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专题九 电化学原理(13年高考真题,53张PPT)

9专题九 电化学原理(13年高考真题,53张PPT)


Fe发生氧化反应,生成Na2FeO4,故Fe
为阳极,Ni为阴极,但强碱性电解质溶液中电极反应产 物中不能有H+,阳极反应应为Fe-6e-+8OH- ===FeO
2- 4
+4H2O,A项错误;H 在阴极被还原,B项

正确;电解过程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C项错误;由以
2- 上分析看出2H2O+Fe+2OH-===FeO 4 +3H2 ­ ,故最


返回目录
专题九
高 频 考 点 探 究
电化学原理
2.有关电解池解题的一般思路
返回目录
专题九
高 频 考 点 探 究
电化学原理
(1)确定阴阳极的方法
返回目录
专题九
高 频 考 点 探 究
电化学原理
(2)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步骤及方法
返回目录
专题九
高 频 考 点 探 究
电化学原理
[特别提醒]
电解池电极反应式中,如果是H+、
返回目录
高考真题再现
2.[2013· 北京卷] 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 )
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B.金属护栏表面涂漆 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 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
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
返回目录
高考真题再现
[解析] A A项使用的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正确;金属护栏表面涂漆、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属 于物理防腐,不是电化学防护法,B、C项错误;地下 钢管连接镁块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项错误。
终碱性降低,D项错误。
返回目录
专题九
高 频 考 点 探 究
电化学原理
考点二
新型二次化学电源为载体的电化学
1.新型电池充、放电时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新型电池的放电过程遵循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充电过 程遵循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解答新型电池问题的关键在于正 确书写电极反应式。 (2)新型电池“放电”时正、负极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根据 电池反应分析物质得失电子情况,考虑电极反应生成的物质 是否与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发生反应。对于较复杂的电极反 应,可以利用总反应式减去较简单一极电极反应式得到较复 杂一极电极反应式的方法解决。
电化学综合考查
新课标全国卷 ⅠT27,天津卷 T6,北京卷T26
返回目录
专题九
高 频 考 点 探 究
电化学原理
► 考点一 电池工作原理及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有关原电池解题的一般思路
返回目录
专题九
高 频 考 点 探 究
电化学原理
(1)确定正负极方法
返回目录
专题九
高 频 考 点 探 究
电化学原理 (2)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步骤及方法
2- A.铁是阳极,电极反应为Fe-6e-+4H2O===FeO 4 +8H+ B.镍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2H++2e-===H2 ­ C.若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则OH-自右向左移动 D.电解时阳极区pH降低、阴极区pH升高,最终溶 液pH不变
返回目录
专题九
高 频 考 点 探 究
电化学原理
B
[解析]
电化学原理
【教师备用习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镀时,通常把待镀的金属制品作阳极 B.氯碱工业是电解熔融的NaCl,在阳极能得到Cl2 C.图中电子由Zn极流向Cu,盐桥中的Cl-移向 CuSO4溶液 D.氢氧燃料电池(酸性电解质)中O2通入正极,电极 反应为O2+4H++4e-===2H2O
2.原电池、电解池的比较
比较项 目 能量转 换 原电池 电极与电解质溶液自发进 行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 能→电能 的性质决定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 发生还原反应 电解池 外加电源作用下发 生氧化还原反应, 电能→化学能 由外接电源决定 阳极发生氧化反 应,阴极发生还原 反应
电极的 由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 判断 电极与 反应类 型

