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米高挡土墙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2

10米高挡土墙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2

高挡墙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二0一七年四月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三、危险源识别与监控四、高挡墙施工方法五、高挡墙施工技术要求六、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七、高挡墙施工安全管理八、高挡墙施工应急预案高挡土墙专项安全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

该挡墙总长21米,挡墙高度为12.5m,针对高挡墙施工危险性较大,我标段按要求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二、编制依据1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 号2 施工图及相关文件。

三、危险源识别与监控1、危险源识别。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高挡墙施工主要有以下几种危险源:1)、机械事故。

2)、挡墙上块石等材料倾落直接伤人。

3)、挡墙基础不符合要求,导致挡墙沉降整体倒塌。

5)、挡墙砌筑质量不合格,导致挡墙倒塌。

6)、高挡墙砌筑时高空坠落。

7)、挡墙施工方法不当引起伤害。

2、危险源的监控1)、机械性能达到安全使用要求,规范材料堆放布置,防止材料坠落伤人。

2)、严格按正确的施工方法施工。

3)、高挡墙砌筑时做好高空防护措施,并配备高空作业防护设备。

四、高挡墙施工方法1、施工工序测量放样挖基测承载、架线拌制砂浆、加工处理片石运砂浆、块石砌筑勾缝养护。

2、施工方法2.1放样测量,做好排水,防止水的侵害。

2.2挡土墙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后,基底整平夯实,挡土墙基底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部分路段不能满足时可夯实地基或采用扩大基础,并作承载力试验,确保地基强度。

2.3基底处理隐蔽工程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后,及时进行挡土墙墙身砌筑,基坑严禁长时间暴露。

施工中保持基坑干燥,积水及时排除。

2.4挡土墙每隔10-15m设一道伸缩缝或沉降缝,缝宽2-3cm,采用沥青麻絮或浸油木屑填塞,墙体设置直径为5cmPVC的泄水孔,衡重式挡墙纵横向间距2m,仰斜式挡墙纵横向间距为1.5米,最底排水应设于地面或常水位以上0.3m。

2.5挡土墙背后采用砂砾或碎石等透水性材料回填夯实,压实度要求达到96%以上。

2.6填挖交接处挡土墙端部嵌入路堑原地层的深度,土质土层不应小于1.5米,风化软质岩层不应小于1.0米,微风化岩层不应小于0.5米。

2.7衡重式路肩墙局部高度超过16米的挡土墙,基础采用C25混凝土浇筑,基础必须埋入中风化基岩中不小于0.5米,基础高度不小于1.5米。

2.8仰斜路堤墙局部高度超过12米的挡土墙,基础采用C25混凝土浇筑,基础必须埋入中风化基岩中不小于0.5米,基础高度不小于2米。

五、挡墙施工技术要求(一)一般挡墙施工本工程采用挡墙形式,挡墙墙高小于4.5 m时,采用干砌挡墙,墙高大于4.5 m时,采用浆砌片(块)石衡重式挡墙和仰斜路堤墙。

因此对砌筑所用的材料技术要求非常严格,必须进行严格挑选验收。

石料坚持就地取材,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原则,外购的材料,如水泥、黄砂必须有质单及相关证明,禁止不合格产品、无证产品进入施工现场。

1、砌筑石料砌筑用石料主要是块石,选用质地均匀、坚硬、无裂隙、不易风化的石料,石面无风化屑、泥迹、污垢,对所选用石料要进行抗压试验,极限抗压强度应在30Mpa以上,尽量选用较大的石块砌筑且块石应大致方正,无锋棱凸角,顶面及底面较为平整、平行,其厚度不宜小于20cm,宽度及长度不小于其厚度。

2、砌筑砂浆2.1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砂浆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合设计强度要求。

2.2砌筑砂浆必须有良好的和易性,其稠度以标准圆锥体沉入度表示,用于砌筑时宜为50~70㎜,气温较高时可以适当增大。

2.3砂浆应随拌随用,保持适宜的稠度,拌和时间为3~5分钟,一般应在3~4h内使用完毕。

气温超过30℃时,宜在2~3h内使用完毕,已经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3、浆砌片(块)石砌筑3.1砌体在使用前必须浇水湿润,表面如有污垢应清洗干净,基底表面也应清洗、湿润,然后座浆砌筑。

