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景园林景观规划建筑设计考研真题题库中外园林史

风景园林景观规划建筑设计考研真题题库中外园林史

中外园林史1 试述园林的概念,何谓园林史?谈谈你对其认识。

狭义角度: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圃以禽鸟养蓄,从而构成一个以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畅情抒怀的游憩、居住环境广义角度:包括各类公园、城镇绿地系统、自然保护区在内的融自然风景与人文艺术于一体的为社会公众提供舒适、快乐、文明、健康的游憩娱乐环境园林史:园林史是阐释园林的渊源,演变,发展的规律及其特征,论述物化为园林的外在形态,风格,体系,蕴涵着人类对于生存环境,社会哲学思想,观念,审美需求,政治影响,造园思想流派内在的认识,通过和运用历史的社会结构,经济组织,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积淀的造园实践方法与经验表现;论述人类生存有形环境,无形环境活动的现象分析的园林理论与实践.认识:园林史是人类生存环境活动的足迹,追求与体现,折射着人类创造理想生存环境的巨大努力,是文明的载体.为现代园林景观,环境建设提供历史借鉴,思想理论,分析方法,要素运用,传承警示与发展"走向真实必由之路"的依据.2 试述园林产生的背景及性质功能。

⏹自然的造化⏹社会历史发展⏹人们的精神需要园林的性质:自然属性:园林都是表现美、创造美、追求美的景观艺术环境。

社会属性:古代园林是皇室贵族和高级僧侣们的奢侈品,是供少数富裕阶层游憩、享乐的花园别墅庭园,惟有古希腊由于民主思想发达,不仅统治者、贵族有庭院,也出现过民众可享用的公共园林。

近现代园林是满足社会全体居民游憩娱乐需要的公共场所。

园林的功能:狩猎、游玩、观赏、休憩、祭祀、集会、演说、文体娱乐、饮食。

3 园林发展有哪四个历史阶段?三大园林体系哪一阶段产生的?原始文明:孕育了园林,种植养殖观赏不分,全体部落共享,主观为祭祀,解决温饱,而客观具有观赏功能,无园林规划农业文明:形成了世界园林三大体系(欧洲,伊斯兰,中国)直接为统治者和少数贵族所有,追求美的观赏和精神的愉悦工业文明:促进城市园林的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的形成,从封闭型走向对外的开放型,重视环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信息文明:确立生态园林目标(公共园林,公共绿化,生态景观)4 结合实际,谈谈园林史的现实意义。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借鉴中外园林历史发展的基本经验与教训,继承弘扬人类的优秀园林文化,为我国环境园林活动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是亟待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离开自然和人文的生态环境,就没有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就没有民族共同体的兴亡和延续!当我们享受着现代文明,回首之时却发现没有了历史,农业社会不会规划,历经工业社会警醒之后的文明社会却理应规划.环境建设理应是其自身的褒奖!环境设计应根据自然生态,地域环境,历史文化,意义属性;综合历史意见,时代意见,才能得出相对正确的环境建设理论并指导实践;才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园制宜.环境设计应根据自然生态,地域环境,历史文化,意义属性;综合历史意见,时代意见,才能得出相对正确的环境建设理论并指导实践;才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园制宜.现代是过去和未来的合金.园林,环境史论理论应是专业环境建设者具备的最基本素5 园林要素有哪些,试述园林风格与其要素关系。

