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方法1、观察法:一般观察法、参与观察法2、心理测验法3、相关法4、实验法:实验室法、自然实验法现场实验法5、其他研究方法(1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2个案法(3活动产品分析法(4教育经验总结法P45:1、 2、 3、 5、 7、 8、 9、 10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个体心理现象,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个体意识与无意识,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2、心理支配行为,由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
3、心理学研究人和动物的心理现象,以人的心理为主要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
研究心理学的理论意义:正确地描述和解释人的心理现象的实质和起源,对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意义:人们掌握了心理现象的规律,就能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去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
5、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军事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
7、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标志着科学心理学诞生。
近代哲学的影响,包括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影响;实验生理学的影响,它为心理学提供了—系列客观的研究方法。
8、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9、①生理心理学研究②行为主义研究③心理分析研究④认知心理学研究⑤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研究⑥进化心理学研究10、北京大学孟昭兰 2008年著《普通心理学》。
心理过程心理倾向心理特征个性心理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1. 简述神经元的功能及其类型神经元有接收,传递,整合信息的功能。
神经元类型有: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2. 简述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中枢神经系统由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组成。
低级中枢包括脊髓,脑干,间脑, 小脑和边缘系统,高级中枢是大脑。
神经系统负责调节一定的生理功能,如间脑中的下丘脑调节体温和血糖。
3. 说明条件反射是如何形成的条件反射是指:两样本来没有任何联系的东西,因为长期一起出现,以后,当其中一样东西出现的时候,便无可避免地联想到另外一样东西,是有机体因信号的刺激而发生的反应。
4. 两种信号系统有何区别与联系?第一信号系统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
第二信号系统是以词和语言为信号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现实的,抽象的刺激物。
第一信号系统是基础,第二信号系统支配调节。
5. 试分析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规律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包括两个过程 :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三个基本特性:强度, 平衡性,灵活性。
神经系统的进化神经元及神经冲动的传递神经系统及其功能大脑的结构和机能脑的反射活动1、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什么?如何理解?指向性与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个方向上进行活动,指向性不同,人们从外界接受的信息也不同;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个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
2、注意有哪些功能和特征(品质?注意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范围、稳定性、分配、转移。
3、什么是无意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哪些引起?无意注意是不“随意”注意,是无预定目的,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外部原因: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刺激物的运动和变化;内部原因:人的需要,兴趣和态度(决定无意注意的对象,已有的知识经验,人对事物的期待,人的精神状态。
4、什么是有意注意?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是什么?有意注意是“随意”注意,是服从于预订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①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加强对活动的理解,合理组织行为;②培养坚强的意志,排除主客观干扰。
5、什么是意识、无意识?人的意识有哪些特征和功能?意识从心理状态上说是清醒、警觉、觉察、注意;从心里内容上说是可用语言报告出来的一些东西;从行为水平上说是意愿支配的行为或活动;从哲学水平上说意识是与物质相对立的精神实体。
人的意识具有自觉性,能动性,社会历史制约性(局限性。
人的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主体不曾观察到的心理活动。
人的无意识现象有:无意识行为,对刺激的无意识,盲视等。
作业题:结合所学理论,试论述如何培养良好的注意品质注意及其特点注意的种类及其特点注意的特征(品质意识的性质睡眠与梦1. 什么是感觉?有哪些类别?感觉在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中有什么意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包括视觉, 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等。
感觉在人的生活和工作中有重要的作用,首先, 感觉提供了机体内外环境的信息;其次,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再次,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2. 什么是感受性?试分析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感受性是分析器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量上均成反比关系。
3.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有哪些?影响感受性的因素是什么?感受性的变化指感觉的相互作用和感觉适应。
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和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
