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课件教案资料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课件教案资料
1、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 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明确:通过对比,表现了母亲的勤劳 聪慧能干,善持家务,表达了对母亲 巧于持家的敬佩之情。
2、“母亲是个好劳动。妇女们轮班煮饭, 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 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 能挑水挑粪”。
6、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 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明确:平白如话的语言,把一个 儿子在失去母亲以后的悲痛表达得十 分深切。
本文的语言特点
语言质朴而富有深情
给下列红字注音
佃农( diàn )
祖籍( jí )
仪陇( lǒng )
溺死( nì )
劳碌( lù ) 私塾( shú )
第二部分(第2-15段)回忆了母亲勤劳一生中的主 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对自己的教养 之恩。
第三部分(第16-17段)抒发对母亲的沉痛悼念, 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深恩 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第二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2-9)概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勤劳、 简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和坚强不屈的性格。 第二层(10-13)写母亲支持儿子的革命事业。 第三层(14-15)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深刻的 影响。(这两段也可归入第三部分)
明确:以让人震惊的事实来说明母亲 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劳动,这 样的话语虽无溢美之词,但母亲勤劳 坚强的形象却十分生动感人。
5、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 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明确:以可感的形象“强健身体”“勤 劳习惯”等来表达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 影响,真切、真实、真挚,充满了对母 亲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之情。
4、作者由衷地感谢母亲,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两方面来写:一是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让自己没有 被生活中的困难难倒过;二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 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这更是宝贵的财产。
5、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 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谈谈 你在这方面的体会。
2、文中除了写母亲勤劳的美德,还表现了母亲 怎样的品格?从哪些事例中体现出的?
任劳任怨 性情和顺 宽厚仁慈 具有朴素的阶级意识 教育子女坚持原则 节俭 爱憎分明 坚强不屈 深明大义
3、母亲一生值得回忆的事情很多,作者为什么会选择 这些事情来写呢?这些事又是如何串联起来的?
作者精选的这些事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勤劳俭朴、宽 厚仁慈、坚强不屈。在文章中,这些事情又不是零碎的、孤立的,文 章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记叙的内容。 如第二部分记叙了四五岁、八九岁时的事,到第8段,更是标注了时间。 这样,虽然文章所记得内容时间跨度大,事件多, 但脉络清晰,有条 不紊。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回 忆 我 的 母 亲朱
德
朱德同志的母亲锺太夫人于 1944年2月25日病逝,享年86岁。3 月25日《解放日报》发表了《朱母 锺太夫人传略》。朱德同志深感母 亲的养育之恩,写了本文,并载于 1944年4月5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 报》。4月10日,延安各界举行公 祭。
党中央的挽联 八路公勋大孝为国; 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毛泽东的挽联 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 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
朱 母 锺 太 夫 人 墓 地
1、快速浏览全文,标记好自然段; 2、梳理课文内容,划分段落层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⑪ ⑫
⑬ ⑭
⑮ ⑯
⑰
第一部分(第1段)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勤 劳一生的回忆。
母亲热爱劳动的美德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3、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 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明确:儿子做了总司令,母亲却依然 做农妇,这是一件颇为感人的事。作 者不经意地道出,并用最简单的话说 明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母亲“知道我 们党的困难”,平铺直叙中母亲同情 革命、了解革命的形象跃然纸上。
4、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 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语言特点
这篇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激情澎湃的语言,没有使用许多的修 辞,那么我们该怎么欣赏这篇文章的语言呢?
朱总司令朴实、谦逊、忠厚诚恳,这篇文章文如其人。从内容上看, 文章是表达母亲去世后儿子对母亲的怀念,而母亲又是一位勤劳朴 实的农民,所以在写法上语言质朴,没有慷慨陈词,没有运用什么 修辞,也没有抒情性很强的句子,但这并不影响作者对母亲感情的 抒发。如果运用华丽的语言,反而不得体。作者写这篇文章,只是 为了把自己心头对母亲的崇敬与怀念抒发出来,自然成文,字里行 间都流露出一种真挚动人的情感,无心于语言的考究,真情实感更 加动人,质朴自然。
作者由母亲的平凡,想到了中国千百万像母亲一样 的劳动大众,接着以设问句将母亲的爱引向对人民、 革命的热爱与忠诚,将两者结合起来,爱母亲,就 要爱我们的民族和人民,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 能够过快乐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报答母亲的深恩, 才算爱母亲,大大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小结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叙述 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赞颂了母 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等优 秀品质,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 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 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思考探究
1、文章开头说:“我爱我的母亲,特别是他勤劳一生, 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文章中,母亲的“勤 劳”是通过哪些事例体现出来的?
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 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 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能干各种家务 整日劳碌着 她的聪明能干使一家人的生活在极其艰苦的条 件下勉强过得下去 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到年老,仍热爱劳动,不 )
不辍劳作( chuò ) 饱尝( cháng )
妯娌( zhóu li ) 和睦( m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