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启蒙主义文学概述18世纪,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打破了它和封建贵族阶级势均力敌的状态。
为了夺取和巩固政权,资产阶级发起了一场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
18世纪欧洲文学主潮是启蒙文学,它是欧洲启蒙运动在文学上的表现和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背景:英国:已经建立其资本主义制度,继续扫荡清除封建势力残余。
法国:呼唤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声势最大,战斗性最强。
德国:反对割据,争取民族统一。
启蒙运动: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后掀起的一场更激烈、更广泛的反封建、反教会的全欧性的思想文化运动。
启蒙运动追求政治和学术思想上的自由,有两大特点,一是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宣扬理性与科学;二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宣扬民主与法制。
启蒙文学(运动)的基本特征1、理性崇拜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也是启蒙文学的思想基础。
人们把理性作为裁判一切的真理标准。
启蒙学者崇拜的理性同样受笛卡儿唯理主义学说的影响,同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的哲学基础有共同之处,但启蒙学者所崇拜的是“自然理性”,而“自然”在启蒙学者看来就是“自由”就是没有受封建文明所污染的纯真和清明,就其思想内涵说,它不同于17世纪崇尚君主王权和教条的理性主义,甚至与之根本对立2、启蒙文学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内容,较人文主义文学相比具有更强烈的政治性和革命性。
以自然神论或者无神论为武器对教会进行猛烈抨击。
他们以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全面批判封建统治。
3、主人公较以前文学发生了根本变化。
把第三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加以歌颂,成功塑造了诸如鲁滨逊,汤姆琼斯,费加罗,浮士德等形象。
4、启蒙作家的理性崇拜和渴望参加现实斗争的倾向,使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政论性。
在哲理小说方面体现尤为明显。
5、在文体形式方面,摒弃古典主义关于体裁方面高低之分的清规戒律,平等广泛采用小说、诗歌、戏剧和文艺性政论等文体,打破了自古以来诗体文学独尊的局面,开创了文学史上的散文时代。
6、启蒙文学的艺术手法丰富多彩,用“外方人”的视角观察评论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和传统。
被批判的社会便在外方人少见多怪的眼里呈现出丑恶和不合理的本质。
7、感伤主义文学启蒙运动的成就和局限成就:崭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理性主义思想,宗教自由思想,自由平等博爱和天赋人权思想。
局限:“理性王国”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理性化的王国”,从未否定私有制。
正剧(严肃的喜剧):(课本没提)1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中兴起的一种文学样式。
由狄德罗、博马舍和德国的莱辛创立。
2 打破了悲喜剧的界限,描写日常生活,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教育功能。
3以第三等级的普通人作为戏剧的主人公,语言通俗易懂。
代表作品博马舍《费加罗的婚姻》。
哲理小说:1、由18世纪法国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
2、有的作品一定的哲理论点作为组织材料、结构情节的中心,集中讨论政治、宗教、教育、道德等问题。
