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座体机械工艺设计说明书
(2).计算切削用量
1).粗铣
①若考虑工件的粗糙度,加工余量为, 但实际,由于以后还要 精加工,因此此端面不必全部加工,此时可按考虑,分二次加工, 吃刀深度。
②每齿进给量
查资料[1]《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③计算切削速度查资料[1]《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耐用度
④功率计算
2.半精铣14的孔的端面
(1).加工条件
2.2基面的选 择………………………………………………………3
2.3制定工艺路
线……………………………………………………3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的确
定……………………………7
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
时…………………………………………10
3、夹具设计
……………………………………………………………23
①粗加工:加工精度、铸件粗加工的余量根据参考资料[4]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指导》。
②半精加工:加工长度、加工宽度,因此半精加工的余量选择 参考资料[4]《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指导》 表2.3-59。
③精加工:
加工长度、加工宽度,因此精加工的余量选择 参考资料[4]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指导》 表2.3-60
目录
1、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 2
1.1零件的作用 ……………………………………………………………… 2
1.2零件的工艺分 析……………………………………………………………2 2、工艺规程设计 ………………………………………………………………2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 成………………………………………………2
2.2基面的选择
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的选择的正确 与合理可以使加工的质量得到保证、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否则使加 工过程问题百出,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粗基准的选择:对于机床尾座体来说,选择好粗基准是至关重 要的,能够保证零件的各种加工余量的选择。对于一般零件而言, 以加工面互为基准完全合理;但对于本零件来说,如果以17的孔为 粗基准可能造成位置精度不达标,按照有关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即 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以这些不加工面作为粗基准)现在选择 不加工35的外圆表面和外表不加工面作为粗基准,利用一组两个锥 套夹持两端作为主要定位面以消除五个不定度,再用一个支承板、 支承在前面用以消除一个不定度,达到完全定位。用来加工工件的 底面。
③精加工:
加工长度、加工宽度,因此精加工的余量选择 由参考资料 [4]《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指导》表2.3-60
总的加工余量由式3-3得:。
2.4.5 孔的内径表面
毛坯为实心,不冲出孔。内孔精度要求不太高,参考参考资料 [2]《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确定工序加工尺寸及余量为:
钻孔:
扩孔:
工艺手册》表2.3-48)
空间偏差: 设计指导》
根据参考资料[4]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
铸造公差: 查参考资料[4]《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指 导》,按铸件宽度查得的宽度公差
(1)粗铣余量
加工精度:IT12,公差查参考资料[4]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 设计指导》
加工表面粗糙度:查参考资料[4]《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 指导》
率、降低成本,加工零件时需要使用专用夹具。
2、工艺规程设计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由于该零件的形状较复杂,因此不能用锻造,只能用铸造,而
且生产批量为成批生产,采用批量造型生产。根据零件主要的加工 表面的粗糙度确定各表面加工余量,查参考文献查参考文献[2]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以后有计算在此就不重复了。
铸件的加工余量为,
(2)精铣余量
加工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达到,公差,见图纸要求。精加 工的余量为。
所以总的加工为
式(3.1)
2.4.2 内孔
毛坯为实心,不冲出孔。内孔精度要求为,参考资料[4]《机 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指导》确定工序尺寸及加工余量为:
钻孔:
扩孔: 查参考资料[4]《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指导》
以上过程详见后面的工艺卡 2.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的确定
“尾座体”零件的材料为HT200,生产类型为成批生产。采用 自由的砂型,3级精度(成批生产)。
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 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
2.4.1 孔的端面的
不平度:、缺陷度:查参考资料[4]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 计指导》
