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政策解读

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政策解读


➢ 对随同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等一并销售的软件产品,应与计算机 网络、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等非软件部分分开核算其销售额、进项税额,销售 时单独开具软件收入部分发票。 **对随同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等一并销售的软件产品,不能单独开 具软件收入部分发票的,在开具发票时按软件产品与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销售额合 计填列,同时发票备注栏注明包括与登记证书一致的软件产品。按嵌入式软件产品计 算增值税退税。
14
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政策解读
十一、嵌入式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税额的计算:
1.嵌入式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税额的计算方法 即征即退税额=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销 售额×3% 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销项税额-当期嵌 入式软件产品可抵扣进项税额 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销项税额=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销售额×17% 2.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销售额的计算公式 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销售额=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与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销 售额合计-当期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销售额 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销售额按照下列顺序确定: ①按纳税人最近同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计算确定; ②按其他纳税人最近同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计算确定; ③按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确定。 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组成计税价格= 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成本× (1+10%)。
➢ 对于专用于软件产品开发生产设备及工具的进项税额,是不得进行分摊,而应在 软件部分进行全额抵扣。“专用于软件产品开发生产的设备及工具”,一般指与 软件设计开发有关的计算机设备、读写打印器具设备、工具软件、软件平台和测 试设备等。 ➢ 除了上述的专用设备外,纳税人销售软件产品的同时销售其他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的,还会存在一些无法划分的进项税额,例如水电费、维护费等等。对于此类进 项,纳税人可以选择按照实际成本或销售收入比例的方式,确定软件产品应分摊 的进项税额。 ➢ 特别注意:遇到分摊进项税额的情形,纳税人必须在申请软件产品退税之前,先 行向税务机关就软件产品与其他产品的进项分摊方式进行备案,分摊方式一旦确 定和备案,自备案之日起一年内是不得变更的。 ➢ 附件四:软件产品无法划分进项税额分摊方式备案表
➢ 符合退税条件的是纳税人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如果不是纳税人自己研发的, 比如外购软件产品,受让取得的软件产品、直接进口用以销售的软件产品等等, 都不属于软件产品退税的优惠范围。
➢ 本地化改造是指对进口软件产品进行重新设计、改进、转换等,单纯对进口软件 产品进行汉字化处理不包括在内。
➢ 进口软件,是指在我国境外开发,以各种形式在我国生产、经营的软件产品。 ➢ 案例: 1、一家软件生产企业从外单位受让某软件的著作权,再进行生产销售,那么由于 软件系受让取得,该企业不可以就该软件的销售收入享受增值税退税优惠。 2、一家软件企业从境外进口了某软件产品,仅进行了汉字化处理就在国内销售了, 那么该企业由于未对进口软件进行本地化改造,也不可以享受增值税退税优惠。
3
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政策解读
案例: 一家软件企业在今年4月销售已经进行过退税备案的A软件产品,取得不含税销售 收入10万元,该企业当月购买专用于该软件产品生产的测试设备,取得进项税额 1.2万元,则该企业如何计算4月份的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额? ➢ 首先,纳税人需要进行申报,按照17%的税率,计算如下: 销项税额=10X17%=1.7万元 进项税额=1.2万元 4月份软件部分增值税应纳税额=1.7-1.2=0.5万元 实际税负=0.5÷10=5%,超过3%的税负,则可以享受退税优惠。 ➢ 然后,计算应退税额,计算如下: 4月份软件部分应退税额=应纳税额0.5万元-10X3%(税负3%部分)=0.2万元 总结:1、由于有进项税额的抵扣,企业实际享受的优惠幅度未必就是14%。 2、若企业的进项税额较多,抵扣后导致实际税负低于3%,那么当月是不能享受任 何退税优惠的。
➢ 附件五:软件产品证书(或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清单
8
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政策解读
六、关于软件产品销售的规定: ➢ 对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并随同销售一并收取的软件安装费、 维护费、培训费等收入,应按照增值税混合销售的有关规定征收增值税,并可享受软 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未分别核算或核算不清,软件产品不得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
➢ 软件生产企业兼营其他货物销售、提供加工修理修配等应税劳务以及提供技术转让、 技术开发等营业税应税项目,应分别核算软件产品、其他货物销售等项目的销售额( 或营业额)。
§ 软件生产企业除销售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外,还销售其他软件产品的, 也应分别核算销售额。
➢ 符合退税政策主体条件的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也就是说小规模纳税人不能 享受退税优惠!
