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总复习课件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总复习课件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 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圆柱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 (反比例 )
每天生产的服装件数一定,生产的天数
和总件数。( 正比例 )
被减数一定,减数和差。(不成比例)
回顾方法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1.先找出或求出总数量和总份数。 总数量是组成比的各个量的和。 总份数是各个比的和 2.再求出每一份是多少(也就是总数量 ÷总份数) 3.最后用总数量乘各部分量所占的份数 算出各部分量。
a:b= a÷b=_a (b≠0) b
3、(1)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处?比例的基本 性质呢?
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
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比例。
153 、:6的比值是(0.1)。
如果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 也乘3 )
如果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 上( 12)
如果前项和后项都除以2,比值是( 0.1 )
5:3 x 6 4 0.4
3 20
:18%=
6
. x
5
填一填
1、 (
9
)÷24
=
3 8
= 24 :(64

=( 37.5 )%
(22、减数相当于被减数的
3 5
,那么差与减数比是
(2 ):( 3 )
3、把1吨 :250千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4 ):( 1 ),它的比值是( 4 )。
4、如果2X = 5y,那么 X :y=( ):
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 式子叫做比例。
90 : 60 = 1.5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5 : 6 = 20 :24
内项 外项
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上或 在比例里,两个
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内项的积等于两
比值不变。
个外项的积。
2、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
-----------
化简比
8:0.4 =80:4 =20:1

求比值
8:0.4
= 8÷0.4
= 20

解比例
x:8=3:4
解:4x=3×8
4x=24 x=6
求比值
0.24∶0.6 =0.4
6∶ 2
3
=9
化简比
1.25∶2.5 =1∶2
4 5

3 5
=4∶3
解比例:
4:9 (5x)1:4 2
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比号相当于 分数中的分数线,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 比值相当于分数中分数值;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 中的被除数,比号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比的后 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
分子 分数线 被除数 除号
分母 除数
分数值 商
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还可以用字母表示:
3份+2份=5份
大豆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三
3
100× 3+2 =60(公顷)
玉 米
大大 豆豆
玉米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100× 3+2
=40(公顷)
答:大豆播种60公顷,
玉米播种40公顷。
2.长方形游泳池的周长是300米,长和 宽的比是2:1,这个游泳池的面积是 多少平方米?
300÷2=150(米)
2+1=3
3∶0.05
3.6∶1.2
③ 分数比化简,一般先把比的前项、后项
同时乘上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使它成为整
数比,再用第一种方法化简。
6∶ 2 3
4
2
5 ∶3
④ 特殊:也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 求出比值后再写成比的形式。
带有单位的比化简:先统一单位,再化简
3时∶18分 2.5吨∶1250千克
0.05立方米∶450毫升 0.36公顷∶1200平方米
按1.先比找例出分或配求应出用总题数的量解和总题份步数骤。:
总数量是组成比的各个量的和。 2.再求出各部分量占总份数的几分 之几。(也就是用各个量的份数÷总份数) 3.最后总数量×所占的几分之几算出各部分 量。
30 :40:50 =3:4:5
1、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 种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3:2。 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
成正比例关系。分数的大小一定,也就是分子和分母的比值一定, 所以成正比例。。
(3)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成反比例关系。三角形的面积一定,也就是它的底和高的乘积一定, 所以成反比例。
(4)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和它的表面积。
成正比例关系。正方体的表面积是一个面面积的6倍,也就是 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一个面的面积比值一定,所以成正比例。
() ()
=六成= ()
25
= 12÷ ()=() ︰2.5
(2) 化简比的方法有哪些?
① 整数比化简,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
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3∶18
26∶39
② 小数比化简,一般是把前项、后项的小数
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补零),
使它成为整数比,再用第一种方法化简。
1.25∶2.5
1.8∶6
_y x
=k
(一定)
xy =k (一定)
正比例图像成一条直线,反比例图像成一条曲线
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如果成比例, 成什么比例关系?(说明判断的理由)
(1)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
不成比例。全班人数一定,也就是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的和一定, 所以不成比例。
(2)分数的大小一定,它的分子和分母。
150×
2 3
=100(米)
150×
1 3
=50(米)
100 ×50=5000(平方米)
2016年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
《比和比例》ppt
一、回顾与交流
1、回忆一下,在比和比例的知识中,我们研 究了哪些内容?
在比和比例的知识中,我们研究了: 比和比例的意义;比和比例的各部分名 称;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等。
(1)什么是比?什么是比例?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3) 化简比与求比值容易混淆,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求比值
4

2 5
=10
化简比
4∶
2 5
=10∶1
一般方法
结果
求比值 化简比
根据比值的意义,是一个数,可以是整 用前项除以后项. 数、小数或分数. 根把都同据比乘的比的上数的(前或零基项 者除本和 除外性后 以)质项 相. ,是 项 并一 和 且个后是比项互,都质它是数的整。前数,
( 5)
2
5、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1:3,周长 比是(1:3 ),面积是(1:9)。
6、如果A×3=B×5,
那么A∶B=( 5 )∶(3 )
4、你是怎样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 例的?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 随着变化,若比值一定,则成正比例;若积一定, 则成反比例。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也可以用字母表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