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准测量误差原因分析及控制方法-建筑机械

水准测量误差原因分析及控制方法-建筑机械

122建筑机械水准测量误差原因分析及控制方法
刘超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350)
[摘要]水准测量是高程测量中精度最高、用途最广、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测量方法。

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并参考大量书籍,对水准测量的误差及预控谈谈个人的看法和理解。

[关键词]水准测量;误差;预控
[中图分类号]P2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54X(2017)06-0122-03
Error cause analysis and control method of leveling
LIU Chao
水准测量又名“几何水准测量”,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方法。

它是高程测量的主要方法,用于建立国家水准网,监测地壳垂直运动和人为原因引起的地面沉降,以及建立工程测量所需要的高程控制网[1]。

水准测量的误差按其来源可分为3类: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和外界条件影响产生的误差。

在水准测量中,误差受各种条件的制约直接影响测量结果,但是测量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办法创造条件减小甚至消除误差,使得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提高工作效率,减小误差。

1 仪器误差
1.1 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的误差
成因:仪器虽经过检验校正,但不可能绝对完善,还会存在残余误差;同时,在使用时间过长或受到震动后,使得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而产生一定夹角。

即使在水准气泡居中时,视准轴也不会水平,结果会造成在水准尺上的读数误差。

实验证明,在一个测站的水准测量中,如果使前视距与后视距相等,则夹角误差对高差测量的影响可以消除。

预控措施:严格地检校仪器和使用前后视距相等的方法测量,可消除或减小该误差的影响。

1.2 水准尺的误差
成因:水准尺的误差,包括尺长误差、刻划误差、尺底零点误差,以及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尺身弯曲的误差。

预控措施:观测前应对水准尺进行检验,对尺长误差和刻划误差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水准尺应停止使用。

对于尺长误差较大的水准尺,使用时应在最后的高差加上水准尺每1m的尺长改正。

对由于尺底磨损引起的零点误差,可采用测偶数站的方法来消除。

2 观测误差
2.1 视差
由于对光不完善,造成水准尺的成像面与十字丝面不重合而引起的读数误差。

预控措施:切实做好对光工作,即先转动目镜螺旋,使十字丝成像清晰,再转动对光螺旋使水准尺成像清晰,此时水准尺成像面与十字丝面重合,消除了视差的影响[2]。

2.2 整平误差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平视线测定高差的,当仪器没有精确整平,则倾斜的视线将使标尺读数产生误差。

公式如下
l D
p
∆=⨯
DOI:10.14189/ki.cm1981.2017.06.020
[收稿日期]2017-04-05
[通讯地址]刘超,天津市津南区双港科技产业园丽港园33号
2017/06总第496期
123
CONSTRUCTION MACHINERY
由图1可知,设水准管的分化值为30″,如果气泡偏离半格(即i =15″),则当距离为50m 时,Δ=2.4mm ;当距离为100m 时,Δ=4.8mm ;误差随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因此,在读数前,必须使符合水准气泡精确吻合。

i
D
图1 整平误差对读数的影响
预控措施:采用灵敏度高且装有符合水准器的仪器,在读数前后调整气泡居中,且视线不能太长,则该误差会大为减少。

2.3 读数误差
由于观测者视力的不同以及受望远镜的放大
倍数V 和观测距离D 的影响,造成读数的误差。

试验证明,要保证估读至mm 的精度,则十字丝与标尺cm 分划的影像宽度需要满足1∶10的关系。

眼睛的分辨能力一般为60″,十字丝影像宽度经放大后在人的明视距离上约为0.1mm 。

按上述比例关系,标尺cm 的分划的影像宽度应不小于1mm ,这就要求在75m 的距离内,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不得小于30倍。

故保证估读精度的前提是,视线的长度和望远镜的放大率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望远镜在标尺上读数误差,可用下式计算:Mv =±60″×D /(v ρ″)″=±60″×75000/ (30×206265″)=0.7mm
计算表明,放大率为30倍,视线长在75~80m 的范围内,可保证估读1mm 的精度。

