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题_稀土萃取槽CAD图纸

课题_稀土萃取槽CAD图纸

稀土萃取槽CAD图纸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元稀土萃取槽,属于稀土元素萃取提纯设备技术。

背景技术已有的稀土萃取提纯,是由若干个相互串联的稀土萃取槽分区段实施的。

每一个萃取区段使用1个单元萃取槽。

已有的稀土萃取槽的单元稀土萃取槽的技术结构是,包括槽体;槽体由上端与槽体的顶板固定联结的第一挡板和下端与槽体的底板固定联结的第二挡板分隔成混合室和澄清室,在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保持距离;在混合室内设有搅拌器;在澄清室紧挨槽体的侧壁板部位,分别设有可与上一级槽体的混合室相贯通的入口设在上部的上回流通道和可与下一级槽体的混合室相贯通的入口设在下部的下泄放通道。

将若干个所说结构的单元萃取槽串联在一起便组成稀土萃取槽。

已有稀土萃取槽的萃取工作过程是,稀土溶液持续缓慢地加入混合室,在搅拌器的搅动下,经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所保持的距离间隙进入澄清室,经沉淀分成由下而上分布的水相层(I)、第三相层(III)和有机相层(II),如附图2所示。

其中存在于中间段的第三相层,是一种粘稠体物质,其所含有的有用物质量很少,而水相层富含有用物质,有机相层所含的有用物质的量与水相层相同。

浮在上层的有机相层物质通过上回流通道,回流至上一级单元萃取槽的混合室,进行再度搅拌萃取,而存在于最低层的水相层物质,则通过下泄放通道,下泄至下一级单元萃取槽混合室进行更进一步的搅拌提纯,直至最终达到稀土高纯度含量指标为止。

由以上所简要描述的萃取工作过程可以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由于第三相粘稠体层的存在,而阻断有机相与水相的交换,影响了稀土萃取过程的正常进行。

为了使稀土萃取过程的正常进行,就必须对存在于澄清室内的第三相层粘稠体物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理。

而这种清理第三相层粘稠体物质的操作是很困难的。

因为它很容易破坏上下两相正常分层,使通过混合室与澄清室的混合液中的水相,因其渗透通道被第三相阻断而影响正常渗透,且压迫有机相流失,使第三相下降。

一旦第三相混入混合室再返回澄清室,则将进一步加重所说问题的出现。

这是目前已有的稀土萃取槽所存在的严重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萃取过程正常、清理第三相粘稠体前后间隔时间较长的单元稀土萃取槽,以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要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元稀土萃取槽,包括槽体;槽体由上端与槽体的顶板固定联结的第一挡板和下端与槽体的底板固定联结的第二挡板分隔成混合室和澄清室,在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保持距离D1;在混合室内设有搅拌器;在澄清室紧挨槽体的侧壁板部位,分别设有可与上一级槽体的混合室相贯通的入口设在上部的上回流通道和可与下一级槽体的混合室相贯通的入口设在下部的下泄放通道,其改进点在于在澄清室内设有呈“L”形结构的澄清隔板;澄清隔板的两侧边分别与槽体的两侧壁固定联结;澄清隔板的纵向隔板的顶端靠近槽体的顶板,且与第二挡板之间保持距离D2,所说的距离D2由挨近槽体的顶板部位向挨近槽体的底板部位逐步缩小;澄清隔板的横向隔板的自由端靠近槽体的侧壁板且与槽体的底板之间保持距离D3,所说的距离D3由挨近第二挡板的部位向挨近槽体的侧壁板部位逐步缩小。

由以上所给出的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说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可以明了,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不改变已有技术
总体结构的基础上,加设了澄清隔板,从而使萃取物尤其是存在于水相和有机相中的有用物质,可从第二挡板与澄清隔板的纵向隔板之间进入澄清室的底部,而通过下泄放通道进入下一级单元萃取槽的混合室。

而质量较小的萃取物尤其是第三相粘稠体物质,则进入澄清隔板与槽体构成的澄清室内,继续进行澄清萃取,其中所含的水相有用物质则通过渗透第三相粘稠体层或称滤饼进入澄清室底部,再通过下泄放通道进入下一级单元萃取槽的混合室。

从而解决了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点在于还具有收集构件;收集构件由收集斗和与收集斗相接通的收集管组成;收集斗与收集管固定联结;收集管放置在澄清隔板的横向隔板的上平面上且可移位;收集斗设在第三相层面以上,收集管的出口设在水相层内。

其目的显然是给存在于有机相内的水相有用物质开辟一个通道,使其能够较顺利地进入水相层内。

从而可以进一步延长前后清理第三相粘稠体的间隔时间,延长开台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在第二挡板的外侧设有截流板,在澄清隔板的纵向隔板上设有通孔;所说通孔与截流板相应对布置。

其目的在于有效防止第三相物质流入水相层,而具有明显的“隔渣”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得以实施后,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结构合理,萃取过程正常,生产效率高,可以延长清理第三相周期等特点,是显而易见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局剖图。