精镗: 查参考资料[4]《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指导》
细镗: 查参考资料[4]《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指导》
珩磨: 查参考资料[4]《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指导》 表2.3-51
总的加工余量为: 。
式(3-2)
2.4.3 燕尾面加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考虑其加工长度为,与其联结的为导轨面,其精度相对较高, 要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查参考资料[2] 《机械加工
2.4.6 M6的孔加工
公称直径,加工前的钻孔直径 (查参考资料[2] 《机械加工 工艺手册》表2.3-71) 因此钻孔的加工余量为:。
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2.5.1铣削17H6的孔的两端面。
1.粗铣:
(1).加工条件
加工要求:铣的孔的端面。
机床:双端面铣床X364
成本下降: 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Ⅰ.铣削17H的孔的两端面(粗铣、半精铣) 工序Ⅱ.扩17H的孔。 工序Ⅲ.倒角 工序Ⅳ.铣削孔14的端面、铣削M6的端面、粗铣最底面、粗铣
导轨面、铣工艺面、铣削22的退刀槽、精铣导轨面、精铣燕尾面 工序Ⅴ.铣削26的端面 工序Ⅵ.钻14的孔、扩孔 工序Ⅶ.镗削26的沉降孔 工序Ⅷ.钻M6的孔、攻丝 工序Ⅸ.精加工17的孔、研配 工序Ⅹ.精加工导轨面配刮12—13点/2525 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Ⅰ.铣削17H的孔的两端面(粗铣、半精铣) 工序Ⅱ.粗刨导轨面 工序Ⅲ.粗刨燕尾面 工序Ⅳ.刨削导轨面的工艺台阶面 工序Ⅴ.铣削22的退刀槽 工序Ⅵ.精刨导轨面 工序Ⅶ.精刨燕尾面 工序Ⅷ.扩17的孔 工序Ⅸ.铣削14的孔的端面 工序Ⅹ.镗26的孔 工序Ⅺ.研配17的孔
4、
课程设计总结
………………………………………………………… 26
参考文
献…………………………………………………………………
26
1、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1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机床尾座体,尾座安装在机床的右端导轨 上,尾座上的套筒可以安装顶尖,以支承较长的工件的右端(即顶 持工件的中心孔)、安装钻头、绞刀,进行孔加工,也可以安装丝 锥攻螺纹工具、圆形牙套螺纹工具加工内、外螺纹。尾座可以沿尾 座导轨作纵向调整移动,然后压下尾座紧固手轮将尾座夹紧在所需 位置,摇动尾座手轮可以实现对工件的顶紧、松开或对工件进行切 削的纵向进给。 由图可知,该零件为不太规则的部件,其主要技术特点如 下: 1.铸件需要消除毛刺和砂粒、并作退火处理。 2. 17H6要求圆度为0.003 3. 17H6要求圆柱度0.004 4. 17H6与导轨面的平行度为0.005 5. 17H6与燕尾面的平行度为0.005 6. 17H6的孔轴心线与导轨面的位置度误差为0~0.1 7. 17H6的孔与燕尾面的位置度误差不超过0.15 8.各面的粗糙度达到需要的要求 9. 17H6的孔需精加工、研配 10.导轨面配刮10~13点/2525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根据零件图可知,主要进行导轨面的加工、孔加工和表面加工、钻 孔、攻丝,孔的精度要求高。该零件属大批量生产,为了提高劳动效
工序Ⅻ.导轨配刮 工艺方案的比较分析 上述两方案的特点在于:方案一是先加工孔,然后以此孔为基 准加工其它各处,而方案二是以导轨面为基准加工其它面,可以看 出以先加工孔,以孔作为定位基准加工时位置精度较易保证,并且 定位装夹等都比较方便,但是方案一中的一次装夹多道工序除了可 以选用专用夹具设计的组合机床(但在成批生产是在普通机床上能 保证精度的情况下,应尽量不选用专用机床)以外,只能选用多工 位万能铣床加工。而目前万能铣床的加工精度还不能加工导轨面的 精度要求,因此决定将方案二中的工序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Ⅻ移 入方案一,由于铣削时不能很好地加工燕尾处的的斜面,因此在导 轨面和燕尾的加工都采用刨削。具体工艺过程如下: 工序1.粗铣削17H6的孔的两端面 工序2.精铣削17H6的孔的两端面 工序3.钻17H6的孔 工序4.扩17H6的孔 工序5.锪 的倒角 工序6.粗铣14的孔的端面 工序7.半精铣14的孔的端面 工序8.铣削M6的端面 工序9. 粗刨燕尾底面 工序10.粗刨轨面 工序11.粗刨导轨面的工艺面 工序12.铣削22的退刀槽 工序13.精刨燕尾面 工序14.精刨导轨面 工序15.磨燕尾面
③计算切削速度 耐用度
查参考资料[2]《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得
式(3.4)
④功率计算
式(3.5)
2.精铣:
(1).加工条件
加工要求:铣的孔的端面。
机床:双端面铣床X364
刀具:。精铣端面刀具材料选用YG6,。
吃刀深度
②每转进给量达到粗糙度要求6.3(▽4)
2.5.2.钻孔(钻17H6的孔)(根据钻孔取参考值,参考资料 [2]《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对于精基准而言,主要应考虑基准的重合问题。这里主要以已 加工的底面为加工的精基准。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 进行尺寸换算。
2.3制定工艺路线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 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批量生 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 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益,以便使生产
式(3.6) 按机床选取: 考虑其加工长度为,选择钻床摇臂钻床。 切削工时: ,
式(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