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科技论文

建筑科技论文

摘要:本文从建筑节能的基本概念、现状入手,重点分析了建筑节能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

关键词:建筑节能;发展现状前言:现如今,建筑能耗的增长远高于能源生产的增长速度,尤其是电力、燃气、热力等优质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鉴于建筑用能的严重浪费,建筑用能数量巨大,对环境造成重大损害,推广应用节能型建筑材料、高效用能设备、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建筑节能系统和技术,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分析1.1 建筑节能概念关于建筑节能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黄德中认为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用有限的资源和最小的能源消费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有学者认为建筑节能,指在建筑材料生产、房屋建筑和构筑物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能耗;还有学者认为建筑节能是指提高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效率,用有限的资源和最小的能源消费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调、照明、家用电器和热水供应等。

杨瑞珍则认为建筑节能的核心是减少建筑能耗,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

1.2 建筑节能必要性及意义《2013-2017 年中国建筑节能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每年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 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近500亿平方米,90%以上是高能耗建筑,建筑节能改造和技术更新有很大的空间。

据统计,仅到2000 年末,我国建筑年消耗商品能源共计3.76 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总量的27.6%,而建筑用能的增加对全国的温室气体排放“贡献率”已经达到了25%。

据分析,我国处于建设鼎旺期,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 亿至20 亿平方米,而97%以上的建筑是高能耗建筑[5],以如此建设增速,预计到2020 年,全国高耗能建筑面积将达到700 亿平方米。

因此,如果不开始注重建筑节能设计,将直接加剧能源危机,建筑节能问题不解决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

1.3 我国建筑节能技术据悉,煤炭和电力资源的消耗量在建筑能源消耗中占很大比例,而且2006 年至2010年呈上升的趋势。

这主要和我国建筑特点有关系,以我国现有的建筑技术还不能达到保温隔热的效果,在冬冷夏热的季节,主要是采用空调系统或者采暖系统来保证居住的舒适度,据以上分析,我国建筑节能的重点是北方地区采暖用能和大型公共建筑耗电两部分。

北方地区:可以采用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建筑供暖系统的节能、灯具和其他电器效率的提高;大型公共建筑:新建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既有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等通过这些技术的实施加强房屋的保温隔热性能,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而这些技术正在趋向成熟化。

二、,健全节能政策,推进建筑节能发展建筑节能工作复杂而艰巨,它涉及政府、企业和普通市民,涉及许多行业和企业,涉及新建筑和老建筑,建筑节能是一个综合体系,涉及到建筑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等多个环节,根据建筑节能的特殊性,必须要有一定的政策体系和建设标准来约束才能土建建筑节能的发展。

2.1 世界各国建筑节能政策发达国家从1973 年能源危机时开始重视建筑节能,经过30 多年的努力,新建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已经减少到原来的1/3~1/5,其中节能政策的作用功不可没。

尽管各国制定节能政策的出发点不同,但采取的节能政策措施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共同点:(1)建立完善的建筑节能管理体制。

(2)注重建筑节能立法。

(3)采取经济政策鼓励建筑节能。

(4)加强节能与开发并重的科学研究。

2.2 我国建筑节能政策体系为了解决我国日益紧迫能源与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全国人大1997 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5 年又颁布实施了《我国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建设部2005 年 5 月31 日发布了《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确定了我国建筑节能的总目标;建设部2006 年1 月 1 日发布实施了新版《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等政策体系。

我国建设部陆续发布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国家标准,覆盖了我国不同气候的民用建筑。

2.3 建筑节能发展措施建筑节能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关涉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在观念上发生了一场彻底的“革命”,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逐渐可入人民的脑海。

我国建筑节能的观念虽已深入人心,针对该问题人们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在建筑能源的节约利用层面上。

在借鉴先进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情提出有效的建筑节能发展措施。

2.3.1 先进国家建筑节能措施。

新的建筑节能规范EnEV2002,体现了德国最新建筑节能技术研究成果,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

德国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这项新的建筑保温节能技术规范的核心思想,是从控制单项建筑围护结构(如外墙、外窗、屋顶)的最低保温隔热指标,转化为对建筑物真正能量消耗量的控制,从而达到严格有效的能耗控制。

美国政府为了全面推进节能省地型住宅的发展,从立法、经济补贴和税收减免等各方面积极鼓励节能住宅的发展。

2.3.2 推进我国建筑节能措施(1)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建筑节能建筑垃圾的处理及浪费现在建筑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将循环经济深入建筑产业中,把建筑垃圾进行有效的利用,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物质循环利用、消除环境破坏,达到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实现建筑中节约能源。