3.2浆砌石墙采用交错砌法,按石料形状挂线分层卧砌,第一层石块大面、平整的一面向下,上下石块相互错缝,内外搭接,摆铺稳定,分层叠砌。

3.3浆砌片(块)石砌筑时,砂浆应饱满,并插捣密实,不得有空洞、松散现象。

灰缝一般为20~30㎜,铺浆厚度约为40~60㎜,较大空隙应用碎石块嵌入砂浆中,绝不允许先填碎石后塞砂浆。

3.4浆砌片(块)石不得形成水平或纵向通缝,不得有结搓。

在块石填腹时,水平灰缝不得大于3㎝,竖向灰缝不得大于4㎝,填腹石的灰缝应彼此错开。

3.5浆砌片(块)石应设置沉降缝和伸缩缝,以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对墙身的影响。

沉降缝应垂直地面,缝宽一致。

3.6砌体隐蔽面砌缝可随砌随刮平,不另勾缝。

外露面应进行勾缝,并应在外露面预留约20㎜的空缝作勾缝之用,应勾凸缝。

(二)高挡墙施工本工程高挡墙主要采用衡重式挡土墙,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能承受行车的反荷载作用和抗御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

衡重式挡土墙砌筑工程量20806m3,工程量大,施工难度较大。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某些土质、软质石及不良地层易受山洪、水库的浸湿等影响,造成路基软化、边坡塌陷或大面积滑坡,所以应采取有效的防御与加固措施,特别是衡重式高挡墙基底必须置于稳定的基岩上,确保防护工程质量。

1、高挡墙基坑的开挖1.1基坑开挖尺寸符合图纸要求,并保留50cm的工作宽度。

基底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墙高H=14m时,承载力为580Kpa;H=13m时,承载力为510 Kpa,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施工。

墙背原地面开挖成防滑台阶,台阶宽度大于2米,做成向内倾斜4%的坡。

1.2部分路段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可夯实地基或采用扩大基础,并作承载力试验。

1.3对于局部高度超过16米的挡土墙,基础采用C25混凝土浇筑,基础必须埋入中风化基岩中不小于0.5米,基础高度不小于1.5米。

1.4基坑开挖后,发现地质情况变化较大,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以使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1.5高档墙砌筑前应先彻底清除废渣,挡墙基础底面应设置在天然地面以下不小于1m 处。

1.6高挡墙基底应检验合格后,应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材料运输2.1在施工区域设置较大的施工材料堆放场地,通过车辆运输将材料送至现场,做好运输便道修筑工作。

2.2对于个别地段无法通过车辆运输时,通过挖机或装载机将石料移至施工挡墙附近。

2.3施工时采用人工通过安全通道将石料和砂浆送到砌筑现场。

并在每砌筑1.2米后及时进行台背回填,保证地面与施工部分的安全通道高度,方便材料运至施工部分。

3、砌体工程施工3.1砌块在使用前必须浇水湿润,清洗表面的泥土、水锈。

砌筑时必须两面挂线或样板挂线,外面线应顺直整齐,逐层收坡,内面线可大致适顺。

在砌筑过程中应经常校正线杆,以保证砌体各部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3.2砌筑基础尽量选用较大的石块,大面向下平稳摆放。

墙基础直接置于天然地基上时,可直接坐浆砌筑;当有渗透水时,应及时排除,以免基础在砂浆初凝前遭水侵害;墙基础为软弱土层不能保证图纸要求的强度时,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采用加宽基础或其他措施;当墙基础设置在岩石的横坡上时,应清除表面风化石,并做成台阶形,台阶的宽度与高度比不得大于2:1,台阶宽度不应小于0.5m。

沿墙长度方向地面有纵坡时,应沿纵坡向按图纸要求做成台阶。

3.3施工时应结合墙高及地形变化情况分段砌筑,分段长10m,分段位置处设置2~3cm 的伸缩缝。

挡土墙施工应分层砌筑,但两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差一般不宜超过 1.2m,各段水平砌缝应一致。

