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9课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9课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1 第9课 辛亥革命

【知识框架】

辛亥革命

【重点梳理】

1.革命志士的奋斗

萍浏

醴起

义 (1)经过: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奋战一个多月后失败。刘道一等在长沙遇害

(2)影响: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安庆、

绍兴

起义 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革命党人秋瑾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

广西

起义 1907年,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起义军奋战七昼夜,因弹药缺乏,最终失败

黄花

岗起

义 (1)经过:1911年4月,由于情况发生变化,黄兴在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临时决定提前举事。他亲率一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后来,将收敛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2)意义: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2.武昌起义

起义主力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经过 (1)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2)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3)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意义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2

【知识延伸】

关于孙中山和武昌起义关系的问题。

孙中山对武昌起义起着领导和指导作用,原因在于“孙中山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武昌起义的领导,但是起义的人们仍然把他当作革命的领袖,用他的名义来号召群众和组织群众”,而且孙中山通过同盟会领导起义,孙中山的思想,同盟会的纲领、方略对武昌起义都起着指导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