例如《爱弥儿》3、有的作品通过在一定程度上作为作者代言人的主人公,随时发表深刻的理论见解。
如《格列佛游记》4、有的作品着力塑造富于这里意蕴的艺术典型,以人物性格的丰富内涵具体显现某种哲理。
如《浮士德》5、它不注意环境与人物的细致描写。
以人物活动为主线,表现作家的哲学观点和社会看法,富于哲理性。
哲理小说同时影响了其他文体,使整个启蒙文学闪耀着富于理性精神的所谓“阿波罗风范”,对开启民众思想起到了积极意义。
感伤主义文学1、18世纪中后期产生于英国的一种文学现象。
这是启蒙文学的支流或是其继续和发展。
2、它不仅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而且也是现代派文学的源头。
3、突出强调感觉和感情,注重心理描绘,渲染中下层人物的痛苦和不幸,作品充满感伤情调。
法国卢梭和德国狂飙运动作家及俄国感伤主义文学都受其影响,但思想格调各不相同。
4、因斯泰恩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名哥特式小说(18世纪末在英国出现的一种凶杀小说)小说多以中世纪阴森神秘的城堡为背景,充满神秘、怪诞、刺激。
代表作:瓦尔蒲《奥特朗图堡》和拉德克力芙《渥多尔弗的秘密》。
前浪漫主义代表:彭斯(农民诗人):《苏格兰方言诗集》布莱克:《经验之歌》《天真之歌》二、启蒙文学在各国的发展英国文学英国的启蒙文学以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成就最高。
笛福,英国第一个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家,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为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作品《鲁宾逊漂流记》通过青年商人鲁滨逊海上冒险和滞留并开辟岛国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国“真正资产者”的著名艺术典型,体现了资产阶级向上发展时期的奋发进取和创业精神。
鲁滨逊虽是资产阶级文学幻想的产物,一位理想的英雄,却丝毫没有被深化拔高,小说虽是幻想传奇式的故事,但却运用写实手法,对一系列细节的描写真实具体,虽是无中生有,但却曲尽其妙。
斯威夫特,思想上比笛福激进,作品《格列佛游记》享誉世界的讽刺名著。
作品假托主人公格列佛医生自述他数次航海遇险,漂流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智马国等几个童话式国家的遭遇和见闻,全面讽刺、揶揄了英国的社会现实。
其中通过大人国和智马国社会所体现的社会理想虽然保存宗法社会的原始特点,却包含着启蒙主义社会原则和价值观。
作者往往把讽刺的对象夸张变形到残酷甚至荒诞的地步,与现代的“黑色幽默”有相通之处。
菲尔丁,写作“散文滑稽史诗”《汤姆琼斯》批判贵族社会的伪善、肯定启蒙主义的“自然道德”塑造了见义勇为的汤姆琼斯和伪善小人布立非这两个人物,描写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散文滑稽史诗菲尔丁的写作风格,小说反映的社会生活应该广阔,具有史诗般包罗万象、五光十色的特点,以叙事见长,兼有滑稽、幽默、讽刺等喜剧因素,这明确了现实主义小说的基本创作原则。
代表作《汤姆琼斯》理查逊,英国家庭小说的开创者。
代表作品《帕米拉》他关注婚姻、家庭、道德等问题,作品一般以女仆或中产阶级女子为主人公写他们婚姻爱情的纠葛,把婚姻自主同中产阶级温和的道德说教结合起来,这成为此后一个时期英国家庭小说的一个模式。
理查逊小说的艺术魅力在于他擅长以书信体的形式描写日常生活氛围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的细腻变化,以及贯穿其中的哀婉和感伤情调,实为英国感伤主义文学的先驱。
斯泰恩,《感伤的旅行》写敏感和爱流泪的主人公约里克牧师在法国的旅行,着重叙述主人公不断因微小的事情而产生的感觉和对这些感觉的诸多联想,抒发其感伤情怀。
“感伤主义”由这部小说而得名。
墓园诗派18世纪英国出现的一个诗歌派别,英国感伤主义在诗歌领域里的分支,由格雷的《墓园挽歌》得名。
重要作家还有汤姆和扬格,这一诗派常以死、坟墓为创作题材,情调消沉,对“忧郁”和“死亡”这些话题格外迷恋,充满悲观失望的感伤情绪和神秘主义色彩,更多得反映反映了感伤主义文学的消极面。
对后来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法国文学法国启蒙文学在资产阶级积极酝酿革命的背景下诞生和发展的,所以批判性最强,最富于民主性和战斗性。