(2)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业迅速发展处于鼎旺期,建筑能源有效利用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建筑节能在我国处于一种理想化的状态,真正实施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为此,我国应加强建筑节能方面的标准体系建设,在整个建筑从规划、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的全寿命内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以起到约束作用。

(3)研发建筑节能新技术和新型建筑材料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大力推广建筑节能的重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北方建筑在于围护结构的节能、建筑供暖系统的节能、灯具和其他电器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新建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既有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

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技术创新、技术推广及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4)培养节能技术人才建筑节能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工种、多主体、多产业的复杂系统工程。

建筑节能作为一门新兴科学,它包含建筑、施工、采暖、通风、空调、电照、家电、建材、热工等许多专业学科交叉形成。

要大力发展建筑节能技术,必须要培养建筑节能方面的人才。

(5)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由于发达国家建筑节能或绿色建筑技术发展比较完善,我们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

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还可以借鉴他们建筑节能方面的管理机制及政策体制。

(6)加强宣传教育,推进建筑节能的发展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促使社会大众深入了解“节能减排”的观念,促使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坐到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

从而推动建筑节能的发展。

三、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我省是一个资源和能源比较匮乏的省份,因此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我省80%的能源要依靠省外,这将成为制约今后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是节约能源、环节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

早在2001年10月1日,国家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和江苏省地方标准《江苏省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DB32/478-2001)就已颁布实施。

而2005年7月1日,《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的正式实施,更将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高度。

建筑节能对于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环节我省能源、资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

根据相关法规的规定,城市(含县城)新建住宅必须全部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规定的节能50%的标准,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新建住宅可参照实施;大城市应积极开展建筑节能65%的试点;设区市应有计划的积极进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试点工作;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必须率先执行节能设计标准。

尽管建筑节能的意义如此重大,并且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如何能以较低的成本有效的降低建筑物的能耗,仍然是一个难题。

根据有关机构研究表,建筑开口部位——玻璃门窗的节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约占建筑物十分之一的玻璃结构中通过的热量占室内外热交换总量的三分之一。

目前,为了增加建筑开口部位的节能性能,建筑开发商普遍使用双层玻璃,但是双层玻璃的造价较高,且节能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然而有一种产品却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成本下解决玻璃门窗的节能问题,这就是3M视高明建筑节能安全膜,根据测试比较,一层普通的3M视高明建筑节能安全膜的隔热效果相当于10公分的砖墙,具有如此优良的隔热保温效果,而其安装又十分方便快捷,只需要用特殊的方法将其贴在玻璃上,完全不会影响正常工作。

另外,3M视高明建筑节能安全膜还具有防爆、抗紫外线等作用。

因此,不仅对既有建筑开口部位的节能改造,3M视高明建筑节能安全膜是首选,在新建筑建设时,3M视高明建筑节能安全膜同样是无可挑剔的绝佳材料。

四、我国的建筑能耗现状与趋势我国建筑总能耗约占社会终端能耗的20.7%。

其中,北方城镇建筑采暖和农村生活用煤约为1.6亿吨标煤/年,占我国2004年煤产量的11.4%;建筑用电和其它类型的建筑用能(炊事、照明、家电、生活热水等)折合为电力,总计约为5500亿度/年,占全国社会终端电耗的27%~29%。

1、北方城镇采暖能耗我国北方城镇采暖能耗占全国建筑总能耗的36%,为建筑能源消耗的最大组成部分。

单位面积采暖平均能耗折合标准煤为20kg/m2·年,为北欧等同纬度条件下建筑采暖能耗的2~4倍。

能耗高的主要原因有3个。

一是围护结构保温不良。

二是供热系统效率不高,各输配环节热量损失严重。

三是热源效率不高。

由于大量小型燃煤锅炉效率低下,热源目前的平均节能潜力在15%~20%。

2、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目前我国有5亿m2左右的大型公共建筑。

耗电量为70~300kwh/m2·年,为住宅的10~20倍,是建筑能源消耗的高密度领域。

调查结果表明,这类建筑能源浪费现象仍较严重,有很大的节能潜力。

3、住宅与一般公共建筑的非采暖能耗我国城镇的住宅总面积约为100亿m2。

除采暖外的住宅能耗包括照明、炊事、生活热水、家电、空调等,折合用电量为10~30kwh/m2·年,用电总量约占我国全年供电量的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