24H2O,C 项正确;葡萄糖不是电解质,故不向溶液中加
入电解质则无法形成原电池,D 项错误。
返回目录
专题九
高 频 考 点 探 究
电化学原理
变式2
图9­3所示装置中盛KOH溶液的部分是一个 )
氢氧燃料电池,对此装置的分析合理的是(
A.该装置中Cu极为正极 B.一段时间后锌片质量减少 C.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2e-===2H+ D.一段时间后,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不变
返回目录
高考真题再现
【高考指南】 分析近几年广东高考试题发现电化学原理为每年 的必考内容,一般结合能源与环保问题、以新型电池 为依托,考查电化学的基础知识,题型既有选择题 中,也有非选择题,选择题中主要考查原电池以及电 解池的工作原理,如电极判断、电极产物的判断、电 子或离子流向、溶液pH的判断等;而非选择题中主要 考查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与带盐桥的原电池装置示意 图、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等。
A.若形成原电池时,B极是负极 B.加入H2SO4,溶液中H+向A极移动 C.加入NaOH,A的电极反应式为C6H12O6-24e- +36OH ===6CO2 3 +24H2O
- -
D.不再添加任何试剂,该装置即能获得电流
返回目录
专题九
高 频 考 点 探 究
电化学原理
C
[解析] 该反应中葡萄糖被氧化,O2 被还原,故
- -
返回目录
专题九
高 频 考 点 探 究
电化学原理
[误区警示] 原电池中比较容易失去电子的金属作负 极,负极上一定发生氧化反应、流出电子,因此阴离子 一定移向负极。
返回目录
专题九
高 频 考 点 探 究
电化学原理
变式1 葡萄糖氧化是人体获得能量的途径之一。 某同学利用葡萄糖的氧化反应原理,设计了如图9-2所 示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返回目录
专题九
高 频 考 点 探 究
电化学原理
考点二
新型二次化学电源为载体的电化学
1.新型电池充、放电时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3)原电池的负极反应与电解池的阴极反应、 原电池的正 极反应与电解池的阳极反应互为逆反应,据此可快速写出充、 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
返回目录
专题九
高 频 考 点 探 究
电化学原理
高 频 考 点 探 究 易 错 归 纳 整 合
专题九
电化学原理
返回目录
主干知识整合
返回目录
高考真题再现
1.[2013· 新课标全国卷Ⅱ] “ZEBRA”蓄电池的结 构如图所示,电极材料多孔Ni/NiCl2和金属钠之间由钠 离子导体制作的陶瓷管相隔。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电池反应中有NaCl生成 B.电池的总反应是金属钠还原三价铝离子 C.正极反应为NiCl2+2e ===Ni+2Cl
形成原电池时 A 为负极,B 为正极,A 项错误;原电池 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B 项错误;碱性条件下, 该原电池总反应为 C6H12O6+6O2+12OH ===12H2O+ 6CO2 3 ,正极反应为 6O2+24e +12H2O===24OH ,两
- - -
- 者相减得负极反应为 C6H12O6 - 24e- + 36OH -==6CO 2 3 +
OH-放电,不论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则一定写H+、 OH-得、失电子,其他情况下酸性溶液中一定不能出现 OH ,同理在碱性溶液中一定不能出现H 。
- +
返回目录
专题九
高 频 考 点 探 究
电化学原理
例1
[2013· 江苏卷] 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 )
无人驾驶的潜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 图如下。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析电解 确 定 正 原反应及题中信息 揪 电 子 得 失 数 目 质溶液
定 正 负 极 产 物 确 揪 揪 揪 揪 揪 揪 揪 揪 揪 揪 井 平 电 极 反 应 式 依据电子得失守恒,得出总反应式 配
例如:碱性CH3OH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步 骤。 步骤1 确定得失电子数目:负极为CH3OH-6e- 为O2+4e- ; 步骤2
® H2O;左边比右边多2个H、1
个O,由于电极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则正极反应式 为O2+4e +4H ===2H2O,故D正确。
返回目录
专题九
高 频 考 点 探 究
电化学原理
【教师备用习题】 2. 高铁酸盐在能源环保领域有广泛用途。用镍(Ni)、 铁作电极电解浓NaOH溶液制备高铁酸盐Na2FeO4的装置 如图所示。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 -
铜,锌片的质量增大,故B选项错误;KOH溶液显碱 性,氢离子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则负极反应式 为H2-2e +2OH ===2H2O,故C选项错误;由于阴极 消耗的铜离子与阳极生成的铜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则 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不变,故D选项正确。
返回目录
- -
专题九
高 频 考 点 探 究
- -
D.钠离子通过钠离子导体在两电极间移动
返回目录
高考真题再现
[解析] B
+ -
电池负极反应式为Na-e =Na ,生成


的Na 与Cl 结合生成NaCl,A项正确;结合电极材料 多孔Ni/NiCl2可知,正极是Ni2+放电,B项错误、C项正 确;结合分析,Na+通过钠离子导体进行运动,D项正 确。
返回目录
专题九
高 频 考 点 探 究
电化学原理
依题意,正极的主要反应物是氧气和水,则 O2 ® H2O;氧元素由0降为为-2价,1个氧原子反应时 降低2,1个氧分子反应时降低4,由于化合价降低总数 等于得电子数,则O2+4e 恒,则O2+4e +4H
- + - + -
® H2O;左边带4个负电,
右边不带电,酸性电解质中必须用氢离子使左右电荷守
A.Mg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D.溶液中Cl-向正极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