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人民法院在合同解除之诉中的释明义务

论人民法院在合同解除之诉中的释明义务

论人民法院在合同解除之诉中的释明义务

彭贵

合同解除之诉指合同一方行使法定的或约定的解除权面对方有异议时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请求确认解除合同效力的诉讼。无论合同双方行使的法定的还是约定的解除权,合同双方之间以及其与人民法院之间主约定条件、法定条件是否已经成就都可能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因这些条件是否成就的决定权属于人民法院,故当当事人与人民法院对条件是否成就的判断不一致时,人民法院的释明义务的发挥至关重要。1这主体现在一方面可以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诉讼的引导功能,减少当事人的讼累,真正实现案结事了。合同解除之诉既涉及到合同一方所解除的合同本身的有关情况,即合同是否成立、有效,又涉及到解除的条件是否成就,即合同违约方的违约行为是否构成根本违约,还涉及到合同解除后守约方的救济方式,即合同解除后的法律后果等问题。本文拟针对前述问题人民法院如何行使释明义务作些肤浅的探讨并就教于同仁。

一、人民法院在合同解除之诉中对所解除合同本身的释明义务

1本文中释明概念不同于学理上的释明概念,仅指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法释[2001]33号)第35条规定进行的释明。该条规定: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不受本规定第34条的限制,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

合同解除之诉中所解除的合同本身应当是依法成立、合法有效的合同。首先,从合同解除的概念来看,有学者明确指出当事人所解除的合同应当是成立有效的合同,如王利明先生称:“合同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以后,当具备合同解除条件时,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而使合同关系自始消灭或向将来消灭的一种行为。”2又如,我国台湾地区著名学者史尚宽先生谓:“契约之解除谓契约当事人一方,因法律上或契约上的解除权之行使而使责权契约之效力溯及的消灭之一方的意思表示。”3该定义也清楚地表明合同解除的标的是合同的效力而非合同本身。4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是视合同自始不存在,但是,合同视为不存在不等于合同不存在,合同曾经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并对双方发生过效力,只不过解除后不再发生效力而已。因此,合同在解除前,合同是依法成立并且合法有效的。其次,从合同解除的性质来看,无论是将合同解除作为承担违约责任的一种方式还是认为合同解除是非违约方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违约救济措施之一或者非违约方享有的解除合同的权利,合同解除都与当事人违约具有因果关系,而当事人违约的前提必须是合同成立、有效,故合同解除之诉中所解除的合同也应是依法成

2五利明:《违约责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20页。

3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24页。

4宋旭明、邓叶芬:“合同解除标的理论之反思与重构”,载《企业经济》2006年第9期。该文认为,传统理论认为合同解除的标的是有效成立的合同,与合同解除权以及其他合同救济手段的存在根据相矛盾,从而使合同解除制度陷入逻辑困境。合同解除的标的应当重构为基础性合同权利义务关系,将救济性合同权利义务关系排除在外。同时,该解除针对的并非合同关系本身,乃是合同关系之效力。

立、合法有效的。再者,从逻辑上讲,如果合同是不成立的、无效的,则其并不存在解除的问题。不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是无拘束力的,并且不会产生强制改造问题,故不会产生解除的问题。最后,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将合同解除作为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原因之一,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与合同的履行紧密相关,合同不需再履行时则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而作为债的发生原因之一的合同要实际履行,必须是依法成立、合法有效的,否则无法强制履行,不受法律保护。

通过以上分析,合同解除与合同的成立有效等概念密切相关应无疑问。合同的成立、有效是不同的问题。“合同成立”是当事人意思表示达成一致,与合同不成立相对应;“合同有效”是法律对合同的肯定性判断,与合同无效相对应。合同的有效是以合同的成立作为前提的,如果合同根本不成立,则谈不上有效或无效的问题。合同成立属于事实判断,合同有效则属法律价值判断。当事人并非法律专家,其可能对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认识不清,并且无论事实判断还是价值判断,当事人的判断均可能与人民法院的判断存在差距。如果两者的判断不一致,则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呢?其处理结果大体有两种:一是直接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二是向当事人释明,让其变更诉讼请求。第一种意见的主要依据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

诉法》)关于超出或遗漏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之规定。第二种意见的主要依据就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笔者造成第二种意见。虽然合同解除与合同效力并不直接相关,但是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如合同解除后的溯及力问题)涉及到合同的效力,故最高法院的规定应当予以适用。

人民法院对于合同解除之诉中合同本身的释明可以按以下方式进行:如果经审理审查合同不成立的(因为合同成立与否属于事实判断问题),则可以建议当事人一方主张缔约过失而产生的依赖责任,有过错方负有赔偿义务是消极利益,并以积极利益的数额为限。如果合同成立但是无效,则可以建议当事人一方按照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主张权利。5

二、人民法院在合同解除之诉中对违约方的违约行为是否构成根本违约的释明义务

根本违约对于解除权的意义是双重的,一方面其固然是解除合同的主要理由,另一方面其更是对当事人解除合同权利的重要限制。6当事人的违约行为达到根本违约的,合同解除,当事人的违约行为不构成根本违约的,合同不能解除。因当事人对违约方的违约行为是否构成根本违约可能与人民法院的认识存在差异,故人民法院负有向当事人释明的义

5合同法第58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6王利明:《违约责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43页;孙鹏:“论根本违约与合同解除”,载《企业经济》2006年第3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