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学:技能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技能的学习

• (1)要使学生了解活动的结构,即了解构成活动 的各个动作要素及动作之间的执行顺序,并了解 动作的执行方式。
• (2)要使学生了解各个动作要素、动作执行程序 和动作执行方式的各种规定的必要性,提高学生 学习的自觉性。
• (3)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 (4)教师的示范要正确,讲解要确切,动作指令 要明确。
• (三)精细技能和粗放技能
• 精细技能:当一种技能局限在较狭窄的 空间内进行并要求较精巧的协调动作时, 这种技能称为精细运动技能,一般由小 肌肉的运动来实现。
• 粗放技能:运用大肌肉,而且经常要求 整个身体的参与。
三、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 征
• (一)动作技能形成的主要阶段 • 1、认知-定向阶段 • 2、 动作系统初步形成阶段 • 3、动作协调和技能完善阶段
所完成的一系列动作。 • 非连续技能:是指具有可以直接感知的
开端和终点的技能,完成这种技能的时 间相对短暂(一般少于5秒)。
• (二)封闭技能和开放技能
• 封闭技能:主要依靠内部的、由本体感 受器输入的反馈信息来调节时的技能。
• 开放技能:当一种技能主要依赖于周围 环境提供的信息而正确地感知周围环境 成为运动调节的重要因素时,这种技能 就叫开放技能。
• 3、主要任务
• 原型定向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建立起进行活 动的初步的自我调节机制,为进行实际操作 提供内部控制条件。
(三)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要 求
• 1、主体的主要学习任务
• (1)确定所学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操作 活动程序);
• (2)使这种实践模式的动作结构在头脑中 得到清晰的反映。
• 2、对教师的要求
第六章 技能的学习
本章内容
一、技能的概述 二、动作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三、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第一节 技能的概述
• 一、技能的概念 • 技能:是指经过练习而习得的合乎一定
规则程序的认知活动或身体活动的行为 方式。
二、技能的特点
• 1、技能形成的途径志是活动合乎一定的法则 • (1)流畅性 • (2)迅速性 • (3)经济性 • (4)同时性 • (5)适应性
三、技能的分类
• (一)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操作技能) • 1、动作技能:是指由一系列外部的以
合理的程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 • 2、分类 • (1)操控器具的动作技能 • (2)机体的动作技能
• (二)心智技能(智慧技能、智力技能) • 1、心智技能:是指一种借助于内部语
言在人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
一、原型定向阶段
• (一)原型的含义 • 原型:心智活动中的“原样”,即外化
了的实践模式,“物质化”了的心智活 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
• (二)原型定向及其作用
• 1、原型定向: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
• 2、作用
• (1)心智技能是一种合法则的活动方式;
• (2)心智动作是一种内化了的动作,是实践 活动的反映。
• (二)技能与习惯的关系 • 1、相同点 • 二者都是自动化的动作系统 • 2、区别 • (1)习惯是实现某种行动的需要; • 技能仅仅是一种自动化的动作方式,不一定与人的需
要联系在一起。 • (2)习惯可以在无意中,通过简单的重复养成; • 技能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中形成的。 • (3)习惯有好坏之分; • 技能有高级和低级之分,但无好坏之分。
• 2、分类 • (1)专门心智技能 • (2)一般心智技能
• (三)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关系
• 1、区别
• 动作技能具有物质性、外显性和扩展性 等特点,主要表现为外显的肌肉骨骼的 操作活动;
• 心智技能具有观念性、内隐性和简缩性 等特点,主要表现为内隐的思维操作活 动。
• 2、联系
• (1)动作技能是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初 依据和外部体现的标志。
(二)动作技能形成的特点
• 1、意识对动作的控制作用减弱,整个动作 系统转向自动化
• 2、动作反馈由外反馈逐步转向内反馈 • 3、动作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增加 • 4、建立起协调化的运动模式
四、练习及其在技能形成中的作 用
• 1、练习:是指在反馈作用的参与下, 反复多次地进行一种动作。练习包括重 复和反馈。
• (2)心智技能是动作技能的调节者和 必要的组成部分。
四、促进技能形成的一般条件
• 1、提供例证 • 2、练习和反馈
五、技能与知识、习惯的关系
• (一)技能与知识的区别 • 1、二者所属范畴不同 • 知识:属于认知经验的范畴; • 技能:属于操作经验的范畴; • 2、二者概括化水平不同 • 知识:是抽象的概括; • 技能:是具体的概括; • 3、二者发展不同步 • 知识的获得要先于技能的形成
• 2、作用:促使技能的进步与完善。
(一)练习进程的特点
• 1、练习成绩随练习的进程而逐步提高 • 2、练习进程中存在高原现象 • 3、练习进程是不均匀的 • 4、练习中存在个别差异
(二)提高练习效率的条件
• 1、确定练习的目标 • 2、灵活运用整体练习和分解练习 • 3、恰当安排练习时间 • 4、练习中必须有反馈 • 5、影响练习成绩的其他心理因素
六、技能的作用
• 1、技能的掌握是进行学习活动、提高 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
• 2、技能的形成有助于对有关知识的掌 握。
• 3、技能的形成也有利于智力、能力的 发展。
第二节 动作技能的形成与培 养
• 一、动作技能的结构 • 1、感受部分 • 2、中枢部分 • 3、动作部分
二、动作技能的种类
• (一)连续技能和非连续技能 • 连续技能:是指以连续、不间断的方式
• (5)教师可以复述动作要领的方法来检查原型定 向的学习成效。
二、原型操作阶段
• (一)原型操作及其作用 • 原型操作:是指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
五、青少年期动作技能的特点
• 青少年动作笨拙现象:是指在青少年发 展的某个时期内,当生长以高速度进行 时,可能会伴随着动作的暂时性障碍, 主要在男性中间存在。这种动作水平下 降只是暂时性的。
第三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心智技能的形成
• 一、原型定向阶段 • 二、原型操作阶段 • 三、原型内化阶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