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长春版)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长春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1 快乐地玩村居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会写的生字,认识11个会认的生字。

学会火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1.对古诗大意的理解。

2.学会本课8个会写的生字,认识11个会认的生字。

学会火字旁。

教学准备古诗的各种图片和各种风筝图片。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全诗,学习前两行诗及其生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本课插图)同学们,这幅图上描绘了什么季节,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呢?对了,在草绿花红的春季,小朋友们在快乐的放风筝。

早在清朝,诗人高鼎就作了一首七言诗《村居》,描写了在绿草青青、黄莺啼叫的春季里,河边的杨柳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摆,人们陶醉在春意盎然的美景中。

白天渐渐长了,小孩子们放学回来,时光还早,赶忙趁着东风在大好的春色中快乐地放风筝。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出示课题《村居》。

学习“村居”二字。

“村”是形声字。

可以用扩词的方法帮助理解字义,注意读准平舌音。

“居”指居住,学过的尸字头的字还有:尺、尼、尾等。

二、多种形式,充分朗读:1.教师范读、领读。

2.借助拼音,学生试读。

3.指名读。

4.小组读。

5.教师领读,学生接读。

师:草长莺飞——生:二月天,师:拂堤杨柳——生:醉春烟。

师:儿童散学——生:归来早,师:忙趁东风——生:放纸鸢。

三、理解诗意,认写生字:1.首先出示不含人物的春景图,如:河边草绿,杨柳轻拂,鸟儿啼飞,这样的山村春光多么令人陶醉啊!这幅图配上诗中的哪两句最恰当啊?出示第一、二行诗,也可以相机指导学生在图中找到诗中所描写的事物,如草长、莺飞、拂堤杨柳等,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前两行诗意。

2.学习多音字:“长”3.学习“堤”、“拂”、“杨”。

“堤”字要联系画面,使学生知道是指河岸,组词河堤、江堤、堤岸,并与“提”相区别。

“拂”字要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吹拂,是春风拂面,轻柔之感。

“杨”字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带有木字旁的字,如:“松、梅、桃”等汉字。

4.再读前两行诗,注意体会春光的美好。

5.在虚宫格中指导书写“村、居、堤”三个字。

四、布置作业:1.练习书写三个生字。

2.朗读古诗。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后两行诗,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出示词卡:村居、杨柳、吹拂、堤岸等词语,学生认读。

上节课我们在一片美好的春色中,认识了这些生字,学会了这些词语,老师在这花红柳绿、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的春日里,真的有些陶醉了。

二、讲读古诗,学习生字:1.出示“醉”:人们在什么时候会醉呢?美酒醉人、美景也醉人,那就不是酒醉,而是心醉。

2.诗人陶醉于春色,也就是诗中的春烟。

运用“拆字”的方法学习“因”和“烟”。

“因”:练习用“因为……所以”说话。

“烟”:形声字,依据“火字旁”,了解它的本义,注意它的书写,一捺变点;再理解本课中“春烟”的含义。

3.再读前两行诗句,读出“醉心于春烟中”的情感。

4.小孩子们放学时,天色还早,赶忙趁着东风快乐地放风筝。

指的是哪两行诗呢?“放学、回来、纸鸢”分别能用诗中的哪三个词语来替换呢?学习“童”。

学习多音字“散”。

学习“放”,注意反文旁的书写。

5.根据画面提示,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

三、定位识字,课堂练习:1.把生字宝宝送回家。

2.指导课后练习,有条件地可以制成课件。

读一读:多音字“长”。

读写词语:山村、江堤、烟花、因为、放松、儿童、后来居上、天女散花、相同意思的词语连线。

回来——归来、风筝——纸鸢、放学——散学四、布置作业:1.书写生字。

2.背诵课文。

被子大地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八个会写的生字和14个会认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我”在病床上感受到的快乐。

3.激发想象力,体会乐观的做事风格。

教学重点体会“我”在生病状态下,为自己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字卡、学生喜爱的一两件玩具。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一、四自然节及其生字。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我们每位同学在生活中,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玩具,它们是我们童年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玩具是我们孤单时的朋友,快乐时的玩伴,它带给我们无穷的智慧和成长的快乐。

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与玩具有关的课文《被子大地》。

齐读课题。

学习“被”字。

指出它的偏旁是衣字旁,学过的字还有“初”。

它不同于示字旁,本课还有两个示字旁的生字,请你在生字表中找到。

学习“神、视”。

二、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

想一想“被子大地”指的是什么?指的是“我”用被褥、枕头铺成的玩玩具的场地。

2.学生借助拼音试读。

1.指名读。

2.小组分自然节练读。

三、学习第一自然节:1.读第一自然节。

同学们,我们也一定生过病,生病时,你会在哪,做些什么?文中的小作者他在哪,在做什么呢?重点体会“我”在生病时以苦为乐的心情,感受玩具给“我”带来的快乐,它使生病的孩子忘却病痛和寂寞。

2.学习“一件件玩具”,比较与“一件玩具”在意思上有何不同。

照样子再说一些这样的词组:一座座城市、一座座高山、一本本作业等。

3.学习量词“件”,还可以与哪些词语搭配?一件衣服、一件事等。

4.学习“具”,可以扩词:文具、玩具、餐具、学具、茶具、道具、用具等,理解“具”是“物件”的意思。

1.再读第一自然节。

四、学习第四自然节:1.在生病时、玩耍时、睡觉前,你有过在床上用被子、褥子和枕头当玩具的经历吗?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在枕头叠成的山上坐镇,凝视前面的山谷和平原”,知道文中的“山上、山谷和平原”,都是“我”用被褥和枕头铺设成的。

