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智慧发电厂智能化监管系统解决方案目录第1章系统设计总体要求 (9)1.1系统设计理念 (10)1.2系统设计目标 (11)1.3系统设计原则 (12)1.4系统设计标准 (14)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 (16)2.1系统组成 (16)2.1.1 前端子系统 (17)2.1.2 传输子系统 (19)2.1.3 全厂控制中心 (19)2.2系统基本功能 (20)2.2.1 实时视频监控 (20)2.2.2 智能视频分析 (20)2.2.3 录像存储功能 (21)2.2.4 电子地图 (21)2.2.5 录像回放 (21)2.2.6 远程配置维护 (22)2.2.7 B/S方式访问 (22)2.3系统特点 (22)2.3.1 高清监控技术 (22)2.3.2 物联网传感技术 (25)2.3.3 智能分析技术 (26)第3章前端视频采集系统设计 (27)3.1普通高清产品详细说明 (27)3.1.1 高清网络球机 (27)3.1.2 高清网络半球 (37)3.1.3 高清网络摄像机 (43)3.2智能分析产品详细说明 (49)3.2.1 智能分析球机 (49)3.2.2 智能分析枪机 (60)3.2.3 智能分析半球 (64)第4章机柜间系统设计 (69)4.1网络硬盘录像机 (69)4.1.1 功能特性 (69)4.1.2 产品参数 (71)4.1.3 物理接口 (74)4.2客户端 (74)4.3接入交换机 (75)第5章环境及报警监测系统设计 (77)5.1.1 环境数据处理单元 (77)5.1.3 无线温度传感器 (79)5.1.4 风速传感器 (81)5.1.5 液位传感器 (82)5.1.6 红外双鉴 (83)5.1.7 红外对射 (84)5.1.8 振动探测器 (85)5.1.9 智能灯光控制器 (86)5.1.10 智能空调控制器 (87)5.1.11 智能开关量控制 (89)5.1.12 消防报警系统 (90)第6章卡口测速系统设计 (93)6.1系统功能 (93)6.1.1 高清照片抓拍功能 (93)6.1.2 车辆牌照自动识别功能 (93)6.1.3 本地数据存储功能 (95)6.1.4 数据查询/备份/维护功能 (96)6.1.5 视频预览 (96)6.1.6 道闸软件控制 (96)6.1.7 报警功能 (97)6.1.8 特殊车辆确认功能 (97)6.1.10 参数配置功能 (98)6.1.11 权限设置和用户管理功能 (98)6.1.12 过磅系统接入 (99)6.2主要设备介绍 (99)6.2.1 高清抓拍摄像机 (99)6.2.2 智能补光灯 (100)6.2.3 车辆检测器 (101)6.2.4 自动道闸 (102)6.2.5 网络传输单元 (103)6.3系统实拍图片 (103)第7章门禁控制系统设计 (105)7.1门禁管理系统 (105)7.1.1 系统概述 (105)7.1.2 系统设计 (105)7.1.3 门禁应用功能 (106)7.2系统架构图 (112)7.3系统网络连接图 (113)7.4系统发卡管理 (113)7.4.1 人员管理 (113)7.4.2 发卡流程图 (113)7.4.3 卡片选择 (113)7.4.4 卡片性能参数 (114)7.4.5 卡片发行 (115)7.4.6 管理人员权限说明 (116)7.5系统管理终端 (117)7.5.1 系统管理 (117)7.5.2 系统操作权限管理 (118)7.5.3 数据备份管理 (118)第8章视频传输网络设计 (119)8.1网络拓扑图 (119)8.2传输网络系统建设要求 (119)8.2.1 传输基本要求 (119)8.2.2 网络传输带宽要求 (121)8.3网络设计规划 (122)8.3.1 网络IP地址规划 (122)8.3.2 VLAN规划 (123)8.3.3 路由总体规划 (125)8.4网络可靠性设计 (125)8.4.1 传输链路可靠性 (125)8.4.2 网络设备可靠性 (126)8.5网络安全性设计 (126)8.6网络管理规划 (127)8.6.1 网络监控管理 (127)8.6.2 应急操作管理 (127)8.6.3 日常维护管理 (127)第9章全厂控制中心设计 (128)9.1全厂控制中心系统组成 (128)9.2服务器管理系统 (129)9.2.1 服务器 (129)9.2.2 工作站 (131)9.3存储系统 (131)9.3.1 CVR存储模式 (132)9.3.2 存储配置 (134)9.4解码系统 (139)9.4.1 视频综合平台 (139)9.5网络系统 (147)9.5.1 主干交换机 (147)9.5.2 防火墙 (148)9.6保障系统 (150)9.6.1 视频质量诊断系统 (150)9.6.2 短信报警模块 (153)第10章大屏系统介绍 (155)10.1系统设计 (156)10.1.1 视频实时预览 (156)10.1.2 视频拼接显示 (157)10.1.3 分割显示 (157)10.1.4 开窗显示 (158)10.1.5 开窗漫游叠加显示 (158)10.1.6 PC信号上墙显示 (159)10.2LCD拼接屏 (160)10.2.1 LCD显示单元优势 (160)10.2.2 推荐产品DS-D2060NH (165)10.3DLP拼接屏 (167)10.3.1 DLP显示单元优势 (167)10.3.2 推荐产品DS-D1080EH (174)第11章平台软件设计 (180)11.1平台总体架构 (180)11.1.1 基础平台层 (181)11.1.2 平台服务层 (181)11.1.3 业务层 (182)11.1.4 应用层 (182)11.2平台关键技术 (182)11.2.1 中间件技术 (183)11.2.2 构架/构件技术 (183)11.2.3 工作流技术 (184)11.2.4 XML和WebServices技术 (184)11.3平台模块 (185)11.4平台功能 (187)11.4.1 通用业务功能 (187)11.4.2 基础管理功能 (194)11.4.3 扩展业务功能 (199)11.5平台运行环境 (205)11.5.1 硬件环境 (205)11.5.2 软件环境 (206)11.6平台性能指标 (207)1.1系统设计总体要统设计理念第2章求2.1系在设计**电力韩城第二发电厂智能化业务监管系统系统时,系统采取了“数字视频监控”理念,打造一套先进的视频监控系统。
