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表
20
参与度
10分
⑴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活动。
⑵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多样。
⑶学生参与学习的活动时间充分。
(4)学生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发表个人见解。
(5)学生能够倾听他人意见,并进行认真地、有条理地思考。
教学
效果
20分
目标达成
10分
(1)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2)课堂教学效率高。
⑶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和提高。
10分
教师素质
⑴有较宽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教学技能,能在教学过程中熟练运用相关教学仪器设备。对设备故障等突发事情能正确、灵活处理。
⑵教态自然大方,有亲和力,语言准确,富有感染力,使用普通话,板书设计合理,书写规范。
10
学生
活动
20分
学习态度
10分
⑴学生能明确学习任务。
⑵学习兴趣浓厚,全神贯注。
⑶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乐于与他人交流合作。
信息伦理道德2
有明显的伦理与道德的渗透
简要
评价
总分
⑵示范操作熟练规范,演示清晰,指导范围大,针对性强,效果好,学生练习充分。
⑶能够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进行有效的调整。
⑷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指导。
20
教学评价
10分
⑴评价方式多样,手段有效,促进学生发展。
⑵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
(3)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人格。
教师
素质
20
课堂氛围
10分
⑴课堂气氛民主、和谐、宽松、有序。
⑵师生交流顺畅、有效,合作融洽。
⑶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有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愿望。
学科
特色
10分
学科知识2
有明确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10
信息能力4
熟练地操作计算机系统,具有信息获取、加工和表达能力。
信息意识2
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信息道德和信息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良好习惯。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表
(来自网络)
评价项目
评价
内容
评价标准
权重
得分
教学
设计
20分
教学目标
5分
⑴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
⑵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
20
教学内容
3分
⑴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内容。
⑵熟悉教材,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
(3)科学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
教学过程
10分
⑴教学过程设计合理、紧凑、灵活。
⑵教学活动强调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学习环境
2分
⑴有利于学生愉悦学习和教学目标实现。
⑵学习活动所需要的相关材料和资源充分、适当。
⑶软硬件系统安装到位且正常运行。
教学
行为
20分
学习指导
10分
⑴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