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住宅小区公共配电工程设计技术规定(试行)温州电力局生产处2009年2月目次前言1总则∙∙∙∙∙∙∙∙∙∙∙∙∙∙∙∙∙∙∙∙∙∙∙∙∙∙∙∙∙∙∙∙∙∙∙∙∙∙∙∙∙∙∙∙∙∙∙∙∙∙∙∙∙∙∙∙∙∙∙∙∙∙∙∙∙∙∙∙∙∙∙∙∙∙∙∙∙∙∙∙∙∙∙∙∙∙∙∙∙∙∙∙∙∙∙∙∙∙∙∙∙∙∙∙∙1 2引用标准∙∙∙∙∙∙∙∙∙∙∙∙∙∙∙∙∙∙∙∙∙∙∙∙∙∙∙∙∙∙∙∙∙∙∙∙∙∙∙∙∙∙∙∙∙∙∙∙∙∙∙∙∙∙∙∙∙∙∙∙∙∙∙∙∙∙∙∙∙∙∙∙∙∙∙∙∙∙∙∙∙∙∙∙∙∙∙∙∙∙∙∙∙∙∙∙∙1 3术语和定义∙∙∙∙∙∙∙∙∙∙∙∙∙∙∙∙∙∙∙∙∙∙∙∙∙∙∙∙∙∙∙∙∙∙∙∙∙∙∙∙∙∙∙∙∙∙∙∙∙∙∙∙∙∙∙∙∙∙∙∙∙∙∙∙∙∙∙∙∙∙∙∙∙∙∙∙∙∙∙∙∙∙∙∙∙∙∙∙∙∙∙∙∙3 4供配电方式及负荷容量∙∙∙∙∙∙∙∙∙∙∙∙∙∙∙∙∙∙∙∙∙∙∙∙∙∙∙∙∙∙∙∙∙∙∙∙∙∙∙∙∙∙∙∙∙∙∙∙∙∙∙∙∙∙∙∙∙∙∙∙∙∙∙∙∙∙∙∙∙∙∙∙∙6 5线路管沟及所址要求∙∙∙∙∙∙∙∙∙∙∙∙∙∙∙∙∙∙∙∙∙∙∙∙∙∙∙∙∙∙∙∙∙∙∙∙∙∙∙∙∙∙∙∙∙∙∙∙∙∙∙∙∙∙∙∙∙∙∙∙∙∙∙∙∙∙∙∙∙∙∙∙∙∙∙∙∙7 6配电装置要求∙∙∙∙∙∙∙∙∙∙∙∙∙∙∙∙∙∙∙∙∙∙∙∙∙∙∙∙∙∙∙∙∙∙∙∙∙∙∙∙∙∙∙∙∙∙∙∙∙∙∙∙∙∙∙∙∙∙∙∙∙∙∙∙∙∙∙∙∙∙∙∙∙∙∙∙∙∙∙∙∙∙∙∙∙∙∙∙∙8附录A∙∙∙∙∙∙∙∙∙∙∙∙∙∙∙∙∙∙∙∙∙∙∙∙∙∙∙∙∙∙∙∙∙∙∙∙∙∙∙∙∙∙∙∙∙∙∙∙∙∙∙∙∙∙∙∙∙∙∙∙∙∙∙∙∙∙∙∙∙∙∙∙∙∙∙∙∙∙∙∙∙∙∙∙∙∙∙∙∙∙∙∙∙∙∙∙∙∙∙∙∙∙∙∙14前言为了适应温州市区10kV及以下住宅小区公共配电工程管理工作的需要,使10kV及以下住宅小区公共配电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特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明确10kV及以下住宅小区公共配电工程设计技术要求,并对其土建、电气等设计内容做了规定。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温州电力局生产处本标准的解释单位:温州电力局生产处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王化林洲游郑朴马劲东谢鹏林姬旭东高秀珍金佳李万军周棣王强宏叶方彬本标准的主要审核人:丁文俊赵深本标准的审定人:刘伟军本标准的批准人:周华1总则1.1为规范温州市区10kV及以下住宅小区公共配电工程设计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维护方便,确保设计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1.2 本标准适用于温州市区10kV及以下住宅小区公共配电工程的新建和扩建配电设计,各县局可参照执行。
1.3 温州市区10kV及以下住宅小区公共配电工程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根据负荷性质、用电容量、所址环境、地区供电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1.4 配电设备的选型应执行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采用运行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维护方便(免维护或少维护)、操作简单、节能环保型的设备。
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及不合格的产品。
1.5 住宅小区内应根据城市规划要求,从美化环境、提高供电可靠性出发,建设以电缆线路为主的配电网络。
1.6 住宅小区公共配电设施的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及行业和地方的相关标准规范。
1.7 凡本标准未尽事宜,按有关标准、规范相关细则执行。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定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有标准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定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3-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9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60-92《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 50180-19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096-1999《住宅设计规范(含条文说明)》2003修订GB 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68-2005《住宅建筑规范》GB 12326-2000《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 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T 1454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7825.8-1999《CAD 文件管理标准化审查》GBJ 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DL/T 599-2005《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T 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221-2005《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 5137-2001《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202-2004《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电能计量装置分册》2007版浙江省电力公司《装表与接电工作标准(试行)》2008版DL/T 