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城教学设计2份

长城教学设计2份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长城》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

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

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侯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一、课题:长城
二、课型:精读课
三、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设计巧妙,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通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1、一、激发导入,初读课文
据1969年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报道:在太空和月球上
只能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

一项是中国的长城,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

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长城。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出长城的气势)。

3、下面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昨天学习的词语。

(二)复习词语
1、出示词语,指明读,齐读
2、强调读音及书写
(三)自读感知,反馈交流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么评价长城的,请你用书中的一句话概括出来。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师:面对作者如此高的评价,我们心中不禁打上了一个问号—为什么?
师: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解答心中的疑问吧。

每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相机板书)
远看长龙
近看高大坚固
设计巧妙奇迹
血汗智慧
3、作者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进行描写的。

(板书)3、作者为什么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让我们再来细细地品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有和作者相同的感受。

(三)深入品读,感受长城的魅力
1、品读第一自然段
(1)师:这张图片就是从远处看到的长城,你感觉长城像什么?(一条长龙)
(2)师: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出示第一句话
品读第一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我们先来看“崇山峻岭”这四个字,我们结合画面来感觉.
师:现在你知道了崇山峻岭的含义了吗?崇山峻岭是指山高而险.蜿蜒盘旋指长而曲折的延伸.
(3)龙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让我们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读出龙的气魄。

(男女生读,齐读)
(4)欣赏了远处的长城,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奇迹。

过渡:刚来我们从远处欣赏了长城的壮美雄姿,现在让我们走近长城,走近它的一砖一石,来触摸它,感受它。

2、品读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对长城又有了怎样的印象?
(2)感受高大坚固的特点
①学生汇报划出的相关语句,交流体会。

②补充资料:八达岭长城建于海拔约六百米高度之处。

城墙的平均高度为约为八米,上宽约六米,下宽近七米,其墙基全由千余公斤重的花岗条石砌成,上部采用大型城砖砌筑,内填泥土和石块,因此墙身高大坚固。

(3)感受设计巧妙的特点
①刚才我们感受到长城的高大坚固,你还有什么感受?
②学生汇报交流,随机学习理解“垛口、瞭望、屯兵、堡垒”等词语。

③你能在图中找到长城的这些部位吗?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出示长城近景图)
④面对这样的设计,你想说点什么?
⑤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奇迹。

⑥过渡: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欣赏了长城的雄伟壮丽,领略了它的精心设计。

此时此刻当作者站在长城之上,踏着平整的石砖,摸着巨大的条石。

他想到的又是什么?
3、品读第三自然段
(1)指明读第3段,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

(2)品读体验:
A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这些带点的字用得好不好?怎么好?(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已经站在了万里长城之上)
B“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师:多少说明了什么?(无数的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说明了什么?(历经了无数艰辛)
师:到底修建长城有多艰辛,在课文中找一找。

A“数不清”“两三千斤重”
B “没有……没有……”有的只是什么?(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
一步”“陡峭”
师:八达岭有多高?相当于300层楼高!说到这里同学们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产生了什么感觉?(敬佩)
齐读第三自然段。

(4)历经风风雨雨,历经种种磨难,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筑起了万里长城,这就是我们的人民,这就是我们的长城,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民族。

它不仅震撼着我们,也同样震撼着全世界。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这样说: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

(课件出示)
(四)拓展延伸,赞美长城
1、同学们,长城带给我们的是骄傲和自豪,你想怎么赞美长城呢?
2、截至2003年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播放课件)
3、同学们,看了这么多让我们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一定有很多话想对伟大的祖国说一说,拿出本子写下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