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下语文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

人教版九下语文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

(选自《贾谊集》)
1.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C.一国吏民/皆来贺 D.今/齐地方/千里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宫妇左右莫不私偏王爱 (2)臣诚知不如徐公实美在、确实 (3)孙叔敖为楚令尹担任 (4)身已贵而骄人者离民开去也
考点
拟写新闻标题
给新闻(即狭义上我们所说的消息)类话语材料拟写标题,是近些年
来中考语文考查的一个热点。仔细地分析这种题型,具有以下特 考点
点:(1)给出的新闻语段话语材料字数较多。(2)对拟写的内容都有 归纳
字数限定的要求,不得超出。拟写新闻标题,其实质就是对新闻导
语的高度概括与归纳。
方法一:找出新闻话语材料中的导语句(或段),再在此基础上,筛选
(2)邹忌修八尺有余 长,这里指身高
(3)孰视之 通“熟”,仔细
(4)私我
偏爱
(5)客之美我者 以……为美
(6)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实在
(7)时时而间进 间或,偶尔
(8)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当面指责
3.“而”作连词用时,通常有以下几种用法:A.表并列;B. 表修饰;C.表承接;D.表转折;E.表因果;F.表假设。请对以 下句中“而”的用法加以判断,并将结果依次填入后面 的括号中。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A ) (2)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C ) (3)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B ) (4)暮寝而思之( B )
文言知识
5.古今异义 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名词,地点,处所)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国君近旁的近臣;今义:方位词) 明日徐公来 (古义:第二天;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窥镜而自视
(古义:照;今义:偷偷地看)
作者作品
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彭城(今江苏 徐州)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相传《战国 策》为其所编。《战国策》成书于西汉末年,国别体史书。 书反映了战国时代的社会概况、当时士人的精神风貌,不 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散文。它作为一 部反映战国历史的资料,比较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一些重 大历史事件,是战国历史的生动写照。它详细地记录了当 时纵横家的言论和事迹,展示了这些人的思想才干,另外,也 记录了一些义勇志士的人生风采。艺术风格:①人物刻画 生动。②善于通过讽喻的小故事说明一个道理,生动幽默、 耐人寻味。③语言风格独特。④雄辩的论说,尖刻的讽刺, 耐人寻味的幽默。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九年级语文·下 新课标[人]
文言知识
1.字音字形 昳丽( yì ) 进谏( jiàn ) 间进( jiàn )
窥镜( kuī ) 蔽( 谤讥( bàngjī ) 期年( jī )
bì )
文言知识
2. 词 类 活 用
吾妻之美我者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朝服衣冠 (名词活用作动词,穿戴) 臣之妻私臣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偏爱)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名词作状语,当面) 令初下,群臣进谏 (名词活用作动词,下达)
重点探究
2.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
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 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重点探究
3.邹忌为什么会劝谏成功?他的劝说有什么特点? 邹忌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现
身说法,明白具体,说理深刻又委婉,使人容易接受。 他劝说的最大特点是委婉,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 受到启发,从而愉快接受。
〔解析〕 本题考查新闻标题的拟写,同时还要回答出拟写的理由。标 题拟写时可根据导语进行。回答拟写理由时,要阐明标题中各个要素的 作用。理由要充足。
〔答案〕 示例一:首个中国航天日前夕,专家总结中国航天辉煌成就 因为它点明了时间的特殊性,从整体上概括了新闻的核心内容。 示例 二: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因为它突出了中国 航天的这一成就,激发中国人的自豪感,给人印象深刻,有吸引力。
1.(2016·青海西宁中考)给下列新闻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C )
本报讯(记者 郑思哲) 5月12日上午,省减灾委员会组织省民政厅、省卫 计委、武警青海总队、省公安消防总队、省气象局、省地震局等成员单位 和西宁市、城西区有关部门共60多家单位,在西宁市新宁广场开展“防灾减 灾日”宣传活动。
〔解析〕 本题考查新闻标题的拟写。拟写时可结合导语来进行,或根 据新闻材料的内容,按“人+时+地+事”的格式进行拟写。
〔答案〕 “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启动
2.(2016·河南省中考)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 ××网2016年4月22日讯 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为迎接首
个航天日,航天专家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作专题报告,总结了中国 载人航天、火箭发射、深空探测等方面的航天成就,强调了中国进入太 空的能力目前已经达到航天大国的水平,并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 每年的航天发射数量稳居世界前三,尤其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是,近 20年中国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形容词,漂亮、好看) 皆以美于徐公(介词,表比较) 于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处所)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助词,的) 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代词,他)
解题 出有效的要点(或关键)信息。
技巧 方法二:有些新闻标题的拟写还需要根据后面主体部分中的提示
语来完成。
1.(2016·重庆中考A卷)请根据下面新闻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 超过15个字)
重庆商报讯 在山水环抱的重庆,每个人都摆脱不了江河的印记。 5月20日,“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在武隆正式启动。作为采访首站 的武隆迎来了国内近百名知名摄影爱好者。据悉,该系列活动还将走访 重庆各个区县,用镜头寻美重庆江河。只要是以重庆江河为拍摄对象,具 备自然美、人文美的作品,都可以参赛。即日起至8月31日止,摄影爱好 者可以发送相关重庆江河的摄影、摄像作品到组委会,评选结果将于今 年9月15日在媒体上公布。主办方强调,这项活动能唤起人们对江河的 记忆和感情,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的热情。
今年5月12日是第八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 建 设安全城市”。围绕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 宣传周,省减灾委员会及有关部门将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文化及 科学知识的宣传工作,并以社区、机关、学校和企业为平台,开展防灾减灾系 列活动。
同时,在“防灾减灾日”当天,省内各市(州)、县也组织相关单位在本地区 广场、中心街道,通过举办专题展览、发放宣传资料、组织消防灭火演练、 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同步进行集中宣传。 (《西海都市报》2016年5月13日,有改动) A.我省在西宁市新宁广场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 B.我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 C.我省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 D.我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皆朝于齐( cháo )yì
(2)形貌昳丽(
)
(3)朝服衣冠( zhāo )(guān )shú (4)孰视之(
)
(5)窥镜而自视k(uī bàn)g
(6)谤讥于市朝(
)
(7)期年之后( jī jiàn)
(8)间进(
)
2.解释下列加点词。
(1)形貌昳丽 光艳美丽
林子写成的新闻还差一个标题,他想采用对偶句式,请你帮帮他。
示例一:中国航天领跑全球,中国高铁位居前列 示例二:中国航天领 跑,中国高铁超前 示例三:中国航天成就辉煌,中国高铁走向世界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几个月过后,不时有人偶尔来进谏。
(2)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地位高而独揽大权的人,国君厌恶他。
4.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 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
邹忌运用类比的方法进谏齐王,含蓄委婉又形象生动,让对方 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意见。“老父”运用从反面讲道理 (或直言不讳)的方法,向孙叔敖进言。直接陈述利害,可以产 生“苦口良药”的劝说效果。后一问略。
重点探究
4.本文主旨在于阐述封建帝王“广开言路”的重要意义, 可是开篇作者却用浓墨重彩记叙邹忌的家事,二者之间有 什么联系?
因为是这样的家事使邹忌领悟到身居高位的人听到的往 往是阿谀奉承之言,难以听到反映客观实际的话。所以,他 才去面见齐威王,以“家事”类比“国事”,得出“王之蔽 甚矣”的结论,成功劝谏。这样安排材料突出了邹忌的善 谏,同时也使文章说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 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 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 (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权者君 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孙 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 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 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二、阅读理解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
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 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 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 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 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