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设计理念照明设计理念:明亮,舒适,有艺术表现力三者融为一体。
明亮——合适的工作面照度和均匀度,作业对象和背景有良好对比,适宜的环境亮度;舒适——没有眩光和频闪,人和物的造型立体感自然、悦目,作业面与周围环境表面的亮度比适当,照明控制灵活方便;艺术表现力——光形成特定的情调和氛围,环境亮度图式富有吸引力,照明装置外观优美,加之生动变化的天然光。
给人第一视觉印象的艺术魅力更为深远,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
照明设计流程一、資料收集1、圖紙及業主要求2、拍照3、環境了解4、與室内设计师溝通5、了解電力情況6、徵求相關部門意見二、初步設計1、不同部位照度的確度2、不同部位用光、色溫、色度的確定3、照明灯具的初步選型4、照明灯具安裝位置的初步確定5、照明灯具系統控制方案6、出效果圖三、設計方案1、燈具分佈方案圖2、照度計劃書3、設備系統圖4、安裝節點圖5、詳細設計説明四、組織實施照度计算照度计算是实现光环境设计总体构想的重要手段,又是照明功能效果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照度计算的目的是根据所需要的照度值,结合其它已知条件(如照明器型式及布置、房间各个面的反射条件及污染情况等)来决定灯泡的容量或灯的数量等。
照度计算方法有利用系数法、逐点计算法(包括平方反比法、等照度曲线法、方位系数法等)和单位容量计算法等。
利用系数法:利用系数计算,此法考虑了直射光及反射光两部分所产生的照度计算结果为水平面上的平均照度,计算室内水平面上的平均照度,特别适用于反射条件好的房间,查概算曲线,灯数概略计算等。
利用系数法计算平均照度平均照度(Eav) = 光源总光通量(N*Ф)*利用系数(CU)*维护系数(MF) / 区域面积(m2) (适用于室内或体育场的照明计算)利用系数: 一般室内取0.4,体育取0.3维护系数: 一般取0.7,0.8照明设计必须要求准确的利用系数,否则会有很大的偏差,影响利用系数的大小,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灯具的配光曲线*灯具的光输出比例*室内的反射率,如天花板、墙壁、工作桌面等*室内指数大小单位容量计算法单位容量法适用于均匀的一般照明计算,它主要计算每单位被照面积所需的灯具安装功率: W=P/S P-全部灯具安装功率,瓦; S-被照面积,m2;或直接计算灯具数量N=E*A*φ0*C1*C2/φ,单位容量W决定于下列各种因素:需求照度E,房间面积A,单位面积每LX光通量φ0,修正系数C1、C2,照明灯具光通量Φ。
室形指数RI=W* L/H*(W+L) W-房间宽; L-房间长, H-灯具至工作面高度,并据此室形指数结合灯具配光类型查表得出φ0。
室内顶棚、墙面及地面的反射系数分别为ρC、ρW、ρf,根据实际环境不同可加系数C1修正。
各灯具效率不同.通过表格能进行计算,第一步查出φ0, C1, C2,第二步代入所需照度E及房间面积A,第三步选择合适的光源及其光通量。
最后得出布灯数量。
照明设计的艺术性照明设计的艺术性可通过分层次照明设计和装饰照明设计表现出来。
分层次设计,让人更好地理解照明设计,并实现照明所需要的整体性和美学效果。
装饰照明设计,灯光本身的色彩及光影变化所产生的装饰效果,灯光与空间和材质表面配合所产生的装饰效果,再加上一些特殊的、新颖的先进照明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与众不同的装饰效果。
装饰照明对于表现空间风格与特色举足轻重, 是空间照明设计中需重点考虑的部分。
另外,这些装饰手法的运用需要考虑到空间的整体性,它们应该服从和服务于需要表达的整体风格与形象,表达出一种整体感,在此基础上,再追求细节的完美。
分层次设计首先是环境光层次。
环境照明的任务是为室内空间提供整体照明,它不针对特定的目标,而是提供空间中的光线,使人能在空间中活动,满足基本的视觉识别要求。
加大环境光照与重点照明的对比度,以此来营造氛围。
重点照明层次。
顾名思义,重点照明是起强调、突出作用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照亮物品和展示物,如艺术品、装饰细部、商品展示和标识等。
多数情况下,它具有可调性,具有可调性的照明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要求。
作业照明层次。
这是为了满足空间场所的视觉作业要求而作的照明,因环境场所、工作性质的不同而对灯具和照度水平有不同的要求,如专业画室要求照度水平较高而柔和,不能产生眩光,对灯具的显色性能也有较高的要求;而停车场、仓库库房等场所,则对照明的光色要求均不高。
其间基本的原则是在满足作业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能耗。
就商业展示空间来说,其作业照明主要是考虑商品货物的存储、清洁工作、销售结算收款等作业的顺利进行。
装饰照明层次。
装饰照明,是以吸引视线和炫耀风格为目的的,主要意图就是为空间提供装饰,并在室内设计和为环境赋予主题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灯光本身的色彩及光影变化所产生的装饰效果,灯光与空间和材质表面配合所产生的装饰效果,再加上一些特殊的、新颖的先进照明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与众不同的装饰效果。
装饰照明对于表现空间风格与特色举足轻重,是空间照明设计中需重点考虑的部分。
装饰照明设计首先是发光体即灯具本身外观造型及其照明方式的装饰性。