“先进性”不仅带来技术、产品、系统上的革新,也带来系统平均成本下降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从技术、产品和系统的革新来看,主要包含以下几大核心点:1)前端采集的视频图像清晰,在夜间配合适当补光设备能够保证观察的持续性;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选择不同的前端设备,保证设备能够在烟尘等较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视频编码技术先进,H.264编码标准在保证图像质量条件下较MPEG-2、MPEG-4编码方式减少30%或以上的带宽占用。
2)采用新的存储技术来搭建更合理的本地机柜间、全厂控制中心二级视频存储架构,在满足数据存储同时,强调数据集中管理、海量数据智能检索和多种存储手段确保存储可靠性等。
3)开放式集成平台完成智能化集中管理、多个子系统间联动、应急预案与指挥调度。
与此同时,系统建设成本是设计本系统时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同质、同功能、满足并符合国家相关建设标准的前提下,在中央相关政策的积极倡导下,本系统将优先选择国产知名品牌。
通过与用户的密切交流,本次系统将打造一套先进的、高可靠性的、智能化的、优质的并且富有经济竞争力的综合视频监控系统。
按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思路,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借助先进的视频监控技术提升系统的先进性,满足的发展要求;完善监控系统的管理和运用,使监控系统对安保、业务的作用最大化;完善系统之间的联动和应用软件的功能,使用户在运用本套系统时能充分感受到稳定、实用和便利。
充分利用控资源,发挥整体效益,做到系统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
2.2系统设计目标火电厂智能化业务监管系统解决方案主要监控火电厂的生产运行,稳定运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利用综合数据网,建立覆盖整个火电厂的综合监管系统,以视频监控为核心,推动可视化生产管理,是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一项重大举措。
针对火电厂的系统现状,我们将采用iVMS-8800平台视频及环境监控软件,建立一套适应火电厂生产运行的现代化综合监管系统,对前端的运行、业务、设备等进行管理,并满足监控中心平台集中管理、分层查看、分级监督的需求,主要实现以下目标:1)火电厂综合监控系统包括监控平台和前端监控系统两个部分;2)平台可以集中监控管理整个火电厂各个子系统包括主厂房、水系统、灰系统、输煤系统、脱硫系统的视频监控系统;3)前端采用全数字高清模式的建设,前端摄像机的视频分辨率不低于1080P;4)能够接入前期已经建设的前端监控设备;5)平台可以扩展集中监控管理功能,集中管理火电厂的环境监测、入侵报警、火灾报警、门禁、照明、空调通风、给排水、报警等辅助子系统;、火电厂运行管理、维护人员可以通过C/S客户端或者B/S客户端登陆平台,监控各个子系统的运行2.3系统设计原则本次系统的设计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稳定可靠的原则,并综合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特点,形成一套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合理的系统解决方案,并遵循以下原则:1)可靠性本系统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稳定可靠运行,室外设施的建设具备防水防高温的特性;具有完善的故障恢复功能,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具备迅速恢复的功能;网络传输链路采用冗余备份策略,保障系统不间断运行。
2)安全性本系统充分考虑系统前端设备、传输链路和数据存储的安全性。
室外设备具备防止人为破坏的设计;对传输链路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被非法入侵、窃取和篡改;监控集成平台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对人员、设备和各种信息资源进行统一授权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