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数字逻辑电路基础课的教学体会
1 引言
数字逻辑电路是电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 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希望学生能够具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希望学生能有设计电路的能力。
但这个要求对于我们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有一定困难, 我们的学生理论基础薄弱, 学习能力也较差,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随着课程难度的增加,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变差, 学习的积极性会打折扣。
所以帮助学生打好基础, 循序渐进的掌握好这门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2 教学体系结构及要求
数字逻辑电路的教学内容主要分成三部分:基本的逻辑门电路和化简、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
逻辑门电路和化简是基础, 只有这一部分的知识掌握扎实了, 后面的内容才能灵活应用。
所以在这一部分内容上要花较多的课时, 帮助甚至强迫学生记忆, 可以采用默写的形式来验证学生的掌握程度;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是数字逻辑电路的两个大块, 其中包括若干芯片的使用和各种功能电路的搭建。
这一部分内容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自己对芯片有深刻的认识并能合理的使用。
所以在这两部分内容上除了教师要详细讲解芯片各引脚和使用外, 可以多给学生留一点时间, 鼓励他们自己思考问题, 思考解决方法。
3 理论教学
3.1 兴趣的培养
任何一门学科, 兴趣都是第一位的, 学生只有对这门课感兴趣了, 才有可能认真去学。
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任课老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我们在该课程的教学上采用项目驱动的方式进行, 也就是在每一堂课的一开始都要将这堂课要完成的任务介绍清楚, 当然在任务的选择上也要保证任务的量以及难度我们的学生可以接受。
然后将任务进行分解, 让学生来回答哪些部分是可以完成的, 哪些部分目前已有的知识还不能解决, 这样又可以比较自然地过渡到新的教学内容。
总之, 每一堂课都要让学生清楚自己这节课要完成什么任务, 带着目的去学。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把问题留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设计提出解决方法。
教师可以参与讨论, 并适时引导, 最终形成方案。
3.2 教学思路的把握
数字逻辑电路这门课的重点在于对各种逻辑电路的设计, 而一提到设计电路, 学生马上会觉得难, 潜意识里开始抵触。
那么这个时候一定要帮助他们建立信心。
所以我们一开始选的设计电路都会比较简单, 比方说可以要求学生设计一个一位二进制数的加法器, 一位二进制加法是在加数相同的时候为0, 不同的时候为1, 那么这个特性就和异或运算相同, 所以利用一个异或门就可以实现。
而这一步学生还是很容易想到的, 然后可以在实现了一位加法的基础上再考虑下是否有进位等问题来完善这个加法器, 这样逐步增加其他功能的设计。
在教学的过程中, 项目驱动法是将一个整体的项目分解成几个小项目, 是一种从上至下的思路, 这种教学方式适用于比较熟练的学生;而对于初学者而言, 从最基本的功能电路开始, 一点一点的加入新的功能这种从下而上的教学思路能更激发他们的热情。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灵活的运用这两种教学手段达到较好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