具有鲜明造型风格的灯具,能有效地强化环境特色:一种是传统的装饰灯具,因为历史的积淀而有了较为明确的寓意和稳定的风格,如水晶吊灯代表了豪华、典雅、端庄的西方风格;而纸质木格纹的落地灯则有着典型的含蓄、宁静、灵性的东方风格。
另一种是现代科技产生的装饰灯具,如LEDs(发光二极管)、霓虹灯等,它们体积小,可以制成任何形状,产生任何颜色的光,大大地提高了设计制作的弹性空间和发挥余地,新的经典灯具设计也层出不穷。
灯具的发光方式也由传统的手动调节到由可以电脑程序自动指挥,产生色彩、照度等有规律地动态变化、变幻的神奇装饰效果。
灯光本身的色彩与光斑、光晕的装饰性。
色彩能产生出丰富的装饰效果,使用得当能对人的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而灯光在平面上形成的光斑、光晕及其排列组合形成的节奏感、韵律感都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
可以把它们投影在室内空间界面上作一幅“光绘画”,由于灯光本身鲜明夺目、形式新颖,若再加上动态的效果,往往可以构成一个区域的视觉中心,既吸引视线、招徕顾客,也利于商业展示空间的广告宣传。
光影变幻的装饰性。
多重光投射加上照度的变化所产生的光影变化可以制作出更为复杂的三维“光雕塑”效果。
这可以应用于整个展示空间,也可以针对单个需重点表达的展品。
如对展品的轮廓用光进行强化,或是从不同角度投射不同照度的光束以加强立体感等。
照明环境与心理在心理层面,照明如何影响及如何应用照明来影响空间使用者。
此类心理因素并非单指视觉系统操作上的特定法则,而是照明透过视觉影响吾人在环境中的感知、印象、情绪、态度及行为表现。
对照明系统的布局规划,分析照明环境的基本需求、注意有关危及照明质量的负面效果,亦须了解对于亮度、对比、色彩、焦点强调及其它空间照明模式的正确使用方法,以满足特定空间活动的心理需要,例如加强吸引力或注意力、强调空间的宽阔、营造亲切或温暖的感受、或加强愉快、休闲的印象等。
环境照明系统环境的设计影响使用者感觉自身及他人的方式,亦会左右使用者对周遭活动及事物的态度,这些对空间环境的感知取决于光的存在,系因光是唯一能引起视觉感官反应的要素。
光的视觉经验意义在于“生活质量”而非“照明质量”,因此照明设计的功能非仅局限于有关设备、工作、生理需求及系统效率等概念,而应扩及对使用者的态度、心境及行为诱导等质量上的构想。
光确实可以明显改变一空间的视觉观感,此种贡献往往凌驾于以工作视力为主的简化概念之上。
故在分析空间活动的需求及照明对人在行为上的影响时,基本上可概分为二类环境照明系统:一为泛照空间的低对比照明系统,另一则为具有特定光影模式的高对比照明系统。
视觉感知对照度偏好所作的研究发现,使用者对照度的满意程度随照度水平的增加普遍上扬,唯到达某一最高值后则产生下降的走势,此结果显示某种「最适照度」(optimum level of light)的可能(Smith, 1978);此外,人对适中的环境照度(300,350 lux)最为满意,再增加照度对满意度的提升效果不大。
此满意度又与所从事的工作与观者年龄有关:照度不足使涉及细部辨识的视觉性工作成效不彰 (Sucov, 1973);且年长者明显比年轻人需要更多的光量(Boyce, 1973)。
空间印象对空间特质的感知及对特定环境的情绪反应,甚至心理的满足,均可藉照明的变化而有所转变。
约翰傅林(John E. Flynn)在1970,80年间即从事此类空间印象的照明实验,其认为照明模式形成非口语性视觉语言(visual language)的一部份,亦即照明为空间理念与情境的沟通媒介,可帮助设计者传达或影响观者产生某种空间或心理印象,诸如塑造冷漠、非个人的公共空间或令人感到温暖而亲密的场所,应用灯光效果亦可营造有如嘉年华会般的欢闹气氛。
行为效应对「环境?行为」的研究均倾向于假设环境设境与行为模式有决定性的因果关系,现今的研究则无宁采取“环境提供吾人选择的可能性,而非决定性的因素”的立场(Rapoport, 1977)。
基于人主动认知的本性,人与环境间具有某种结构模式,即透过对「最适环境」(optimal environment)的认知与行为的循环周期来达到的目标(Stokols, 1978),因此环境设境无论是实质建构或虚体光影均应符合人自然的认知倾向。
光与色没有光就没有色,光是人们感知色彩的必要条件,色来源于光。
所以说:光是色的源泉,色是光的表现。
五光十色、绚丽缤纷的大千世界里,色彩使宇宙万物充满情感显得生机勃勃。
色彩作为一种最普遍的审美形式,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衣、食、住、行、用,人们几乎无所不包,无时不在地与色彩发生着密切的关系。
色彩现象是一种变化万千的自然景象。
没有色彩就没有花红柳绿,没有色彩就没有碧海蓝天,没有色彩就没有诗,没有音乐,没有艺术。
没有色彩的世界无疑是个黑暗死寂的世界。
人的一生自始至终都处在绚丽的色彩包围之中,并在这包围之中感受到时光的美好,时间的温馨,人生的愉悦。
色彩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永恒。
光由它的波长和能量来决定。
波长决定了光的颜色,能量决定了光的强度。
在电磁波辐射范围内,只有波长380nm到780nm:1nm=10-6mm:的辐射能引起人们的视感觉,这段光波叫做可见光。
在这段可见光谱内,不同波长的辐射引起人们的不同色彩感觉。
英国科学家牛顿在1666年发现,把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然后投射到白色屏幕上,会显出一条象彩虹一样美丽的色光带谱,从红开始,依次接临的是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
紫外线 , 可见光谱 ,红外线—380——430——490———560—590—620——————770—, , , , , , ,紫蓝绿黄橙红光与影没有灯光的房间是没有生命力的。