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双基训练*1. 符号35Cl 中左上角的“35”代表( )。
【0.5】 (A) 元素的质量数(B) 同位素的质量数(C) 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D) 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2.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了微粒的( )。
【0.5】(A) 质量数 (B) 核外电子数 (C) 核电荷数 (D) 核内中子数*3. 下列各组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0.5】(A) 金刚石 石墨(B) 168O178O(C) H 2O D 2O (D) 白磷 红磷*4. 136C —NMR(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136C 表示的碳原子( )。
【1】(A) 核外有13个电子,其中最外层有4个电子(B) 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C) 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质子 (D) 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中子*5. 有五种微粒分别是4019X 、4018Z 、4019Q +、40220R +、4120M ,它们所属的元素的种类有( )。
【1】(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6. 下列各组微粒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 )。
【1.5】(A) K +和Na + (B) CO 2和NO 2 (C) CO 和CO 2 (D) N 2和CO*7. 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1】(A)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B) 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C) 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D)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8. 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种类( )。
【1】(A) 前者大(C) 相等(D) 不能确定*9. 某元素原子L 层电子数是K 层电子数的2倍,那么此元素是( )。
【1】(A) F (B) C (C) O (D) N*10.氢原子的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表示的意义是( )。
【1】(A) 一个小黑点表示一个电子(B) 黑点的多少表示电子个数的多少 (C) 表示电子运动的轨迹(D) 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几率的多少 **11.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1.5】**12.A 元素的离子A n -,其核外共有x 个电子,该原子的质量数为y ,则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为( )。
【1.5】(A) y -x +n (B) y -x -n (C) y +x +n (D) y +x -n**13.美国科学家将两种元素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中子数为175的超重元素,该元素原子核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
【1】(A) 57 (B) 47 (C) 61 (D) 293**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5】①金刚石、石墨是碳的两种同位素 ②金刚石、石墨是碳的两种单质 ③金刚石、石墨是碳的两种元素 ④金刚石、石墨互称为碳的同素异形体(A) 只有④ (B) 只有②④ (C) 只有①② (D) 只有③④**15.在以下四种物质中,①28g 一氧化碳(121668C O )、②28g 氮气(1427N )、③26g 乙炔(1212261C H )、④28g 硅(2814Si ),所含微粒数相同的是( )【2】。
(A) 分子数(B) 原子数(D) 电子数**16.下列各组粒子中,含有相同的电子总数的是( )。
【1.5】(A) S2-与HF(B) H2O与F-(C) H2O与NH4+(D) Na+与K+**17.核外电子数相等的两个原子,它们的关系是( )。
【1.5】(A) 质量数一定相等(B) 可能是互称为同位素(C) 一定是同种原子(D) 分别组成的单质,物理性质一定相等**18.在第n层电子层中,当为最外层时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与n-1层相同,当它为原子的次外层时,其电子数比n+1层最多能多10个电子,则此电子层为( )。
【2】(A) K层(B) L层(C)M 层(D)N 层**19.某二价阳离子核外有24个电子,其质量数为56,它的核内中子数是( )。
【1.5】(A) 34(B) 32(C) 30(D) 78**20.A2-阴离子的原子核内有x个中子,A元素的质量数为m,则n g A2-阴离子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2.5】(A)(2)n m xm--mol(B)(2)n m xm-+mol(C)2m xmn-+mol(D)2m xmn--mol**21.在离子RO3n-中共有x个核外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R原子核内含中子的数目为( )。
【2.5】(A) A+n+48+x(B) A-n-24-x(C) A-n+24-x(D) A+n+24-x**22.a、b、c、d是1~18号中的元素,a、b元素的阳离子和c、d元素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c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比d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多,则它们的核电荷数大小关系是( )。
【3】(A) a>b>d>c(B) c>b>a>d(C) a>b>c>d(D) b>a>c>d**23.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到很大作用。
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A) 只有③(B) 只有①③(C) 只有②③(D) 有①②③**24.已知元素R有某种同位素的氯化物RCl x(RCl x为离子化合物),该氯化物中R微粒核内中子数为Y,核外电子数为Z,该同伴素的符号为( )。
