锁定一个贵州籍的命案在逃犯罪嫌疑人。

经过分析判断,认定该人就住在鄞州区古林某村2―227号。

于是一批民警兴冲冲地跑去抓捕,但没有找到这个房号。

第一次,空手而归。

难道判断出了差错?大家都有点气馁。

金国民给大家打气,并再次分析研究。

一条新的线索浮出水面:在逃犯罪嫌疑人的儿子在鄞州区一家工厂工作,也在这个村子住过。

很快,此人的儿子被找到了,但对方说,他的父母都在贵州老家。

而信息表明,在逃犯罪嫌疑人的妻子明明在鄞州。

谎言不就反证了在逃犯罪嫌疑人正在这里吗?再杀回马枪!这次,金国民亲自带队,来到在逃犯罪嫌疑人妻子暂住地,拿着照片让村民辨认。

村民反映:他们夫妻俩住在116―8号。

次日凌晨3时,追逃小组第8次来到这个村。

这一次大家胸有成竹。

当他们以检查的名义叫开116―8号时,却发现里面住着两个男的。

难道村民提供的信息有误?这时,细心的金国民发现暂住房对面有间屋子亮着灯,有人在赌博。

于是当机立断率队进去,以查赌名义进行再次调查。

当金国民拿出在逃犯罪嫌疑人的照片让房东辨认时,房东一眼就认出来了。

原来,房号没有错,只是在逃犯罪嫌疑人住的这间房间特别隐蔽,在小弄的最里面,还用隔板挡着,不是对情况非常熟悉的人还真找不到。

4个人扑过去,只用几分钟,就抓住了他。

杨某于1999年9月在镇海区聪园路犯下一起命案后逃之夭夭,镇海警方连续几年派人前去抓捕,但每次都因晚到一步而告失败。

金国民了解这个案情后,将这名在逃犯罪嫌疑人列为重点追捕对象。

2009年10月的一天,金国民发现此人在海南出现。

当天就买了飞机票飞到海口。

金国民想,以前追捕杨某,都是他在暗处,我们在明处,这次一定要吸取教训。

他灵机一动,在当地的报纸刊登悬赏通告,同时请报社记者大篇幅报道了此次抓逃的情况。

之后,连续几天都有人打电话来举报。

根据举报电话,他们确定杨某在海口儋州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

金国民在他下班的必经之路上守候伏击。

不久,杨某出现了。

金国民等人扑上去,将其摁倒在地。

杨某一听民警是宁波口音,立即明白了怎么回事。

事后杨某交待,其实悬赏通告他也看到了,本来早就想逃跑,但悬赏的报纸到处都是,他没敢动,想躲一阵子再跑,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抓着了。

2002年,19岁的徐世春在镇海区骆驼街道附近持刀拦路抢劫一名的哥,抢走一部手机和3000元现金。

案发后,镇海区公安分局民警曾多次到徐世舂的老家贵州追捕,但每次都劳而无功。

转眼间到了2011年3月,金国民突然发现一条信息:徐世春已与父母分户,还有了孩子,但没有妻子。

金国民立即请贵州警方协助调查,获知孩子的母亲叫陈某,同时他又发现陈某就在宁波北仑区打工。

凭着这一信息,金国民几经周折,终于抓获了利用假身份证,一直以为将行踪掩饰得天衣无缝的徐世春,他一脸惊讶地说:“你们行,我服了!”有人说,金国民有“特异功能”,能从反常中嗅出在逃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一次,群众向警方反映,在镇海蛟川街道一暂住房里有一男两女,经常听到有女子的哭声。

“一男两女住一起”、“经常有哭声”,这些信息传到金国民耳朵里,他觉得很蹊跷,便前去侦查。

三个人都说自己是四川人,其中两名女子出示了身份证,那个男的拿不出有关身份证明。

走南闯北多年,金国民听出男子并非四川口音,于是将他带回大队继续盘查。

此时,这名男子神色慌张,一会说自己是四川人,一会又说是贵州人。

金国民立即上网查询,两地都没有这个人。

经进一步审查,男子终于交待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他叫牛多权,安徽凤台县人。

经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系,发现他竟是一个涉嫌杀人的在逃人员,1992年作案后一直逃亡在外。

穿行大半个中国追逃浙江警界传颂一人:此人貌不惊人却深藏绝招,路数怪异。

虽年近半百,可数百名涉嫌犯罪的在逃人员在他手里落网,人称现代神捕。

此人就是金国民。

成功锁定在逃人员后,接下来就要将其捉拿归案,这是追逃的最终目标。

然而,每抓捕一名在逃人员,都是一次意志与毅力的考验。

“别忘了带上我们的泥螺蟹酱!”2008年春节临近,跟往年一样,金国民早已从网上整理出一大批追逃档案。

他正和几个年轻的侦查员在准备行装,将奔赴全国各地,追捕那些偷偷回家过年的在逃人员。

一年里,他有一半的时间在外地奔走,由于不习惯外地的饮食,金国民总会随身带上一些家乡菜。

山东人田某在镇海拦路抢劫后,一直亡命天涯。

这个家伙反侦查能力极强,他随身带着好几张假身份证,每到一处就换一种身份,而且最多待两三个月就走。

好几次,金国民带着人后脚赶到,他前脚刚离开,让你恨得牙痒痒。

还有一次更绝,金国民带人将田某堵在了家里,明明知道他在里面,谁知打开门却不见其踪影。

一搜,才发现田某竟在自家的天花板上开了个天窗。

就像一些电视剧里放的一样,田某一听到有动静,就趁着夜色爬上天窗,蹿到隔壁邻居家的屋顶,溜了!就这样,你逃我追整整追了5年。

金国民从到刑侦大队任职开始,年年都将田某作为追逃的重点。

2007年6月,金国民得到线索,田某再次潜回宁波,在鄞州一带出没。

对付这样的人,不能用常规手段。

金国民精心选择了一组优秀的侦查员,身着便衣先到几个村子暗访。

三天过后,方位确定,田某就在小村里打工。

当晚,他亲自带队直奔目标。

次日凌晨1时,四周一片寂静,抓捕行动正式开始。

4名刑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分别从前后门同时撞了进去,一举将凶狠的田某抓获。

后来得知,这个家伙再过几天就准备偷渡到外国去。

金国民常说,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不管怎么艰难,绝不让任何一个涉嫌犯罪的在逃人员从自己眼皮底下溜过去。

然而,这些人总是居无定所四处逃窜,追捕他的人也必然要上天入地四处奔波。

2009年7月,陈磊跟着金国民出去抓捕一个抢劫嫌疑人。

一行人先到湖南,再到湖北,再转至四川,一跑就是十多天。

天天坐在车上,那可都是弯弯曲曲的山路。

车子是租来的,很破旧,开起来一颠一颠的,人坐在里面骨头都快被震散了。

问向导还有多少路,他用手一指:对面就是。

谁知就这么点路整整走了两个时。

更惊险的还在后面呢!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半路上那部老爷车“吭吭哧哧”了一阵熄火了。

向导大概经常碰到这种事,抬头看了看天,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还好,今夜有月亮。

什么意思?原来是让大家趁着月色走回去。

这可是山路,两边都是悬崖峭壁呀!金国民一行在月色中跌跌撞撞走了3个多小时,回到当地派出所已经是次日凌晨3点了,一个个都累得精疲力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