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冰岛共和国

冰岛共和国

冰与火的世界——冰岛那是一个漂流在大西洋中部的小岛,那是一个靠近北极圈的国土,那是欧洲最西部的国家,那是一个绿草茵茵、地热丰富、渔业发达的岛国。

它拥有极圈火岛、冰火之国等的美誉。

它就是冰岛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celand,Islenska Lydveldid),成立于1944年6月17日,被意为“冰的陆地”。

也因其为岛国,汉译成冰岛,是欧洲国名中唯一采用意译的汉语名称。

国名为什么叫冰岛冰岛之名的起源说法不同,有两种:一是源程序于发现者的最初印象。

公元4 世纪,希腊地理学家皮菲依曾称它为“雾岛”。

但由于海岛远离大陆,交通不便,很少有人光临。

公元864年,斯堪的纳维亚航海家弗洛克踏上岛岸,此岛才真正被“发现”。

后斯堪的纳维亚人、爱尔兰人、苏格兰人纷至沓来。

当这些移民的船驶近南部海岸时,首先见到的是一座巨大冰川,即冰岛著名的瓦特纳冰川。

人们对这个冰川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于是把该岛命名为“冰岛”。

二是源于殖民者的计谋。

最初的殖民者在岛上定居以后,不希望别人再来分享自己的“口中食”,故名“冰岛”,以阻止人们闻风而来。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是冰岛拥有大量的火山、温泉、温泉和温暖及多变的天气冰岛共和国是北大西洋中部靠近北极圈的一个岛国,也是是欧洲最西部的国家。

东临挪威海,西隔丹麦海峡与格陵兰岛相望,北面格陵兰海,南界大西洋。

冰岛地形是个碗状高地,四周为海岸山脉,中间为一高原。

低地面积很小,西部和西南部分布有海成平原和冰水冲积平原,平原面积占全岛的7%左右。

无冰川流过的海岸线不规则,多峡湾、小海湾。

其他沿海地区主要为沙滩,岸外的沙洲形成潟湖。

冰岛国土面积有10.3万平方公里,是欧洲第二大岛,海岸线长为4970公里。

岛国的3/4的是海拔400-800米的高原,冰岛几乎整个国家都建立在火山岩石上,早中新世晚期以来,由大西洋中脊裂谷溢出的上地幔物质堆积而成,组成冰岛的岩石都是火山岩,以玄武岩分布最广,还有安山岩、流纹岩等。

大部分土地不能开垦,多喷泉、瀑布、湖泊和湍急河流、火山和冰川。

冰岛的河流呈辐射状由中部高原向外流出,主要的河流有:菲约德勒姆冰河、锡尤尔骚河等,最大河流是锡尤尔骚河,河长227公里。

冰岛最高峰是海拔2119米的华纳达尔斯赫努克火山,冰岛温泉的数量是全世界之冠,全岛约有250个碱性温泉,最大的温泉每秒可产生200升的泉水。

岛上多火山,著称“极圈火岛”,共有火山200-300座,有40-50座活火山。

一、由于地理位置的特别使冰岛有特别的气候,地处高纬,南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北部属于苔原气候。

北大西洋暖流流经西、南、东三面,故沿海气候温和湿润,仅北部和西北部受寒流影响,较寒冷干燥。

冬季日照极短,气候变化无常,多狂风,1月平均气温为0度。

夏季日照长,全岛气温在7至12摄氏度之间,凉爽宜人。

处于冰岛低压中心附近,天气多变。

气旋给冰岛带来丰沞的降水,西南部和西部年均降水量在1000至2000毫米之间,北部和东北部较少,为400至600毫米。

无论什么季节,都有可能下雨和下雪。

秋季和冬初可见极光。

或许当你看到听到冰岛的名字以及它那靠近北极的高纬度,常会让你让人联想到西伯利亚、阿拉斯加、格陵兰这些寒冷的地方。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由于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冰岛的实际气候比人们想象中的要温和的多。

简单来说,加勒比海的温暖洋流穿过大西洋,也就是墨西哥湾暖流,一路经过英国最终到达冰岛,地理上被称为伊尔明厄洋流。

正是这股暖流的作用,冰岛南岸的海水与英国南岸的海水温度相当。

伊尔明厄洋流止于冰岛西面50英里左右,海水温度直降10度,所以说冰岛实为绿色岛屿而格陵兰才是寒冰覆盖一点。

冰岛人自己常无奈的说他们的国家冬夏气温的差距不过也就10来度,难免感到些许厌倦。

冰岛真正冷的地方在内陆高地,沿海一代温暖许多。

在冰岛,每天都会有大量云层,段时间内会出现各种天气!一个小时内你就有可能经历雨天、晴天、雨夹雪、雪天、冰雹,和大风,然后倒着再来一遍。

冰岛资源匮乏但能源充足冰岛是一个能源充足但资源匮乏的国家,冰岛地热资源相当丰富,这主要是因为冰岛的地理环境的作用,它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活跃。

而它的首都雷克雅未克因丰富的地热资源被称为“无言烟城市”。

电力充沛,价格低廉,地热利用开发技术全球独有。

水能也非常丰富,现已大量开发利用。

可开发的年水力发电量为640亿度,地热能年发电量可达72亿度。

2004年水力发电量为71.3亿度,利用地热发电14.8亿度。

约9 0%的冰岛居民利用地热取暖。

充分发挥能源优势发展相关产业,促进产业的多元化,是冰岛政府近年来发展经济的重要政策。

冰岛土地面积中,耕地占0 .1%,面积1000平方公里,主要农作物为土豆和谷类作物。

林地占1. 2%(以灌木为主),草地占22. 7%,其余均为荒原和冰原。

渔业、水利和地热资源丰富,其他自然资源匮乏,石油等产品需要进口。

矿产已开采的主要是硅藻土。

附近海域是北大西洋渔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水中浮游生物的密度比地中海中部高出百倍,鱼种大约有150种,主要是鳕鱼和毛鳞鱼。

