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
实施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土地复垦与耕地保护
【发文字号】闽政办[2016]175号
【发布部门】福建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6.10.31
【实施日期】2016.10.3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
(闽政办〔2016〕175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福建省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10月31日
福建省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3个部委《关于开展2016年度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工作的通知》、农业部《关于印发〈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等要求,推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提高耕地内在质量,实现“藏粮于地”,保障我省粮食安全,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为目标,树立耕地保护“量质并重”和“用养结合”理念,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以耕地土壤肥力提升、耕地退化污染重点区域和占补平衡补充耕地为重点,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资金投入,通过技术物质补助等方式,推进工程、农艺、农机措施相结合,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构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长效机制,促进土肥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守住耕地数量和质量红线,奠定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与目标
(一)基本原则
坚持量质并重、科学管理。
在严格保护耕地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耕地质量的建设与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耕地质量管理机制,推动各级政府落实“质量红线”。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充分考虑我省土壤类型、耕作制度、经济状况,针对不同区域耕地质量现状,分析主要障碍因素,集成组装治理技术模式,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确保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取得实效。
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
正确处理保护、提升与利用的关系,将耕地质量建设与农
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
将耕地质量建设与农业生态建设相结合,努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坚持财政支持、地方负责。
耕地质量建设具有公益性、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地方各级政府对耕地质量建设负总责,要多层次、多渠道增加投入,各级财政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实施有差别的扶持政策,建立长效机制。
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
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企业主推、社会参与,创新耕地质量建设长效机制,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农民、地方政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