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岁左右小孩发脾气的对策

3岁左右小孩发脾气的对策

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孩子发脾气的情景令人很不愉快。

但是如果你能注意到发脾气是如何极大地帮助了孩子,你就会转而去赞许它。

大多数父母从来没有机会观察发脾气如何使孩子们恢复了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因为当孩子流露出自己的情绪时,周围的人都会对孩子们发火或吓唬他们。

尽管每一个健康的孩子都曾一再地尝试用发脾气来驱除沮丧的感觉,我们却一直认为孩子不该发脾气。

孩子发脾气并不一定意味着你作为父母有什么过错,或事情有什么不对头,或孩子有什么过错。

当然,如果孩子在类似的情况下重复发脾气,也许说明你对孩子的行为的期望或限制是不恰当的。

例如,在商店买东西时不许小孩子触摸任何东西,肯定会让他感到沮丧。

儿童不会抑制自己与生俱来的学习愿望,他们常通过触摸来学习。

有时候,即使我们的期望与孩子的能力相符,孩子也不会满意。

他们自己的希望和想法常超出自己的能力所限。

发脾气是感到沮丧的孩子摆脱不良情绪的途径。

如果我们允许一个孩子经历发脾气的全过程,他就能从阻碍他学习的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

例如,一个孩子为自己反复犯同样的错误感到灰心丧气,也不肯接受别人的帮助。

发过脾气之后,他有可能接受自己能力有限的事实,兴致勃勃地重新投入学习并乐于与人合作。

在保持孩子的自信心方面,发脾气起着重要作用。

请给孩子一个发泄的机会,他们就不会由于遇到困难而轻易放弃学习。

孩子有脾气,不是一降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在成长的过程中养成的,如果再不加管理和制约,孩子慢慢长大后,家长会管不了的。

建议你们:
1、多给孩子买一些有关善良、诚实、勇敢、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内容的书籍和碟,让孩子多接受一些正面的教育。

2、多让孩子听一些舒缓的音乐,而不要听一些摇滚和看一些暴力影片。

3、父母以身作则,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和有暴力倾向。

在家庭中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

4、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

把孩子当朋友,让孩子也接受你,把你也当朋友一样说说知心话。

现在家里都是一个孩子,个性都比较强,于是容易钻牛角尖。

作为家长要适时地开导孩子。

5、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孩子,经常调剂孩子的饮食。

尽量减少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摄入。

天冷了,你们先想到了孩子、天热了,你们首先也把孩子放在首位----让他感觉到父母对他的爱和家庭的温暖。

试试看,用诚心、爱心去爱你的孩子,去感动你的孩子----他会在你们的精心呵护、培养、教育下健康、茁壮成长的。

你们会培养出优秀的孩子的。

你熟悉自己孩子的性格,脾气吗?我觉得他这样子的表现是想引起大人的注意。

孩子的性格不是天生的,很多时候是后天形成的。

父母亲平时忙于工作,很少时间陪自己的孩子,很多孩子就觉得父母对他不关心。

老是让他别那样做,他就故意这么做。

多些耐心,三岁的小孩已经懂些简单的道理了。

如果他不听,就先跟他做好朋友吧!朋友之间是不会隔膜,多给他多些爱心就没错了!
百依百顺或武力解决只会使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坏。

比较妥善的办法是当孩子发脾气时,爷爷奶奶和父母亲要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予迁就,而要干脆地拒绝他,甚至不要理他,连看也不看他一眼,把他孤立起来。

几次以后,孩子也就不会再用发脾气来实现自己不合理的愿望了。

使他不抱任何幻想。

例如孩子在幼儿园门口无缘无故地哭闹着不肯回去,家长就要“硬着,心肠”送他进园,不要没完没了地好言相劝,甚至几步一回头,放不下心。

即使孩子的要求是合理的,也要让他:先转变态度,再满足他的愿望。

另外,在孩
子发脾气时,一方面要冷处理,不要被他牵着鼻子跑,另一方面要注意观察他的动态,转移他的目标,不妨对他说,“你嗓子也哑了,先去喝口水吧”或:是“你脸上这么脏,先去洗洗干净”,以让他逐步冷静下来,当你看到孩子有不愉快的情绪露头时,绝对不能对他说:“看,你又发脾气了。

”这样,等于从方面提醒他:你现在可以哭闹了。

有心的家长还可以采取主动,注意“防患于未然”,尽量避免一些促使孩子发脾气的客观因素产生,凡事力求事先提醒,讲清道理,尽可能不要出现“短兵相接”的局面。

(1)让孩子“闭门思过”,用轻柔的语气,但态度要坚决,要求他去一个无人的房间反省,尽管有的孩子对此表现得不在乎,但这种方式的作用是大的。

要给他讲道理,告诉他胡闹会有什麽结果,遇到他发脾气,可以数三下,而数过后的结果平时就告诉他了(即闭门思过),他也有这个概念。

数数的时侯不能间断,更不要犹豫,孩子能够察言观色,知道你是不是真的生气最好看也不看他,连着数三下,往往在数到第二下时已经改正了。

(2)想让孩子听话懂事绝非一日之功,而且,过分听话的孩子也不足取。

最关键的是一定要尊重孩子,让孩子有自由的成长空间,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

遇到孩子无理取闹的时侯,一定要冷静,不要屈服,先不要和他论理,但是要在适当的时侯给他台阶下。

人多的时侯,我们可微笑着带他离开,让他在安静的地方发泄,等他发泄够了,拥抱他,说些笑话以示讲和。

父母应做到让孩子感到安全、被疼爱,又要让他明白规矩是不能被破坏的。

(3)孩子不听话时,不是马上教训他,而是先不理他,冷处理几分钟,反而效果会更好。

(4)孩子犯错误时如果有多人在场,可先不严厉地指出他的错误,而是给他一个脸色,或当看到他有犯错误的苗头时,先主动说:“你很乖,不会……”(5)自己发怒是可能不能理智的处理问题,最好先离开一下,等自己平静下来后再来解决问题,(6)当孩子要做的事您认为不可以时,不要直接告诉他不可以,而是给他一个可以做的建议,如不能在厨房内搭积木,可建议到客厅内搭。

(7)让孩子尝尝直接行为的苦头,如孩子要玩而不吃饭时,而在孩子饿了要求吃饭时告诉他:“你自己不吃,现在没有了!”(8)可孩子谈谈,彼此各退一步,例如,天色已晚,孩子还不愿意离开游乐场,可以和孩子商量再玩三次滑梯就回家,(9)让孩子有选择的机会,觉得自己的意见得到大人的尊重:例如问他“你想先刷牙还是先洗澡?”
(10)用有趣的手段说服孩子,例如:孩子不肯刷牙时,可以说:“我们来试试一种好玩的方法,我刷你的牙齿,你刷我的牙齿好不好?”(11)在实际情景中给他们讲道理,例如,孩子抢小朋友的玩具,问问他:“如果别人抢你的玩具,你会不会不高兴?,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别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