2.这是一个玩耍的天地,虽然它只是一张并不大的床,虽然“我”只是生病躺在病床上,但在孩子眼里,它却是一片广阔的天地,所以称为“被子大地”。

3.学习“谷”。

4.理解“凝视”的意思是认真地看。

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注视、看、望、瞧等。

与这些比较,你觉得哪个词更能体现“我”对被子大地的喜爱?5.带着无比喜爱的感情来读第四自然节,注意体会玩玩具时的快乐心情。

五、布置作业:1.分组玩一玩喜欢的玩具,体会玩玩具的快乐心情。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节及书后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我”这个神奇的精灵成了被子大地的主人,“我”在被子大地上都玩了哪些玩具和游戏呢?我们再来一起学习课文的第二、三自然节。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节。

1.我在被子大地上玩兵丁的游戏。

2.学习“铅”。

3.学习“兵丁”“穿”“军”。

4.理解“足足一个钟头”,体会喜爱之情,兴趣十足地读这一自然节。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节。

1.我还在被子大地上玩海洋舰队和搭积木、盖房子的游戏。

2.学习“队”。

理解字义,指导书写。

3.学习形声字“洋”,理解江河湖海等都与水有关,所以是三点水旁。

组词有: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海洋等,成语有汪洋大海、飘洋过海等。

4.学习“座”,注意与“坐”相区别。

5.回文读第三自然节。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巩固书后练习。

六、布置作业:1.说一说,你最喜欢玩什么玩具,你是怎样玩的。

2.练习书写生字。

雪趣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窗、界、涌、仗、块、铃、响、意;学会7个生字:户、世、先、乐、快、抬、分。

2.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到冬天带给人们的快乐,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课文学习中感受到活动的快乐,体会课间活动给学生带来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生字、确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猜一个谜语。

(穿白裙,顺风飘,满天飞,全落下。

忙给大地絮棉花,土壤妈妈乐哈哈,春风送暖全融化,种子喝饱发芽芽。

)2.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雪的世界当中,去体会雪带给我们的乐趣吧!二、初读读文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听清楚生字的读音。

2.师领读,生跟读,注意要读准字音。

3.生自由读文,借住拼音读准字音。

4.划分自然段落。

三、多种方法识字1.课件演示,窗户外面下雪的情景,出示“窗户”,认识“窗户”二字,并学会“户”字:记字方法、区别字、组词、读带有这个字的那句话等。

2.划分自然段落,并读第一自然段,找到第二句话同桌之间读一读。

3.出示词语“世界”,认读、拼读,学会“世”字:笔顺、词语、用“世界”说话等。

4.集中出示生字卡片:先、涌、乐、仗、抬、块、分、铃、响、意,并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到并圈出来。

5.认识:涌、仗、块、铃、响、意六个字。

要求:正确认读、明确生字在本文中的词语及意思。

涌:涌出,像泉水一样从地下冒出来。

仗:打雪仗,一种游戏项目。

块:量词,用于块状的东西。

6铃:古代乐器,用金属制成,像钟而小。

响:发出的声音,本文指铃发出的声音。

意:用语言文字等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

6.学习:户、世、先、乐、快、抬、分。

户:记字方法、与“尸”字区别,扩词。

世:读音是翘舌音,注意笔顺,扩词、用“世界”说话。

先:三拼音、反义词:先――后、扩词、在文中找到“争先恐后”一词并读句子。

乐:注意笔顺、多音字、扩词。

快:注意“忄”的写法,反义词:快――慢、扩词。

抬:做动作、归纳“扌”的生字,给“抬”字换部首组新字。

分:上下结构,注意“八字头”的写法,查字典、多音字、扩词。

四、巩固识字1.完成课后习题:写一写、读一读2.游戏巩固:摘雪花(做雪花教具,在后面粘贴词语)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复习生字、写生字、熟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1.读生字卡片:音-字-词2.出示词语卡片。

二、书写生字1.注意“世”、“乐”、“快”的笔顺;2.注意“分”字上面“八”的写法。

3.注意“户”“、先”的结构。

三、熟读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作业:找一找关于冬天和雪的故事、成语、谚语等。

汉字家园㈠①教学目标1.学会7个字:杨、柏、桂、梧、桐、材、椅;认识9个字:杉、棉、板、棍、柴、柜、桌、架、枕。

2.练习有顺序地观察图画,并能清楚表达两幅图之间的内在联系。

3.了解树木在生活中的用途,培养爱护树木的思想。

教学重点1.学会7个一类字;认识9个二类字。

2.了解树木在生活中的用途,培养爱护树木的思想。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了解关于树木的常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几幅树木的图片请同学们观察并说出他们的名字,如:杨树、柳树、松树等学生比较常见的树木,并随图出示并生字。

2.请同学们观察这些树木及名字的共同特点,总结并归纳。

(都是“木字旁”的生字。

)板书:“木”字大家族二、学习生字1.出示图片(几个工人正在伐木)请同学们观察并说几句话。

2.学习生字:杉:shān杉科植物的统称。

常绿或落叶乔木,叶针状,鳞片状或线状,球果圆卵形,有革质包鳞。

木材白色或淡黄色,木纹平直,结构细致,可用于建筑和制作家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