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学案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学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自学目标】1.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的概念【知识建构】一、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阅读思考:门捷列夫生平:他是。

他的最伟大成就是什么?。

①门捷列夫开始是按照什么作为标准来排列元素的?②现在的周期表编排的依据是什么?④知道原子是不显电性的,现在又出现了“原子序数”,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呢?关系怎样?分别数一下Na、C、O三种原子中的质子数、电子数。

归纳:它们之间有关系:1、原子序数:原子序数===2、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3、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②周期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周期称为长周期,第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2、族:元素周期表共有个纵行,除了三个纵行称为第Ⅷ族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族。

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个纵行共分为个族,其中个主族,个副族,一个族,一个族。

a、主族:由元素和元素共同构成的族,用A表示:ⅠA、b、副族:完全由元素构成的族,用B表示:ⅠB、c、第Ⅷ族:三个纵行d、零族:第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③典型族的别称:ⅠA称为元素ⅦA称为元素ⅡA称为元素零族称为元素【思考交流】元素周期表中前七周期的元素种数如下,请分析周期数与元素种数的关系,然后来,自己或通过科代表告诉老师)【随堂练习】( )1.周期表中16号元素和4号元素的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的4倍的是……………A.电子数B.最外层电子数C.电子层数D.次外层电子数( )2.在周期表中,第三、四、五、六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A.8、18、32、32 B.8、18、18、32C.8、18、18、18 D.8、8、18、18()3.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族可能是A.0族B.主族C.副族D.Ⅶ族( )4.现行元素周期表中已列出112种元素,其中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A.第4周期B.第5周期C.第6周期D.第7周期( )5.某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2个电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B.该元素可能是非金属元素C.该元素可能是第ⅡA族元素D.该元素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知识准备】钠、氯气的主要化学性质【自学目标】1.掌握碱金属、卤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及递变规律2.了解金属活泼性、非金属活泼性强弱的判断规律【知识建构】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一)碱金属元素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按要求填写教材第5页的内容)【思考交流】你发现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相同之处是什么?不同之处呢?2、碱金属的化学性质①与非金属的反应Li+O2Na+O2K+O2K、Rb等碱金属与O2反应,会生成超氧化物。

Rb、Cs在室温时,遇到空气会立即燃烧。

上述实验说明,从Li到Cs,金属活泼性越来越②与水的反应K +H2O Rb +H2O除Na、K外,其他碱金属元素也都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与H2。

小结:2M+2H2O == 2MOH+H2↑2M+2H2O == 2M++2OH-+H2↑碱性:从LiOH到CsOH,碱性越来越【思考交流】①根据实验讨论钠与钾的性质有什么相似性和不同。

你认为元素的性质与它们的原子结构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②K能置换出CuCl2溶液中的Cu吗?为什么?3、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比较(分析教材第7页表1-1的内容)相似性:递变性:【归纳应用】元素金属性判断依据: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

置换出氢越容易,则金属性越。

2、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化水物碱性强弱。

碱性越强,则原金属单质的金属性越。

(二)卤素1、卤素的原子结构(见教材第7页)相同之处:不同之处:2、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递变规律):颜色: 状态:密度:熔沸点: 在水中的溶解性:3、卤素的化学性质:①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来表示,反应时按222I2的顺22 2序,反应条件越来越,反应剧烈程度依次,形成的卤化氢的稳定性也依次。

22Br2+I-=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实验说明,从氟到碘,非金属活泼性越来越【归纳应用】元素非金属性判断依据:1、根据非金属单质与氢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判断。

