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五年级上册语文 少年中国说(节选)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 少年中国说(节选)人教(部编版)
作者在课文后的附识部分引用了岳飞《满红红》的词句,和前文有什 么联系?
课文小结
《少年中国说》将封建、古老的中国和理想的少年中国做了鲜明的对 比,热情赞颂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批评消极保守的思想,鼓励人们肩负 重任,发愤图强。表现了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并对中国未来满怀希 望。
布置作业
1.背诵并积累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2.写出至少两句你积累的有关少年壮志雄心的名句。
谢谢
shān 珊瑚
发x硎ínɡ 瘠牛jí
yǔn
huánɡ
sǔn
陨石
震惶 鹰隼
潴 冤zh业ū yu地ān履
lǚ
z哉āi
附识 zhì 澌亡 sī 苟且
翘足而待 qiào
矞矞皇皇 yù
潜龙腾渊
ɡ僧ǒu
sēnɡ
乳虎啸谷
字词解释
袭:
依照着做。
欧西人: 泛指西方英、法、美等国的人。
恶:
请: 叹词,驳斥声。表示反对。
少年中国说
情境导入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积累重点实 词。 2.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3.学习本文比喻、象征的手法。
作者简介
整体感知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 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青年时期和其师 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是 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 学者。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2)如第3自然段“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干将发硎,有作其芒”。“红日初升” 象征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河出伏流”象征少年中国发展前途的不可限量;“潜龙腾渊” 写出了鳞爪飞扬的生动形象;“乳虎啸谷、百兽震惶”写出了少年中国的冲天气势。这些 都比喻少年中国的英姿。“奇花初胎,矞矞皇皇”是歌颂少年中国在发展中的壮丽前景;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以刚刚磨砺的无比锋利的宝剑比拟为创建少年中国立功的中国少 年。
理清思路
速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第一段:提出论点。
第二段:论证老年人与少年人的不同性格,并以此比拟国之老 少。
第三段:论证中国少年的历史责任,号召和激励中国少年为创建少 年中国而奋斗,热情地讴歌少年中国的光辉未来。
附识:这是作者对《少年中国说》的附识,即附在文章、书刊上 的有关记载。
树靶子
少 年 作比较 中 拟弱强 国 说
合作探究
研读课文
1.中华民族的振兴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作者为什么把这一重任让中国少 年来肩负?
少年人敢于破格,能改造世界,勇于作为;我们少年是新来到这个世 界跟它结有缘分。
老年人墨守陈规,能灭世界,无所作为;而且他们跟这个世界作别的 日子不远了。其澌亡可翘足而待。
2.课文中把老年与少年、封建古老的“老大中国”与大有希望的“少年中国” 进行对比,极力赞颂少年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针砭老年人消极保守的思想。 有人认为,梁启超的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偏激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写作背景
《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的代表作之一,写于百日维新失败后的 1900年。当时清王朝处于被列强瓜分的惨境,国家命运岌岌可危。时 仅27岁的梁启超对于外国称中国为“老大帝国”深感耻辱,于是创作 《少年中国说》。文中激励青年发愤图强,变革现实,表现了作者乐 观进取的爱国之心。
字词积累
nuò 怯懦
用老年人来类比“老大”的中国,并从少年人必将取代老年人,认识到少年 中国必将取代老年中国,这是进化论的观点。这种进化论的社会观点,使梁启超 在极其黑暗、衰败的时代,看到了一个腐朽王朝的必将灭亡,并充满希望和信心 地迎接新时代的到来,其积极因素不能抹杀。但进化论有待于发展为历史唯物主 义,否则,它就只能是社会改良主义的思想武器。
明责任 赞未来
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老年人:思既往 多忧虑 常厌世 少年人:思将来 好行乐 常喜事 少年人:肩负重任 建设国家 形象化:前途光明 繁荣富强
人 固 有 之 勇改革 , 赞祖国 国 盼富强 亦 宜 然 。
自主探究
1.作者认为中国是老大帝国吗? 2.找出作者心目中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实现作者心目中理想的中国主要 靠什么? 3.作者心目中这么壮美的少年中国,在那风雨如磐,危机四伏的年代靠 谁来实现?
梁启超一生的政治思想多有变化,这恐怕是进化论观点和改良思想在社会改 良实践中得失消长的体现。对此,我们应当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另外,与进 化论相联系,他认为老年人一切都不好,青年人一切都好,这虽多半出于社会改 革的宣传鼓动,但思想方法毕竟简单化、绝对化,亦当予以辩证地看待。
手法探究
1.排比、对比
故: 皆: 已经: 行乐:
副词,表示尊敬对方,相当于“请允许”。 连词,表因果关系,所以。 都是。
已经经历。
这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指娱乐,意思是保持乐观。
字词解释
怯懦: 盛气: 苟且: 乳虎:
胆怯懦弱。 富有朝气。 只顾眼前,得过且过。
大略: 初生的小老虎。
吸张: 大概。
翘足而待:
收缩扩大。
一抬脚就可以到来,极言时间短。
如第2自然段“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作者 用三个大的排比句组,把老年人和少年人的不同性格做了对比论述。歌 颂了少年人敢于破格、能改造世界和勇于作为的精神。层层推理,环环 相扣,逻辑严密,气势充沛。
2.比喻、象征
(1)“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第2自然段作 者出色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把老年人比作“夕阳”“瘠 牛”,把少年人比作“朝阳”“乳虎”,批评消极守旧思想的中心得 到了深刻阐释。以人喻国,比喻国家的强弱,形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