3.4各砌层应先砌外圈定位行列,然后砌筑里层,外圈砌块应与里层砌块交错连成一体。

砌体外露面采用块石。

砌体里层应砌筑整齐,分层应与外圈一致,应先铺一层适当厚度的砂浆再安放石块和填塞砌缝。

砌体外露面应进行勾缝,并应在砌筑时靠外露面预留深约2cm的空缝备作勾缝之用。

砌体隐蔽面砌缝可随砌随刮平。

3.5各砌层的石块应安放稳固,石块间砂浆饱满,粘结牢固,相邻石块不直接贴靠或脱空。

砌筑时,底浆应铺满,竖缝砂浆应先在已砌石块侧面铺放一部分,然后于石块放好后填满捣实。

用小石子混凝土塞竖缝时,用扁铁捣实。

3.6砌筑上层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石。

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砌层表面应加以清扫和湿润。

3.7片石应分层砌筑,宜以2~3层石块组成一工作层,每一工作层的水平缝应大致找平。

各工作层竖缝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

外圈定位行列和转角石,应选择形状较为方正及尺寸较大的片石,并长短错开与里层砌块咬接。

砌缝宽度一般不应大于40mm。

较大的砌块应使用于下层,安砌时应选取形状及尺寸较为合适的砌块,尖锐突出部分应敲除。

竖缝较宽时,应在砂浆中塞以小石块,不得在石块下面用高于砂浆砌缝的小石片支垫。

3.8块石应平砌,每层石料高度大致一致。

外圈定位行和镶面石块丁顺相间或两顺一丁排列,砌缝宽度不大于30mm,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小于80mm。

砌体里层平缝宽度不大于30mm,竖缝宽度不大于40mm。

3.9墙身每隔2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φ5PVC泄水孔,并于泄水孔进口处设置反滤层。

在最低排泄水孔部位设置隔水层,以免积水渗入墙身及基础,隔水层采用30cm厚的粘土夯实层。

4、沉降缝垂直,缝宽一致,墙身内部石块不交叉重叠。

4.1砌筑前应认真放样复核,竖好样架,砌筑过程中经常检查,防止走动并随时校正。

4.2用于沉降缝的石块,应经加工,块石基本方正。

大小适中,表面平整,相邻面相互垂直。

4.3砌筑时应做到上下对齐,侧面垂直,坐浆饱满,填缝密实。

4.4压顶混凝土的模板应支撑牢固,尺寸符合要求,缝隙与墙身留缝一致。

5、挡土墙泄水孔排水通畅。

5.1基底碎石垫层必须夯实,嵌入土内,以增加挡墙基础与土基的摩擦力。

5.2基础回填,必须两侧同时填筑,并分层填筑,分层夯实,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且夯实的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5.3严禁用垃圾土、潮湿土或杂树皮草根等杂物进行回填。

5.4应避免采用推土机将大量的土直接推向墙身,也不得用挖掘机向墙内扔填土。

5.5挖除墙背填土,改用稳定土或渗水材料分层填筑,分层夯实,改善墙身受力情况。

5.6在条件可能时,可增高墙前填土高度,以增加挡墙的被动土压力。

6、勾缝砂浆符合要求,无裂缝,不脱落。

6.1勾缝前应先将石块之间的缝隙用砂浆填满捣实,并用刮刀出深于砌体2㎝的凹槽,然后洒水湿润,再进行勾缝隙。

6.2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做到配合比正确,拌和充分,随拌随用,严禁隔夜砂浆掺水后重拌再用。

6.3砌筑时砂浆饱满,空隙填充密实,并将粘附面石砂浆清除干净。

6.4加强洒水养护,当气温较高时,应对砌体勾缝加以覆盖保养。

对于已出现勾缝开裂或剥落处应予以清除扫净,润湿后重新勾缝修复。

个别或局部松动部分的石块应重新砌筑后再进行勾缝。

7、挡土墙墙后回填符合要求。

7.1需待砌体砂浆强度达到70%以上时,方可回填墙背填料。

7.2墙背回填要均匀摊铺平整,并设不小于3%的向内横坡度逐层填筑,逐层夯实,不允许向着墙背坡度填筑,严禁使用膨胀土和高塑性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