图中所示是由5个本实用新型单元稀土萃取槽串联组成的稀土萃取槽;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中所示I为水相层,II为有机相层,III为第三相层;图3是图1的B-B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解读所给出的附图,已经可以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2、3所示。

一种单元稀土萃取槽,包括槽体1;槽体1由上端与槽体1的顶板1-1固定联结的第一挡板2和下端与槽体1的底板1-2固定联结的第二挡板3分隔成混合室4和澄清室5,在第一挡板2与第二挡板3之间保持距离D1,D1为2~3cm;在混合室4内设有搅拌器6;在澄清室5紧挨槽体1的侧壁板1-3部位,分别设有可与上一级槽体的混合室相贯通的入口设在上部的上回流通道7和可与下一级槽体的混合室相贯通的入口设在下部的下泄放通道8,在澄清室5内设有呈“L”形结构的澄清隔板9;澄清隔板9的两侧边分别与槽体1的两侧壁固定联结;澄清隔板9的纵向隔板9-1的顶端靠近槽体1的顶板1-1,且与第二挡板3之间保持距离D2,所说的距离D2由挨近槽体1的顶板1-1部位向挨近槽体1的底板1-2部位逐步缩小,大距离端的D2为8~12cm;澄清隔板9的横向隔板9-2的自由端靠近槽体1的侧壁板1-3且与槽体1的底板1-2之间保持距离D3,所说的距离D3由挨近第二挡板3的部位向挨近槽体1的侧壁板1-3部位逐步缩小,大距离端的D3为3~5cm。

还具有收集构件10;收集构件10由收集斗10-1和与收集斗10-1相接通的收集管10-2组成;收集斗10-1与收集管10-2固定联结;收集管10-2放置在澄清隔板9的横向隔板9-2的上平面上且可移位;收集斗10-1设在第三相层面III以上,收集管10-2的出口
设在水相层I内且挨近槽体1的侧壁板1-3的部位。

在第二挡板3的外侧设有截流板3-1,在澄清隔板9的纵向隔板9-1上设有若干个通孔9-1-1;所说通孔9-1-1与截流板3-1相应对布置。

所说截流板3-1呈鸟窝状,且其窝口朝下。

而所说通孔9-1-1有若干个,且沿水平方向分开布置;或者所说通孔9-1-1,是1个沿水平方向布置的长通孔。

如附图1所示,将5个本实用新型平排串联在一起,即构成工业化生产的多节稀土萃取槽。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同等条件下,小试对比结果显示,第三相粘稠体清理周期延长一倍,单位时间萃取稀土产量提高5~10%,稀土纯度比已有技术略有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小试是很成功的。

权利要求1.一种单元稀土萃取槽,包括槽体(1);槽体(1)由上端与槽体(1)的顶板(1-1)固定联结的第一挡板(2)和下端与槽体(1)的底板(1-2)固定联结的第二挡板(3)分隔成混合室(4)和澄清室(5),在第一挡板(2)与第二挡板(3)之间保持距离(D1);在混合室(4)内设有搅拌器(6);在澄清室(5)紧挨槽体(1)的侧壁板(1-3)部位,分别设有可与上一级槽体的混合室相贯通的入口设在上部的上回流通道(7)和可与下一级槽体的混合室相贯通的入口设在下部的下泄放通道(8),其特征在于在澄清室(5)内设有呈“L”形结构的澄清隔板(9);澄清隔板(9)的两侧边分别与槽体(1)的两侧壁固定联结;澄清隔板(9)的纵向隔板(9-1)的顶端靠近槽体(1)的顶板(1-1),且与第二挡板(3)之间保持距离(D2),所说的距离(D2)由挨近槽体(1)的顶板(1-1)部位向挨近槽体(1)的底板(1-2)部位逐步缩小;澄清隔板(9)的横向隔板(9-2)的自由端靠近槽体(1)的侧壁板(1-3)且与槽体(1)的底板(1-2)之间保持距离(D3),所说的距离(D3)由挨近第二挡板(3)的部位向挨近槽体(1)的侧壁板(1-3)部位逐步缩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稀土萃取槽,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收集构件(10);收集构件(10)由收集斗(10-1)和与收集斗(10-1)相接通的收集管(10-2)组成;收集斗(10-1)与收集管(10-2)固定联结;收集管(10-2)放置在澄清隔板(9)的横向隔板(9-2)的上平面上且可移位;收集斗(10-1)设在第三相(III)层面以上,收集管(10-2)的出口设在水相层(I)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元稀土萃取槽,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挡板(3)的外侧设有截流板(3-1),在澄清隔板(9)的纵向隔板(9-1)上设有通孔(9-1-1);所说通孔(9-1-1)与截流板(3-1)相应对布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元稀土萃取槽,包括槽体、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混合室、澄清室、搅拌器、上回流通道和下泄放通道,而以其在澄清室内设有呈“L”形结构的澄清隔板;澄清隔板的两侧边分别与槽体的两侧壁固定联结;澄清隔板的纵向隔板的顶端靠近槽体的顶板,且与第二挡板之间保持距离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