➢ 退税的优惠方式是“先征后退”。即纳税人需要先按照17%的税率进行申报并 缴纳增值税,税款缴纳入库以后,才可以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申请退税。
➢ 优惠幅度最高为14%,并不是说每个企业均可享受高达14%的税款退税。纳税 人只能对实际税负超过3%部分申请即征即退。这里的“实际税负”,是指软 件产品部分的应纳税额与销售额的比率。 ➢ 即征即退税额大于零时,税务机关才规定办理退税手续。
6
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政策解读
四、纳税人受托开发软件产品,著作权属于受托方的征收增值税,著作权属于委托 方或属于双方共同拥有的不征收增值税;对经过国家版权局注册登记,纳税人在销 售时一并转让著作权、所有权的,不征收增值税。 ➢ 经过国家版权局注册登记是指经过国家版权局中国软件登记中心核准登记并取 得该中心发放的著作权登记证书。
15
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政策解读
案例: 一家软件企业在今年 4月销售已经进行过退税备案的 B嵌入式软件产品,取得不含 税销售收入10万元。该产品硬件部分成本为4万元。其企业近期未销售其他同类产品, 同时市场上也没有同类产品。此外,该企业当月购买专用于软件产品生产的测试设备, 取得进项税额0.5万元,则该企业如何计算4月份的软件产品即征即退税额? ➢ 首先: 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出硬件销售额=4 X(1+10%)=4.4万元 ➢ 其次: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销售额=10-4.4=5.6万元 ➢ 最后:计算即征即退税额=(5.6X17%-0.5)-5.6X3%=0.284万元。 ➢ 注意: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随同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一并销售嵌入式软件产品, 如果适用本规定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确定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销售额的,应 当分别核算嵌入式软件产品与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部分的成本。凡未分别核算 或者核算不清的,不得享受本通知规定的增值税政策。
11
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政策解读
八、关于软件产品销售发票开具:
➢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应在发票上注明软件产品名称及 版本号,且必须与登记证书的相关内容一致。 ➢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已登记软件产品的个别模块或子系统时,应在开具发票备 注栏中注明相应的登记证书软件产品名称。未使用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汉字防伪 的纳税人,不能在发票备注栏注明的,应在发票清单中注明。 ➢ 软件产品名称在开票中需要缩写的,可在发票的备注栏注明全称,在货物品名栏 目使用缩写。但一种软件产品名称只能使用一个固定的缩写。 ➢ 请注意,版本号也属于软件产品名称的一部分,请不要忘记填写。
➢ 案例: 一家软件企业受其他纳税人委托开发了一款软件产品,但是这个产品的著 作权属于委托方或者双方共有,而不是软件企业独有,则这个行为属于软件开 发而不是软件销售,应该按照6%缴纳增值税,自然也就不能进行软件退税。
7
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政策解读
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软件产品,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以享受本通知规定的 增值税政策: 1.取得省级软件产业主管部门认可的软件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证明材料; 2.取得软件产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软件产品登记证书》或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12
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政策解读
九、关于软件产品即征即退税额的计算 ➢ 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税额的计算方法:
即征即退税额=当期软件产品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软件产品销售额×3% 当期软件产品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软件产品销项税额-当期软件产品可抵扣进项 税额
当期软件产品销项税额=当期软件产品销售额×17%
§ 未分别核算或核算不清,软件产品不得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
附件六:软件产品销售清单
10
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政策解读
七、关于软件产品销售进项税: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销售软件产品的同时销售其他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对于无法划分的 进项税额,应按照实际成本或销售收入比例确定软件产品应分摊的进项税额;对专用于软 件产品开发生产设备及工具的进项税额,不得进行分摊。
§ 对软件产品交付使用后,按期或按次收取的维护、技术服务费、培训费等不征 收增值税。
➢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对已购软件产品的用户进行软件产品升级而收取的费用,对升级后 因改变原软件产品主版本号,需重新核定登记证书的,应当征收增值税。
§ 对升级后未改变原软件产品主版本号,不需重新核定登记证书的,不征收增值税。 § 软件产品名称及版本号升级的具体规定可参考: § 附件七:软件产品名称及版本号升级的说明
“当期软件产品可抵扣进项税额”是指用于生产软件产品购进货物取得的进项税额, 包括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13
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政策解读
十、关于软件产品即征即退税额的增值税申报
➢ 软件产品的增值税申报 1.软件产品的增值税应税项目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 纵 栏进行填报。
2.软件产品进项税额填列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 纵栏。 3.一般纳税人在销售软件产品的同时销售其他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按 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进行分摊,并按分摊后的金额分别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货 物及劳务” 纵栏和“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纵栏进行填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