5220-2005《1O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698-1999《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技术条件》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SDGJ 60-88《电力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Q/ZDJ 04-1999《浙江省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10kV配电工程分册》2006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电缆敷设分册》2006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10kV和380/220V配电线路分册》2006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6版3术语和定义3.1 住宅小区本标准中住宅小区也称“居住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包括配建的公共服务设施。
3.2 公共服务设施一般称公建,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
3.3 高层住宅指建筑高度越过24m的建筑,高层住宅建筑为十层以上(含十层)的住宅建筑。
3.4 中压电网本规定指额定电压为10kV的电网。
3.5 低压电网指额定电压为380V/220V的电网。
3.6 小区公用开闭所指10kV进出线电缆都设开关,有开闭和分配电能作用的中压配电设备(母线上不含配变)及其配套建筑物(构筑物)。
3.7 小区公用配电室本标准中主要指10kV中压交流电源经电力变压器降压后对380V/220V低压用电设备供电的设备及其配套建筑物(构筑物),个别小区公用配电室也兼有局部分配10kV电能功能。
3.8 低压电缆分支箱指用于低压电缆简单分支的箱体。
3.9 电能表计量箱指内设电能计量表计、进出线开关等设备的箱体,简称表箱。
3.10 住宅小区公共配电工程指由10kV开闭所、10kV/0.4kV的小区公用配电室、10kV电缆线路、380V/220V电缆线路、380V/220V封闭母线、桥架、电力电缆沟、低压电缆分支箱、电能表计量箱等组成的配电工程。
4 供配电方式及负荷容量4.1 根据新建住宅建筑物及配套设施负荷性质不同,Ⅰ类建筑(建筑分类参见GB 5004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的电梯、泵房、消防设施、应急照明用电等应采用双电源供电,Ⅱ类建筑的电梯、泵房、消防设施、应急照明用电等应采用双回路供电,并在消防设备末端加置双电源自动投切装置,其它及电梯及生活给水泵应采用双回路供电,并配置一定容量的自备电源。
4.2 除上述以外的用电设备及居民用电可采用单电源供电,住宅楼内部应推行“TN-S”和“TN—C—S”系统供电方式。
4.3 住宅用电容量确定原则:4.3.1 居民住宅用电负荷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60~80W计算,有特殊要求超过上述标准的可视具体条件而定,但原则上不得低于下表规定。
注:以上配置为最小控制值,住宅设计中对电气容量有特殊要求时,按实际计算确定。
4.3.2 住宅小区内公建设施或营业店面(店连屋)按实际设备容量计算。
设备容量不明确时,可按100~150W/m2计算。
4.3.3 小区公用变应按不小于80VA/m2配置变压器。
每台小区公用配变供电范围宜控制在8000m2左右,最大应控制在10000m2内,低压供电半径宜小于150m,小区公用配变应尽可能深入负荷中心,满足环境、环保、消防等要求。
小区公用配变单台最大容量,近期一般宜控制在不大于800kVA,远期控制在不大于1000kVA。
4.4 供配电设计中,为公建供电的低压线路不应与为住宅供电的低压线路共用一路。
4.5 属小区物业管理的公用设施(含消防设施、电梯、楼道灯、地下室照明、应急照明、通风设施等),需以供电部门联系单的供电范围为单位计算容量,装表计量。
4.6 小区公用配电室、环网柜每路馈线所带配变不宜超过4台,且容量不宜超过2000kVA。
一个小区公用配电室,配变数量不应超过2台。
4.7 住宅小区一般由10kV电源供电,电源可取自附近的110kV、35kV变电所的若干10kV供电回路或附近的住宅小区的开闭所,一回10kV供电线路负荷容量控制在7500kVA内,具体配电方案依据供电部门的联系单。
5 线路管沟及所址要求5.1 电缆线路路径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应与各种管线和其它市政设施统一安排。
5.2 市区电缆管线主要以电缆排管和电缆沟相结合,电缆管沟设计宜按电网远景规划并预留适当裕度一次建成。
10kV电力电缆应在地面排管或电缆沟敷设,若局部受限可由桥架过渡,但应充分考虑其运行和检修维护方便。
中压管沟与低压管沟应相互独立,并与相关市政管沟保证安全距离(依据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5.3 小区公用开闭所、配电室位置的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5.3.1 应按GB 50053-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中第二章所址选择规定执行,具有排水、防渗水、防潮、隔热、隔声和通风设施及独立的消防、检修通道,同时考虑温州地理及气候等因素,不应设在地下室。
5.3.2 根据GB 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不应与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厅)紧贴布置,如受客观条件限制需要布置时,应根据GB 50368-2005《住宅建筑规范》中5.2保温、隔热和5.3隔声的要求,在建筑设计中采取必要的措施。
5.3.3 小区公用开闭所、配电室模式,应为独立建筑物,设置在一至二层,不宜采用箱式变。
5.3.4 小区公用开闭所、配电室净高应达到3.3m(不包括电缆层)以上(如无封闭母线或桥架等设施净高可适当降低,但必须满足相关规定和标准要求),屋内不应有各种有碍运输、检修的柱、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