要素:园林的基本要素主要有:自然,历史人文要素.建筑,山石,水体,艺术作品,动植物.关系:自然是造园的第一要素.园林围绕建筑展开,"园林是建筑的延续".园林中的建筑与山石, 是形态固定不变的实体,水体则是整体不动,局部流动的景观.植物协调着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艺术作品常常是园林环境的序列中心.动物作为造景要素,古西方出现最早的园林—猎苑,古代中国园林寄情于自然山水,追求的自然无为的仙境.古代园林与动物相生相伴.当代,人们对其更具有生态,保护的双重责任.6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古波斯园林的类型和特点是什么?1、古埃及园林类型:宅园、圣苑、墓园古埃及园林特征:➢地形平展,严整对称的布局➢强调园林的经济实用目的➢重视园林小气候的改善➢花木种类丰富,灌溉技术较高➢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2、古巴比伦的园林类型:猎苑,圣苑,宫苑-空中花园古巴比伦园林特征:•园林类型:受自然条件影响的猎苑,受宗教思想影响的圣(神)苑,受自然条件与工程技术影响的空中花园。

•猎苑中种植的园林植物有香木,意大利香木,石榴,葡萄等,还豢养各种狩猎动物。

•两河地带为平原,因而,热衷于堆叠土山。

山上有神殿与祭坛等。

•对树木的崇敬。

•空中花园。

3、古希腊园林类型:宫廷园林、宅园——柱廊园、公共园林(圣林、竞技场)、学术园林古希腊园林的特点▪园林的布局形式采用规则式以求得与建筑协调▪数学,几何,美学的发展影响到园林的形式,强调均衡稳定的规则式园林▪园林类型多样▪从古希腊开始奠定了西方规则式园林的基础。

古希腊→古罗马→欧洲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林植物丰富多姿:芽接蔷薇,常见的植物有桃金娘,山茶,百合,紫罗兰,三色堇等4、古罗马园林类型:古罗马别墅庄园、中庭式庭园、宫苑、公共园林古罗马园林的特点:▪以实用为主的果园,菜园以及芳香植物园逐渐加强了观赏性,装饰性以及娱乐性。

▪奠定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的基础。

▪受希腊园林的影响,园林为规则式。

▪重视园林植物的造型,有专门园丁。

▪种植形式多样。

除花台,花坛之外,出现了蔷薇专类园,迷园。

▪花卉装饰盛行几何形花坛种植花卉→采摘花朵,制成花环与花冠。

▪园林植物园林树木有悬铃木,白杨,山毛榉,梧桐,槭,丝杉,柏,桃金娘,夹竹桃,瑞香,月桂等。

果树按五点式种植,呈梅花形或者V形。

应用芽接与劈接进行繁殖园林树木。

▪出现温室,花园博物馆(Garden Museum)。

▪园林数量众多,罗马城及其郊区共有大小园林180处之多。

▪古罗马园林对后世的欧洲园林影响极大。

5.古波斯园林:游猎园、宫苑、庭园等古波斯园林特征:•气候:地处风多荒瘠的高原,气候严寒酷暑,因而水成了庭园中的最重要因素,蓄水池、沟渠、喷泉在园林中起支配作用。

•宗教:拜火教认为:天国为一巨大无比的花园,有金壁辉煌的苑路、果树及盛开的鲜花,用钻石与珍珠造成的凉亭等。

因而,庭园中栽培果树与花卉,设置凉亭。

•国民性:喜好绿荫树,将绿荫树密植在高大的围墙内侧,获取独占感与防御外敌。

7 中国古代园林是怎样形成的?其特征如何?一方面,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文化不受冲击,长期的农业文化,礼仪制度,以泱泱大国自居,自我发展自成一体,三代时期的囿,秦汉时期的苑,魏晋南北朝的自然山水园,唐宋时期的全景式写意山水园,明清时代浓缩的自然山水,以小见大的高度象征性写意园林阶段。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物产各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吧不平衡,明朝中期始,私家园林逐渐分化,先有江南园林脱颖而出,北方园林接踵其后,岭南园林增其华丽,三大区域园林相互影响,相互兼容,使中国园林的类型和风格不断拓展和演化8 何谓“囿”?何谓“苑”?“囿”: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

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有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