【3】(A) YZR(B) Y ZZ R+(C) Y ZX Z R+ +(D) X Y ZX Z R+++**25.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为ab X,元素Y的一种同位素为cdY,已知a>c,b>d,则元素X与元素Y的中子数大小的关系是( )。
【2】(A) X>Y(B) X<Y(C) X=Y(D) 不能确定**26.a X和b Y分别是元素X和Y的一种同位素,已知a>b,元素X和元素Y的相对原子质量( )。
【2】(A) X>Y(B) X=Y(C) X<Y(D) 不能确定**27.某阴离子X16O3-具有42个电子,质量数为83,那么X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3】(A) 14(B) 15(C) 17(D) 18**28.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3】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②其原子与同周期ⅠA、ⅡA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③有些稀有气体能跟某些物质反应④原子半径比同周期ⅦA族元素原子的大(A) 只有①(B) ①和③(C) ①和②(D) ②和④**29.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式:【4】(1)由2个原子核和18个电子组成的分子________,由2个原子核和18个电子组成的阴离子为__________。
(2)由5个原子核和10个电子组成的分子为________,由5个原子核和10个电子组成的阳离子为_________。
**30.用“>”或“<”号连接:【3.5】NH3、SiH4、HF的热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K、S、Cl、Ca的微粒半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Cu2+、Fe2+、Al3+、Na+微粒的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A到D依次增大,已知A和B 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A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C燃烧时呈现黄色火焰,C的单质在高温下与B的单质充分反应,可以得到与D单质颜色相同的淡黄色固态化合物,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5】(1)元素名称: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B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出D的原子结构简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C2D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纵向应用***1. A、B两种元素的原子,当它们获得2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时,A放出的能量大于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A) A2-和B2-不具有还原性(B) A原子的氧化性大于B原子的氧化性(C) B2-的还原性大于A2-(D) A2-和B2-的还原性相当***2. 若用M代替任意一种元素的符号,那么,在①xa M、②xbM、③yaM、④ycM四种原子中,可互称同位素的是( )。
【2】(A) ①和③(B) ②和③(C) ①和②(D) ②和④***3. 某元素构成的双原子单质分子有三种,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58、160、162。
在天然单质中,此三种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由此推断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3】(A) 此元素一定有三种同位素(B) 其中质量数为79的同位素原子可能占原子总数的1 2(C) 其中一定有一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为80(D) 此元素的单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60***4. 已知自然界氧的同位素有16O、17O、18O,氢的同位素有H、D、T,从水分子的原子组成来看,自然界的水一共有( )。
【4】(A) 3种(B) 6种(C) 18种(D) 12种***5. 某金属X的含氧酸根离子带有一个单位负电荷,其核外共有58个电子,酸根中各组成原子的质量数之和是119,其中X在此原子团中显示的化合价是+7,则X的核内中子数是( )。
【3.5】(A) 29(B) 30(C) 37(D) 38***6. 按C、N、O、F的顺序,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3】(A)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B)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D) 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7. 分子由2个相同的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16O)构成的化合物2g,完全分解产生氧气1.6g,则此种化合物中的氢原子是( )。
【3】(A) 11H(B) 21H(C) 31H(D) T***8. 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H2X,这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2000年浙江省竞赛试题)【3】(A) H2XO3(B) X(OH)2(C) H2XO4(D) H6XO6***9. 甲、乙两种粒子都只含有1个原子核,且核内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这两种微粒一定是( )。
【3】(A) 同种原子(B) 同种元素(C) 互为同位素(D) 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10.由2311Na、3517Cl、3717Cl(氯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35.5)构成的11.7g氯化钠中,含3717Cl的质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