目前,冰岛已有大型铝厂、硅铁厂6座,年产铝近50万吨,成为冰制造业的支柱产业。

铝厂的建设同时也促进了水电和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

氢能源研发为充分利用冰岛水利、地热资源,减少石油进口,控制环境污染,冰率先进行氢能源研究开发利用。

关于火山的形成和特色火山冰岛的火山活动活跃主要有两大原因。

一是由于冰岛位于大西洋洋中脊北缘,而洋中脊也是地球上有利于岩浆上升并导致火山喷发的地质构造。

另一原因是在冰岛存在着一个地幔柱,在这个地幔柱内岩浆得以持续不断地高速率上升至地表。

整个冰岛都可以说是在大西洋洋中脊扩展的过程中,由于扩展速度较快、岩浆不断补充而形成的一个露出海平面的岛。

如果按照板块说来划分,冰岛是处在一个张开性、分裂性的板块上,即地质学上说的离散型板块边界。

它和我们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不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属于聚合性板块。

聚合性板块边界的火山喷发后,往往规模比较大。

但是在洋中脊的火山类型中,岩浆补充的速率很快,释放的速率也很快,没有长时间的气体富集过程,所以这种分离性板块边界的火山往往不会形成剧烈的爆破性喷发。

作为冰岛地幔柱的组成部分,卡特拉火山深部岩浆上升的通道是很畅通的,“温和的”火山喷发也就可以是很频繁的。

这也是冰岛历来火山活动虽然频繁,但大多是以比较宁静的溢流式火山活动为主的原因。

本段文章来源于科技网|原文链接:/stdaily/content/2011-12/23/content_405095.htm冰岛共有火山200-300座,有40-50座活火山。

被誉为“极圈火岛”。

主要的火山有:拉基火山、华纳达尔斯火山、海克拉火山、卡特拉火山。

1963-1967年在西南岸的火山活动形成了一个约2.1平方公里的小岛。

由于冰川和火山大范围地并存,因此被称为“冰火之国”。

拉基火山是火山裂缝喷发过程中形成的唯一显著地形特征,又称为拉基环形山。

拉基火山海拔818米(2,684英尺),高出附近地带200米(650英尺)。

卡特拉火山火山口直径约10公里,最高点海拔1512米。

火山呈椭圆形,长轴呈西北至东南走向,面积约110平方公里。

最近一次喷发发生在1918年。

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火山东临米达尔斯冰原,位于冰岛第五大冰川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之上。

这座火山自冰河世纪起至今都处于频繁喷发状态,火山口的直径约为3至4公里,而冰川覆盖的面积则广达100平方公里。

火山于2010年4月14日爆炸性喷发,火山口源源不断喷出烟尘,在7000 米以上高空形成火山灰云团,并因风向迅速飘往欧陆,堪称多年来欧洲破坏力最大的天灾。

华纳达尔斯火山是冰岛东南部的火山。

东距大西洋24公里。

海拔2119米,是冰岛的最高峰。

四周为厄赖法耶冰盖所环绕。

华纳达尔斯赫努克火山是冰岛最高峰,位于其东南部地区。

根据官方于2005年8月正式的测量,其高度为2109.6米(以前测量为2119米)。

华纳达尔斯赫努克火山是冰岛最高峰,位于其东南部地区。

冰岛为什么有“温泉之国”通过以上了解我深知冰岛是一个地热非常丰富的国家,有很多温泉,被誉为“温泉之国”,全岛约有250个碱性温泉,最大的温泉每秒可产生200升的泉水。

著名的有蓝湖、盖锡尔等。

蓝湖是冰岛最令人心醉的地方。

它位于一片黑色火山岩之间,湖底蕴藏了大量的矽,终年呈深蓝色,因而得名。

蓝湖是世界著名的露天温泉,即使在雪花飘飞的冬季,湖面依旧热气弥漫,如烟似雾。

融入其中,感觉仿佛沉浸在迷蒙世界里。

.在温泉底部有温泉泥,由于冰岛是多火山国家,而蓝湖正是位于一座死火山上,地层中有益的矿物质沉积在湖底。

冰岛有闻名世界的自然间歇喷泉盖锡尔,盖锡尔为直径18米左右的圆池,深达20余米,其喷发高度可达60米。

每次喷发前,先隆隆作响,沸水也随之升涌,直至冲出泉眼,喷向高空。

场面十分壮观,喷泉形成的巨大水柱与远处皑皑白雪相映成趣,堪称世间奇景。

关于冰岛的冰川冰川覆盖了冰岛大约11%的表面积。

它们庞大,拥有一种震撼的美。

每一个冰川都有他们各自的特点,冰岛冰川主要是盾形的冰帽冰川,也有少量的冰斗冰川。

主要有瓦特纳冰原,朗格冰原,霍夫斯冰原及米达冰川,其中瓦特纳冰原面积达8450平方公里,厚度在几百米到2千米之间,是除南极和格陵兰之外世界最大的冰川。

总之冰岛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气候环境使冰岛有不一样自然景观、不一样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地热能和水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