2.4 水准尺倾斜的误差
测量时,水准尺左右倾斜在目镜中可以看到并可以纠正,但尺子前后倾斜时则会产生读数误差(如图2所示)。

设水准尺沿视线方向前(后)倾斜角为θ,视线在倾斜尺上的读数为b ′,未倾斜的尺读数为b =b ′cos θ,由此产生的读数Δb 为:Δb =b ′
-b = b ′(1-cos θ)=b ′/(θ″/ρ″)2例如,当θ=30°,b ′=2m 时,则Δb =3mm 。

b b
`
θ
b `
图2 水准尺不竖直的误差
预控措施:作业时应保证水准尺竖直,并且水准尺上读数不能太大,一般不应大于2.7m 。

3 外界条件的影响
3.1 仪器升降的误差
由于土壤的弹性及仪器的自重等原因,可能引起仪器上升或下沉,将使尺上读数减小或增大(如图3所示)。

1
2
Δ2
Δ1
b 21
A
B
图3 仪器下沉引起的误差
若后视完毕转向前视时,仪器下沉了Δ1,使
前视读数b 1小了Δ1,即测得的高差h 1=a 1-b 1大了Δ1。

设在一侧站上进行两次测量,第二次先前视再后视,若从前视转向后视过程中仪器又下沉了Δ2,则第二次测得的高差h 2=a 2-b 小了Δ2。

预控措施:为减小下沉的影响,仪器应安置在土质坚实的地方,脚架要稳固,采用后、前、前、后的顺序观测,提高观测速度,可消弱其 影响。

3.2 尺垫下沉的误差
与仪器升降情况类似,当仪器转站时,由于尺垫的自重或土质松软的原因,使尺垫随时间逐渐下沉,后视读数增大。

预控措施:采用往返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尺垫下沉的影响。

124
建筑机械
3.3 地球曲率的影响
由于地球曲率的缘故,在同一水准面上的两个点其高差并不为零(如图4所示),由此产生的读数影响δ的计算公式为
δ=d 2/2R
其中,d ——两点之间的距离;
R ——地球的半径。

水平视线
大地水准面
HA
H B
a
b
h A B
A
B
δ1
2图4 地球曲率引起的误差
例:当d =1.0km 时,δ=78.5mm ;当d =0.1km 时,δ=0.8mm 。

以上计算表明:当距离为0.1km 时,在高程方面的误差就接近1mm ,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

预控措施:如果将仪器置于前后视尺中间大致等距离处,利用等距等影响的原则,使测站高差计算中自动消除曲率对前后视读数的影响。

3.4 大气折光的影响
地球表面空气的密度随温度不同而异,在白天地表吸收太阳的照射热,地表温度高于空气温度,即接近地表的空气密度小于远离地表的空气密度,光线从密度不同的空气中通过将产生折射,如图5所示。

由于折光的影响,水准仪在A 尺和B 尺上的读数并不是按照理想的水平线方向读得a 和b ,而产生折射读得a 1和b 1。

其中r 1=a 1-a ,r 2=b 1-b ,即为折 光差。

a a
1
b b
11r 2
r A
B
图5 大气折光引起的误差
预控措施:大气折光对高差的影响,不能消除,可用前、后视距相等、缩短视线的长度、增加视线的高度(一般规定视线高出地面0.3m )、避开不利的环境、选择良好的观测时间等方法来减小大气折光的影响。

3.5 温度变化对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夹角i 的影响
仪器经过校正,其残余误差使i 角不为零。

如果i 角不能保持恒定,随温度产生不规则的变化,那就难以前后视距相等的方法来消除其影响。

预控措施:在观测中应撑伞遮阳,避免仪器受阳光的暴晒,以减少该误差的影响。

4 总结
以上分析了有关误差的来源及预控方法,实际上由于误差产生的随机性,其综合影响将会相互抵消一部分,在一般情况下观测误差是主要的,但事物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其他因素也可能成为主要方面。

在测量中操作熟练,才能提高观测的速度,采取规范的办法,严格执行正确步骤,司仪与立尺互相配合,才能得到正确结果。

同时掌握误差产生的规律,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测量精度又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陈胜华. 工程测量[M ].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 胡伍生,潘庆林主编. 土木工程测量[M ].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