影响感受性的因素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
感觉与知觉的涵义与关系感觉与知觉的种类几种主要的感觉感觉与知觉的规律1、什么是记忆?记忆有哪些基本过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三个基本过程。
识记和保持是回忆的前提,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
2、试述记忆三个子系统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记忆系统包括: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中材料保持时间很短,约为 0.25~4s;短时记忆能保持时间在 1分钟以内的记忆,但是、容量有限, 一般为7±2个组块 ; 长时记忆是把信息保存至 1分钟以上的记忆。
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如果予以注意则可以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复述和再编码,便可进入长时记忆之中。
短时记忆也包含有来自长时记忆中的信息。
3、影响识记的原因有哪些?怎样提高识记效果?影响记忆的原因:①迁移影响,②材料本身性质和数量的影响,③学习和识记的方法,④识记的目的和任务(动机的作用,⑤年龄阶段。
高效识记的方法:①注意学习的心理卫生,②明确识记的目标,③先弄懂再识记,④赋予识记材料意义,⑤利用多种信息联系,⑥不同材料采用不同方法。
4、人为什么会遗忘?怎样有效保持信息存储防止遗忘?引起遗忘的原因:①痕迹消退说,②干扰理论,③动机性遗忘,④压抑说,⑤信息提取失败。
为了防止遗忘,有效保持信息存储,需要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①在遗忘尚未大规模出现前及时复习,②尝试回忆和反复阅读相结合,③正确分配复习时间,集中复习或分布复习,④多种方法,多种感官相结合。
5、试分析“及时复习”的心理学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什么是记忆记忆的基本过程记忆表象及其特征记忆的种类记忆过程的规律1.什么是思维?其基本特征是什么?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人类认识的理性阶段。
其基本特征是间接性、概括性。
2.思维的心智操作过程有哪些?①分析与综合②比较与分类③抽象与概括④具体化与系统化3.什么是问题解决?举例说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多种认知活动和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包括:①发现问题②明确问题③提出假设④检验假设。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①情境因素,包括问题的模式,信息量,问题的具体性;②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因素,即问题的表征方式,知识经验,定势影响,情绪和动机状态,个性特征,人际关系。
4.什么是想象?如何分类?想象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想象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包括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5.如何分析和评价思维的品质?思维的品质:①广阔性与深刻性②独立性与批判性③灵活性与敏捷性④逻辑性。
6.根据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及过程谈谈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人的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突出特征是新颖性,典型特点是灵感状态,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结合,有创造想象的积极参与。
创造思维过程包括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证期。
创造思维的培养,需要展开“幻想”的翅膀,培养发散思维,发展直觉思维,培养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培养强烈的求知欲。
思维及其特征思维与相关心理现象的关系思维的种类思维的心智操作问题解决想象及其种类思维的品质与创造性思维1、什么是情绪?情绪具有哪些功能?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体验。
情绪是一种混合的心理现象,它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
情绪具有动力功能,信号功能,感染功能,组织功能和适应功能。
2、什么是情绪的维度与极性?研究情绪的维度与极性有什么意义?情绪的维度是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
这些特征的变化又具有两级性,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激动性有激动和平静两极,强度有强弱两极,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两极。
研究情绪维度,对于情绪测量有重要意义;确定情绪维度以后,才能对情绪体验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
3、情绪依据什么分类?可分为哪些种类?依据情绪内容分类,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依据情绪状态分类,分为心境,激情,应激,热情。
4、情绪有什么生理变化与外部表现?情绪的生理变化有内脏器官的运动变化,皮电和脑电的变化。
情绪的外部表现有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情绪的定义情绪的功能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情绪的外部表现情绪的种类1、什么是意志?意志行动有何特征?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按照目的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自觉的目的性是意志行动的主要特征,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是核心特征,以随意动作为基础是必要特征。
2、意志和认识、情感有什么关系?意志的产生以认识过程为前提,意志对认识过程有很大影响;情绪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意志可以调节控制情绪, 使情绪服从于理智。
3、结合生活实例分析意志行动的过程意志行动过程:①采取决定阶段,包括动机斗争,确定目的,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
②执行决定阶段。
(实例按照过程自举4、怎样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从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四方面培养。
什么是意志意志行动的特征意志自由问题意志与认识、情绪情感的关系意志行动过程分析意志品质1、什么是需要?需要有哪些基本特性?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必要的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
需要的基本特性:对象性,动力性,多样性,社会性,个体性,发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