化合越容易,氢化物越稳定,则非金属性越。

2、根据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化水物酸性强弱。

酸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

注意:F2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单质,Cs是最活泼的金属单质;F2不能置换出NaCl溶液中的Cl2,因为F2在水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2F2+2H2O = 4HF + O2【疑点反馈】【随堂练习】( )1.下列单质中,与水或酸反应最剧烈的是A.K B.Na C.Mg D.A1( )2. 按Li、Na、K、Rb、Cs顺序递增的性质是A .单质的还原性B .阳离子的氧化性C .原子半径D .单质的熔点 (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碱金属元素中,所有碱金属的氧化物均属于碱性氧化物B .由于钠、钾的密度都小于1,所以,碱金属单质的密度都小于1C .金属锂不能保存于煤油中,金属钾可以保存于煤油中D .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易溶于水,但土壤中钾含量太少,故需施用钾肥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知识准备】元素、原子的相关知识 【自学目标】1.了解核素、同位素的概念2.知道C 、H 、O 等常见的同位素及其应用 【知识建构】 三、核素: 1、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 和核外带负电的 构成的。

原子核由 和 构成。

两个关系: 原子序数= = = 质量数(A )= (Z ) + (N )在化学上,我们为了方便地表示某一原子。

在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标出其质子数,左上角标出质量数 A ZX如:11H126C147N168O2311Na3115P21H 31H 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例1】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He 32存在,He 32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

下列关于He 32的叙述正确的是( )A.He 22和He 32互为同位素 B.He 32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C.He 32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 D.He 32代表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3个中子的氦原子【课堂练习】 完成下表内容【思考交流】通过原子结构知识的学习,你认为决定原子种类的是什么? 2、核素和同位数:核素的概念: 同位数的概念: 常见的同位素:H : C : O : U : 同位数的特点: 【思考交流】1、元素、核素、同位素的不同和联系。

2、在周期表中收入了112种元素,是不是就只有112种原子呢?为什么?3、Cl 元素有两种天然同位素3517Cl 、3717Cl 。

⑴在形成的Cl 2分子中,会有 种不同的分子,分别是 、 、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 、 。

⑵从原子的组成看,原子的质量数均为整数,但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却是35.5,这是为什么? 【疑点反馈】 【随堂练习】1.某元素X 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

取该元素的单质2.8 g 跟O 2充分作用,可得到6 g 化合物RO 2。

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3周期ⅣA族B.第3周期V A族C.第2周期V A族D.第2周期ⅣA族2.若某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那么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A.ⅢA族B.ⅢB族C.I B族 D.IA族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知识准备】常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自学目标】1.掌握核电荷数从1到20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知识建构】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⑴原子是由居于_____________的带__________的__________和______带________的______构成的。

⑵原子核是由带____________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构成的。

⑶原子符号“x A”中,Z表示_____________,A表示____________,核内中子数Z用______表示。

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分析教材第13页表1-2的内容(1)电子是在原子核外距核由及、能量由至的不同电子层上分层排布;(2)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n代表电子层数);(3)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第层,当第层排满后,再排第层,等等。

(4)最外层电子数则不超过_____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_____个)。

3、电子的能量高低与离核远近的关系:电子层 1 2 3 4 n电子层符号K L M N ……离核距离近远电子的能量()()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 2 8 18 32 2n2电子层原子核各电子层的电子数核电荷数本学时重点学习了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知道了多电子原子中的电子排布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遵循一定规律排布的。

【例题剖析】【例题1】.根据下列条件写出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把结果填在表中。

(1)A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1/2。

(2)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

(3)C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K层电子数之差是电子层数的2.5倍。

(4)D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1/4。

编号A B C D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原子结构示意图【疑点反馈】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二、三课时)【知识准备】常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钠、氯的主要性质【自学目标】1.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知道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关系3.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含义和实质二、元素周期律【知识建构】1、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分析教材第13页表1-2的内容从H到He,K层(第一层)的电子数由到从Li到Ne,L层(第二层)的电子数由到从Na到Ar,M层(第三层)的电子数由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呈2、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变化分析教材第13页下表的内容,找出化合价的变化规律从H到He,最高正化合价由到从Li到Ne,最高正化合价由到,最后为;最低负化合价由到最后为从Na到Ar,最高正化合价由到,最后为;最低负化合价由到最后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主要化合价呈且有以下量的关系: │最高正价│+│负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