囿具备了园林活动的内容。

“苑”:到了秦汉时代,囿的生产功能逐步消退,观赏游乐功能成为主要目的。

秦汉以来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有宫室的园林,称宫苑,汉起称苑。

“古之谓囿汉谓之苑”,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园景供皇帝游憩,朝贺,处理朝政。

9 试述秦汉园林在中国园林史的意义。

▪秦汉时期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上处于由囿向苑转变发展的阶段▪秦——开创了园路(驰道)、行道树使用的先例▪汉——”一池三山”人工山水格局;叠山技术和材料上有所创新;私家园林的出现和寺观园林的崭露头角丰富了园林形式10 四世纪之前外国古代园林与中国古代园林有何区别?欧洲园林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规则式,恢宏的气势,开阔的视线,严谨均衡的构图,丰富的花坛雕像喷泉等装饰,体现一种庄重典雅,雍容华贵的气势)和英国风景式园林(自然式,不考虑人工与自然之间的过渡,将自然作为主体引入到园林中,并排除一切不自然的人工艺术,体现一种自然天成,返璞归真的艺术境界)为优秀代表,分别追求人工美和自然美的情趣,艺术造诣精湛独到,为西方世界喜闻乐见的园林伊斯兰园林属于规则式园林范畴,以古巴比伦和古波斯园林为渊源,十字形庭园为典型布局方式,封闭建筑与特殊节水灌溉系统相结合,富有精美建筑图案和装饰色彩的阿拉伯园林中国园林属于山水风景式园林范畴,以非规则式园林为基本特征,园林建筑与山水环境有机会融合,含蕴诗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中轴对称的规整式构图,多见于宫室寺观建筑,为中国园林建筑的特殊形式11 中世纪欧洲园林类型和特征。

类型:有以实用性为目的的寺院园林和城堡园林,以及贵族猎苑和迷园.特征:中世纪欧洲园林最初都是以实用性为主,是政教合一的折射.随着战乱平息和生活稳定,园林装饰性,娱乐性日趋浓厚.有些果园逐渐增加观赏树木,铺设草地,种植花卉,点缀凉亭,喷泉,座椅等设施,将果园演变为游乐园.用低矮绿篱组成花坛图案,图案呈几何形或鸟兽形状及徽章纹样,在空隙填充各种颜色的碎石,土,碎砖或者色彩艳丽的花卉.最初花坛高出地面,周围环绕木条,砖瓦等,后与地面平齐,常设在墙前或广场上.花架式亭廊也较为常见,廊中设坐凳,廊架上爬满各种攀缘植物.四12 西班牙伊斯兰园林的类型与特征,其代表作品有哪些?举例说明类型:内庭院,台地花园.特征:伊斯兰信徒向往的"天国",水,乳,酒,密河呈十字交叉,以喷泉为中心的布局,封闭的拱形建筑,是伊斯兰园林的基本形式,反映了阿拉伯人的帐篷式居住形式及对绿洲,水的崇敬.西班牙人效法荷兰,英国,法国造园艺术,推广水法,绿化,使伊斯兰教与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结合一体,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西班牙伊斯兰园林.代表作:科多巴的清真寺,阿尔罕布拉宫(台地园)和格内拉里弗花园(台地花园),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阿尔罕布拉庭园:桃金娘中庭,狮庭和格内拉里弗的花园.13 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士人园”的兴起,使中国园林产生第二次飞跃?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园林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文人雅士厌烦战争,玄谈玩世,思想解放,寄情山水,风雅自居,富豪们纷纷建造私家园林,把自燃式风景山水缩写于自己私家园林中,东汉以来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不安,有所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叹谓。

思想的追求而大兴园林之风。

士大夫出于愤世嫉俗,而玩世不恭,醉心老庄哲学及玄学,清谈不拘礼法,任性放荡。

14 试述魏晋南北朝园林特征。

此时期文人以归隐山林为高雅,园林建筑冲破追求气派、规模宏大的苑囿式花园模式,更加艺术化人格化,于是在江南兴建了小巧精致、风格典雅朴素的私家园林,近宅近城建造,规模较小,注意园景的自然野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