孟德斯鸠,法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启蒙作家,法国启蒙运动先驱。
《法的精神》把法制提高到国家政治生活的首位,并详细论证“三权分立”学说,该书成为关于家学说的世界名著。
《波斯人信札》是第一部著名的启蒙哲理小说,为法国启蒙文学开辟了道路。
作品假托法国大贵族郁斯贝克到法国游历,通过他同家人和朋友们的互相通信,暴露波斯东方专制制度和贵人后房制度的惨无人道,同时猛烈抨击了法国的黑暗现实,宣传启蒙思想。
伏尔泰,启蒙运动的领袖,思想界的泰斗。
倡导文艺为社会改良和宣传启蒙思想服务,但又强调古典主义的规则应该遵守,极想使自己成为高乃依和拉辛的后继者。
据此而创作的悲剧《中国孤儿》等都缺乏持久的艺术生命力。
他不顾古典主义清规戒律而创作的中短篇哲理小说却是他文学遗产中最优秀的部分。
代表作《天真汉》、《老实人》《老实人》小说通过“老实人”及其教师邦葛罗斯等人的遭遇,讽刺了“一切皆善”并为现存秩序辩护的盲目乐观主义哲学,也否定了认为人“不是在忧急骚动中讨生活,便是在烦闷无聊中挨日子”的悲观主义,作品让主人公经历了象征“理性王国”的“黄金国”之后,又回到苦难的现实世界,最后以富于哲理的名言“种咱们的田地要紧”作为结束,给人留下了既无可奈何,又奋斗不息的余音。
伏尔泰的艺术才能尤其表现在讽刺上。
狄德罗,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坚,唯物主义哲学家、现实主义美学家和作家。
百科全书派领导者。
提出市民戏剧理论。
作品:戏剧《私生子》等,为现代话剧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对话体小说《拉摩的侄儿》集“高傲与卑鄙”、“才智和愚蠢”于一身的著名典型,他是烂透了的封建社会的产物,一株“邪恶”之花,是以恶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在封建社会母体内躁动的资产阶级的化身。
主人公的“辩证谈吐”被黑格尔视为“分裂意识”的典范,马克思,恩格斯称这部作品为“辩证法的杰作”百科全书派博马舍,法国18世纪最后一位著名的启蒙作家。
宣传和发挥狄德罗的“市民剧”的理论主张,代表作是喜剧《费加罗的婚礼》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
他的社会政治思想体现了启蒙运动激进民主派的倾向,其文学创作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先声。
《爱弥儿》论述了儿童教育主张,主张让孩子自由发展,反对过早的书本教育,要按孩子的智力分阶段进行教育,从经验获得知识,接触自然和社会,了解科学,活的技能。
卢梭意在培养体魄健康,知识全面,热爱自由平等和正义的“新人”。
本书成为后世教育学的经典名著,也是“教育小说”的滥觞。
卢梭认为自然状态优于社会状态:1、人的一切优点来自自然,而所有的恶来自社会。
社会使人成为奴隶,变得丑恶和悲惨。
2、有必要建立接近自然状态的社会秩序,让文明人的条件接近自然,或许能改善社会状态。
在自然状态中人是自由和平等的,社会契约取消了天然的自由,以公民自由来代替。
在自然状态中,人按照自身的本能行动,避免了以约束的办法培养孩子;在自然状态中,人在自身找到怜悯感,使他对别人做善事;在自然状态中,人不知道现有宗教的律条上帝存在于自然中;在自然状态中,人只知简单的无邪和乐趣。
卢梭文艺创作的艺术特色1、卢梭在返回自然的指导下,突破了古典主义和多数启蒙作家的理性,讴歌大自然,把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色写进作品,大大开拓了人们的审美视野。
2、卢梭对人性做了深入挖掘,提倡“认识你自己”3、卢梭的作品充满激情,但他又能把激情融化到表达思想中,进行有逻辑的思考。
4、卢梭具有演说家的风格,善于以定于的方式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新爱洛依丝》书信体小说《新爱洛依丝》被认为18世纪最重要的小说。
1、《新爱洛依丝》的爱情描写有别于以前的爱情小说,这首先是因为它的反封建意义。
是一曲争取不到爱情自由,被封建门第观念葬送爱情理想的悲歌。
2、卢梭对爱情的热烈讴歌,也是以往小说中所不具有的。
(激情、爱情、道德)3、对大自然的赞颂是这一小说的又一特点。
(日内瓦湖和瓦莱山)4、卢梭还写出了大自然对人心灵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